切勿祸延后代
我刚刚在大厅看一个香港的记录片,是有关某小学的教育概况的。
看了这个纪录片我最直接的感触是:香港是中国一个行政特区,很多事项都是一个特区应该享有的;不过有一样中央政府似乎忽略了:那就是教育用的语文。
校长、教师和学生及学生的家长用以沟通的语文居然是广府话;这是极其严重的错误;我认为如此。我对此将在本文中一一说明。
如果让这种风气流传下去,不加以改革,弊端很多:第一。学生在口语方面,讲起国语(汉语普通话)就不流利。我在画面上已经看到不少例子。他们的口音中带有“广府腔”。
不流利的国语,第一个令人反感之处就是:你与我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对方在心目中就会加以鄙视。在寻找工作时,面试就吃亏了;是谁造成他们年轻的一辈输在“起跑点”?
这是“自寻烦恼”。如果教导的语文是普通话,学生掌握好了,就不致一见面就予人一种不良印象。还有,在书写方面,用的是繁体字;如今整个中华大地,什么地方不是用纯正的汉语、写的是简体字的?就像我们在我国,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直到大专院校,无不讲纯正的国语、写规范的简体字,而且还掌握了汉语拼音呢!
我们在海外的华人都能与宗主国步伐一致,为什么距离祖国这么靠近的香港却不能,这说得过去吗?
我们这里,教科书不必说,所有的刊物(报章/杂志)、电子媒体,哪一样不是用汉语/简体字/汉语拼音的。
以我国为例,我们所有的证件----除了姓之外,因为牵涉到法律问题不能用汉语拼音,以便与父亲一致----名字方面,是一律用汉语拼音的。我很多同事,他们好几代都是受英文教育的,可是他们的子女在取名字时,都采用汉语拼音。为此,与我相熟的就成为他们最好的咨询对象。只有他们将他们的本意说出来、读音说出来(即使是方言),我都一一替他们解决。为此,他们每次都给我“红包”答谢(当然我不会接受他们的大礼;这仅是举手之劳而已)。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台湾。台湾的一些政党,他们从事要将台湾从这个分割出去,所以,不用简体字/汉语拼音,而且将中国史列入世界史修读,因此,不但指使者带有罪人的作为,而教出来的后辈,更是祸害无穷呀!以后又将这些不用汉语拼音、不写简体字的辈份纠正过来,必定需要一些功夫!
如果香港、澳门、台湾都一起同归祖国的怀抱,这三地的青壮年要谋求工作,是否要花时间学习汉语拼音及简体字呀?
这种不便是谁造成的?这种祸根是谁种下的?
因此,我常常说,我们这一辈人做的事,千万不要祸延后代呀!
(2020年6月13日草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