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好几年前,有一位富家太太,因为她孩子的管教问题,在学校与教师发生一些口语争执。这富家太太口不择言的骂道:“你不要以为你们当教师的很了不起;我一天的shopping 比你们一个月的薪水还多。”
当时,报章把新闻刊登出来,引起一阵纷纷议论,很多明理的人,都责怪这富家太太太过放肆,不应该讲这些侮辱教师尊严的言辞。
在我们这个现实的社会,一般的人,衡量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往往是从金钱的角度作标准。一个人只要他富有,很多人就会翘起拇指称赞他成功,争先恐后去奉承他,至于他的财富是怎样弄来?就很少人去理会了;即使这家伙积累了这副家当,用的都是不仁不义的手段,但,一般人都不会追究。我们的社会已经沦落到笑贫不笑娼的地步。可悲!
而更加可悲的,就是清清白白的人家,在富人面前,不期然的就会不知不觉的现出一种无可名状的自卑感。
如果有出席过一些团体组织的筹款会议,就会常常碰到这样的场面。当主席宣布,为了起个带头作用,希望诸位出席委员先来个现场认捐。于是,“千千”声的捐款此起彼落,那些文教界出身,掌管文牍事务,虽然在推动会务方面,尽过不少力量,其实整个组织日常的工作,都是靠他们推动的,论功行赏,他们绝不输人,可是遇到这种认捐的场面,他们就感到非常尴尬,因为他们“千”不起来呀!
所以,邻居也好,同事之间也好,朋友之间也好,言谈之中,就听到很多相比的言论,而一有“比”的场面出现,比的十之九是比钱,比财富。
几年前出席一个讲座会,有一位本地很有名望的法师在回答问题时,有感而发的讲了一些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比财富?为什么不比学问?不比人格?这些不能比吗?”
一言惊醒梦中人。的确,学问和人格也是比较的好素材,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我们的社会,应该对有学问的人、品格高尚的人予以尊重,眼光不要给$$$遮蔽了,是非莫辨!尤其是受过高深教育的人,应该负起改变这种社会歪风的责任:唤起人们比学问,比人格、比品德。如此,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才得以端正。
如今,盛行只比财富,不重学问和品德的风气,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大家应该加以警惕!
(文:文化乞儿)
真的,比学问、比德行,恐怕很多人都得退缩了,活像一只缩头乌龟。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