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官
作者:文化乞儿
50年代还在中学求学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在本地上演。由于我是穷学生,看电影是一件奢侈的事,错失观赏这部电影的机会。影片名目已经忘记,不过,听同学说,故事是述说一位衙门看门的老王。据说这位老王生财有道,有人要见官老爷时,他一开口就是一句:“老爷不在!”还摆出令人憎恨的面目。
懂得“路数”的人,先打赏他一笔钱,老爷便“在”了。因此,他搞得风生水起,发起财来了。羡煞许多人。这老王挂在嘴边、逢人便说的一句话,是:“官不在大,适当而已!”
其实,他哪是什么官?只不过是人人看不起眼的守门狗而已,然而他发达了,难怪他那么骄横跋扈!
也是在同样时代,当时,在报章上舞文弄墨的,大多数是来自大陆的人士。有一回在报章上看过一篇文章,叙述作者所目睹的一幕。作者原本是在南京做事的,后来,日本鬼打来了,他才随着难民退隐重庆。
在重庆避难期间,日本鬼子的飞机常常来轰炸。每当警报一响,大家都争先恐后往防空壕里钻。每次逃警报的时候,总看到人群中有一个中年人,粗布衣裳打扮。他很特别。每次逃警报时,他总是抱着一个大抱枕。有一次,情势危急,他又抱着抱枕跑得慢,警卫气恼了,将枪尖的刺刀一挑,竟把他的抱枕划了一个大洞。
这下子有戏看了。抱枕里掉落地上的并不是棉花,而是钞票;不是普通钞票而是美金和一些珠宝玉石。有认识他的人说,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官宦人家,而是曾在南京国民政府办公大楼专门负责购买厕纸等杂物的工人而已。
一个做这样闲杂工作的人,居然能够弄到这么一笔财富!
闲空与朋友喝茶谈天时谈起这两件事,朋友也回敬了一个故事。他说,也是某政府办公大楼一个打扫的工人,由于每天做打扫工作,什么首长的办公室他都有机会进入。首长每天要批阅很多文件。文件堆叠起来如小山一座。照例首长是一张一张慢慢批阅,一张一张的批准签盖。正所谓“你急他未急”。这么一来,那些被积压在比较低的文件,要得到批阅就往往要等好几天。批阅迟了,往往会误事,譬如:误了船期、误了飞机班次、有些货物来不及上船或卸下,往往会臭会烂,损失惨重。于是,有办法的人家,就打通打扫工人这一关,嘱托他打扫时,将自己的申请文件抽出来,放置在上头,如此,就保证可以先批先签了。
那打扫工人的收入,你就不能小看了。
“官不在大,适当而已”,真是千真万确呀!
不是官的官,尚能这么一“适当”,就另有看头;真正做官的,将是一副什么模样儿呢?
哈!你拍案而起,口念:“难怪……”是吗?
为商必奸,为官必贪,信矣哉!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