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潘秀琼唱歌
文:文化乞儿
有朋友告知,潘秀琼将来某教会登台,约我一起去看。几个月前,龙飘飘也来某教会登台,我去了。但是,她从头到尾都是“讲耶稣”,没有唱一支歌,很是失望。这次,不知是否仍旧画这样的葫芦,所以不打算去了。后来翻阅报章新闻,说这是该教会庆祝圣诞节的节目之一,是有唱歌的。我姑且一试,去了。
教会的礼堂不很大,挤满了许多人,有的是教友,有的非教友,只是来听潘秀琼唱歌而已,我就在礼堂里遇见几位爱听旧曲的朋友,他们来的目的纯粹是听歌而已。
在开场前十分钟,潘姐来了,由两位教会人士陪伴她到了礼堂的前排坐下,这两位教会人士让她就座了就离开,独留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那儿,四周也没别的人员与她作伴。可能这是教会的一贯规矩吧!我坐在第三排,正好在她的后面,看得很清楚。她比几年前胖了,而且气色也好得多,皮肤很白皙。健康状况必定很好吧!
我见她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便乘机走上前掏出记事本子,请她在上面签个名留念。本想向她多问几句,继而想想教会人士都不上前与她多说几句话,我这个教外人如果逗留太久,被人家下逐客令就不好看了,只好识趣的签了名说过道谢就退下来。
中学时代就常常在大世界娱乐歌台听她唱歌,所以她的年龄应该比我还要大些吧!当时,歌台常常礼聘当红歌星登台演唱,如“南岛白光”卢美萍、“空中小鸟”李云(?)、陈美光、张莱莱莱娣姐妹、章姗姗姐妹等。潘秀琼也是其中一员受人欢迎的红歌星。
潘秀琼享有低音歌后的美誉,她低沉的嗓音,很富有磁性,越低音越清晰宏亮。而且最难能可贵之处,是她唱歌时咬字非常清晰,每一字都听得清清楚楚,送到你的耳根深处,绝不麻烦你的听觉神经要竭力捕捉。所以,你可以了解她唱什么,不像很多歌星,嗓子不错,但是,光有一把声音,她唱什么听不懂,或者费尽力气断断续续,才勉强听出几个字而已。而且潘姐的音色美。每一字每一音,都像一个个吹得胀鼓鼓、饱饱满满的气球,又大又圆又充实。有很大歌星的气球,都是大小参半的,与她相比高低分明。
当晚,她以《我要为你歌唱》掀开演唱的帷幕,接着是《江水向东流》。都是她的招牌歌。听众中有人高声请求她唱《情人的眼泪》,她说她信了主耶稣,眼泪被抹干了,无需再流泪。接着,她唱《不能不爱他》。她的这个他,是指主耶稣。她当晚除了唱歌,仍没忘宣教的使命。此外,她还唱了《夜上海》、《梭罗河之恋》、《毋忘我》。最后一首曲子,她说是为了纪念她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邓丽君,她就唱了邓丽君的长青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当晚她所演唱的几首曲子,最能表现她自己独特的风格的,算是《梭罗河之恋》。她说,她去过印尼很多次,很想看看因为这首曲子的描绘而驰名远近的梭罗河(Bengawan Solo),但都不能如愿。后来,终于有一次她来到梭罗河畔,很失望。因为梭罗河只剩下烂泥巴而已(这使我想起北京城外的“卢沟桥”。整十年来,我去过卢沟桥参观过不止一次。这桥下的卢沟,水也干涸了,都是沙石和杂草。不过,最近在网上获知卢沟桥下又流水淙淙,已经美化起来。可喜!)
打从学生时代就喜爱欣赏流行歌曲,对于潘姐的动态相当留意。譬如她当晚自我介绍时说的,她的丈夫是警官、她动过脑部手术等,对我来说,已经不是新闻了。大世界的歌台收盘了,她每次来槟城演唱,如果有机会,我都前往欣赏。我曾经在韩江中学体育馆、拉丁屋咖啡座听过她唱歌、《光华日报》举行的旧曲重温歌唱比赛请她当评判,并且作为表演嘉宾,我都在场。
还不止这些。高中毕业后出来教书。当时流行租房间住,一间屋子住了几户人家。和我同屋的一户人家,他们的女儿李X兰(当过一个时期歌星,已逝世多年),嫁去怡保已作人母,常常回来探望家人,和她闲聊起来,她说她也曾经和潘姐在吉隆坡的游艺场所的歌台(似乎叫BB Park)同台唱过歌。当然,从她那儿也获晓很多歌坛的轶事趣闻。
但愿潘姐像长青树,将来可以常常听到她那令人喜爱的、很有特色的低沉歌声。
(稿于2009年12月8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