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

门外谈汉语拼音


门外谈汉语拼音

老汉从杏坛退下来,屈指算来已有26个春秋了。

大约在80年代中期,也就是离开退休尚有几年的时间,教育部突然要推行《新课程纲要教学》。这项新的教学本质上是好的,但却苦了我们这些即将退休的老教师。

讲句心底话,我们得感激教育部准许我国华校进行《新纲要》教学。因为那是从中国引进来的新东西。那个年代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中国的东西都被当作是洪水猛兽,是很难允准在本国张扬的,更何况是向学生教导来自中国的“学识”!因为这个纲要的教学就触及了《汉语拼音》教学呀!那是共产党的产物呀!你看,台湾至今仍不敢公开推行“简体字”及“汉语拼音”。因为他们恐怕学了这些“东西”,头脑就被“染红”了。这套《新纲要》教学,不但有汉语拼音教学,还进行很多读音的规范化,使到无论南北东西的发音一致。你现在收听(看)台湾的电视台,听了一些语音,总觉得很别扭,什么“关西关西”的,他们就是不肯将“系”读成去声,一直在那边“关西”“关东”的。官方也不敢应用简体字。记得有一年,我到台湾的师范大学进修一个课程,开学仪式上,官方代表大派大陆的不是;可是上课时,讲师也在运用简体字。为什么?简单省时嘛!

大势所趋,看你台湾还能拖几年?

再回到正题来。在《新纲要》教学里,要教导汉语拼音。我们这些接近退休年龄的老家伙,个个都没有学过这捞杂子,要如何去教导学生呢?作为有良知的教师,都了解要教导学生,必须充分做到不误人子弟,因此,汉语拼音就必须加紧学习了。于是,老一辈的同事,都不得不卯足马力去认真学习,一个最关重要的前提:不要误人子弟。有了这个责任心在指引,因此个个老家伙都认真学习。
汉语拼音这东西是好学识。掌握了它,能帮助你的汉语普通话-----就是我们此地所谓的华语,讲到更标准。

为了使到吃华语教育饭的同道能更好的掌握汉语拼音,华校教师公会,肩负起极其繁重的责任。它开办了很多训练班级供同道们进修,以便学以致用。我们这个算是大城市,因此比较小的市镇没有比较有规模的文教团体,办如此的学习新学识进修班的,也都到我们这儿来参加汉语拼音课程。

这种互相学习、互相提携、互补有无的精神,就是华教百年来,在我国经历了许多风雨飘摇的岁月,依然屹立不倒的动力。

办这样的课程,需要花费很大的一笔费用。但是,华社又发挥了一种同心协力的精神:许多华人商业机构或个人,出钱出力赞助了全部费用。实在难得。“患难见真情”,华人热爱自己母语的精神,就无所保留的呈现出来了。很动人的举动!

汉语拼音实在好用。像我们这一辈老家伙,华语讲得很不正确,不但夹杂着许多方言音韵,很多字的读音都是模棱两可的。譬如:“恼怒”和“老路”常常分不清出;其实,“恼怒”的读音应该是nao nu;而老路却是lao lu

我们这一辈的老家伙已经算是差极了,至于我们的老师辈就更糟了:记得我读中学时,有一位潮州籍的老师,他的潮州音调特别突出,“这边”zhe bian,他就读成zhe biang,我们学生都管叫他阿 biang。举凡学生大概都有给老师绰号的习性,他们当作好玩呀!

如今,我国年轻学子,因为有好的老师教导他们正确的读音(拜华语拼音之赐),如今都能掌握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实在是汉语拼音的功劳呀!

2018116日稿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