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星期一

台湾该怎么办?



      台湾怎么办?


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那是1958211日。汉语拼音的推行至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过在吉隆坡区的20所小学的实验,证明汉语拼音比注音符号的效果更好,马来西亚教育当局决定采用汉语拼音,并从1983年起在华校小学二年级开始教学


华文中学推行汉语拼音教学,则比较迟,等到小学这批打先锋的小学生升读中学才开始教授,那已是80年代末期了。


但无论如何,这项汉语拼音教学的推行算是相当顺利。为什么说相当顺利?因为汉语拼音是中国大陆的产物,我国政府居然允许它在华文学校推行,没有任何阻拦,不算顺利吗?


如今,几乎任何与中国友好的国家,汉语拼音都推行无阻。


与汉语拼音几乎同时推行的,还有简体字。简体字推行初期,也有许多反对的声音。我国政府在这方面亦从善如流,这也是非常开明的表现,值得华社赞扬!


可怪的是,香港和澳门已经重回中国多年了,为什么仍旧抱着旧包袱不放,依然使用繁体字,它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肯改变?为什么中国的中央政府要加以容忍?不过这项改革拖延愈久,将来付出的代价势必愈大。


且看香港和澳门以后怎样善后?至于台湾,因为由不同的政权掌控,一时恐怕很难一致。我们寄望两岸赶快统一,以免台湾当局要担负一个不光彩的“罪名”,并且劳民伤财!


汉语拼音最显著的效果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孙子的华语讲得比我们准确,而且字正腔圆、动听。


至于简体字的实际好处就更加明显。譬如:我这篇文字写到这里,吩咐两人一人以简体字抄写,另一人用繁体字抄写,那个抄得比较快,必定非常容易分辨出来,无需争论。


如今,我国尚有一个保守的现象,应该急速改变的,就是很多本国华文报章,依然保持“标题”用繁体,“内容”用简体的旧方式。其实,80年代出生的人(汉语拼音及简体字推行的年代),如今都已是三十开外的人了,他们哪有读不懂简体字之理?我不知道这些文化机构的负责人是否有做过民意调查,到底读不懂简体字的华人有多少巴仙?


时代巨轮不断向前转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再说,中国文字,自从所谓的“仓颉造字”传到如今,字体改变多少次,恐怕只有文字学家能说清楚。为什么对于繁体改简体就特别介意、耿耿于怀?他们安的什么心?


台湾不肯改,似乎情有可原,香港与澳门作无望的违抗与挣扎,实在是莫名其妙,将来咎由自取;这是一种愧对祖宗的行为呀!思之思之!


201727日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