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流
一个结婚宴会。同桌的有一对青年男女,状极亲密,无论谁看了都会咬定他们是夫妇无疑。
彼此闲谈起来,他说他住在PJ,至于工作的地方,他在某处,女的又在某处,PJ恰好是在中间,这样的选择比较方便。
奇怪的是,后来倾谈下去,发现他们并未结婚,原来不是夫妇关系。我心觉怪异,可是一位比较有见识的朋友说,这不值得大惊小怪,现在年轻人流行同居而不结婚,居了一个时候,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两年,两人觉得腻了又再转换同居伴侣,这样就可以长久享受新鲜感。
经朋友这样一指点,我恍然大悟。我的邻居,也有一位这样的女人。这已是五、六年前的事了,那时她大概三十二、三岁。她就常常带男人来过夜,有的不久不久来过夜一次,有的则来住宿,甚至很长一段时期住在她家。邻居都以为不久后有幸喝她喜酒了,可是这愿望一次又一次落空,她更换男人,就像更换衣服一样的平常。屈指一算,那几年她的入室之宾,最少有十二、三人。后来,他们举家搬走了。最近,遇到她,仍是孤家寡人一个,当然,这期间又不知换了多少件衣服?
当年,我也曾为此事涂过一篇短文,略表我的不合时宜的观感,寄往某报,但是没有刊登。后来,我有一个机缘,读到这位报章副刊的编辑(女)写的一篇文章。她的文章也是谈一些时尚风气。其中她就发表她的高见。她文中说(大意),现代的女人,在手提包里带上避孕套并不是值得诧异的事,因为随时派上用场。我此时才明白,我那篇文稿不被采用的原因,因为,她可能就是随时随地用避孕套的潮流女性呀!
没结婚的男女这样的行为,不为思想比较守旧的人认同;然而,年轻人对性方面的过分开放,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报章上不是时常刊登因为年轻人的滥交发生的悲剧吗?而且这些滥交的男男女女,今天张三明天李四后天王五,交来交去,难免会遇见一个爱滋病带菌者。如此传开来,爱滋病便蔓延开去了。某报女编辑不是说用套吗?最拍就是一时“乐不思套”,带来严重后果。
我思想过时,比较倾向儒家那一套五论观念: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要是伦常失序了,社会就混乱了。
我与朋友相聚,也常常谈起这些概念,可是大多数朋友都支吾以对,或顾左右而言他。我心想,是不是他们也有难言之隐?
道德观、价值观不同的朋友,随处可见。我逐渐发现,自己愈来愈孤独了!哀哉!
这些人最好用香港话来称呼:人渣。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