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星期一

读书就不要怕考试

  读书就不要怕考试

很可笑,又有人在大力吹嘘考试的弊害了。他们举出许许多多考试的弊害。
其实,考试有很多形式。譬如:叫学生背乘法表算不算考试?当然算。此外,大部分的考试,都是靠书写的。

说真的,人人都拜考试之赐,今天才有那么渊博的学识。

如果要证明考试的适用性这点,是极其容易的。

从校中同年级抽出两班做试验。一班照学校的考试规矩参与考试;一班不要考试,等到年终时,一起参加学年结束考试,看看哪一班的成绩优良?

很多人都人云亦云,跟着人家放屁。

很多人都说,要评估不要考试。其实,评估不算考试吗?

讲到考试,人们以为学校才有考试;其实,考试存在很多领域。譬如:你参加什么国术班,太极班也好、外丹功也好。如果是一个考究的组织,必定在“修业”期满,举行一个考试。考试及格的,才能被外界聘请为教练。笔者80年代参加一个外丹功的学习班,不但有考试,而且文凭还有等级之分,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些考不到优异文凭的学员,都纷纷向考获优异文凭的学员鹤溪,当时,没有任何异议,人人都认为这是比较优秀的学员应得的荣誉!如果自己都搞不清楚招式的学徒,怎能招摇过市去教人?

考试的目的,就是强逼“学员”强记、死记学过的知识,以备日后应用。
记得愈多、愈牢,日后使用时,无需费吹灰之力就能随时应用出来。几十年前,我就曾经带着我的发热的孩子去看一位西医。他左看又看,不能确定这孩子是否出麻疹?后来再去看另外一位也是西医,他一看就很肯定的说“是出麻疹”,因为耳背已经有麻疹出现了。

你说:考试重要吗?第二位医生,他就是记得麻疹的特征,所以一看就确定是出麻疹;第一位西医却不够到家,连这一点都不懂。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有时往往就是这一看法,帮了病家或者害了病家。

现在还有一些有识见的人,主张学校的考试成绩无需对外公布。这又是一种怪异的论调。怕成绩给人比了下去,脸上无光。其实,这也不必介意:譬如:我们槟城有几所中学是被列为“控制中学”的,教育局年年将最优秀的学生派到那儿去;这种学校考不到辉煌的成绩,主持行政的人应该拿来便屁股才对;我的学校收的是二、三流的货品,考出来的成绩比较差,有什么丢人的地方?
智慧是有遗传性的,智商高的人肯定比智商低的人了解更多东西、记得更多东西,同在一班求学,智商高的人肯定考到更好的成绩;一个智商低的人,不等于没有前途。他可能不适于继续在学术的疆场驰骋,但他尽可以向别的行业发展,也会有出头的一天。不要因噎废食,自暴自弃呀!更不要因此而“心理变态”。以前有一家邻居,孩子就是成绩很不好,偏偏左邻右舍的孩子都相当聪明,因此,他们一家子就有点“不可理解”了。他们家买了新车,一定放大声浪讲话,故意让邻居都听得到:“lang  mie  hiao  ta  qie 我们不读书,车不是比别人的更大辆吗?”

千万不要在公共考试成绩揭晓了,报章上登出名单来,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如人,就以为面目无光!如果孩子的智慧是如此,强逼改变不了的,认命好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自怨自艾。天底下还有许多领域等着你去发展。“天无绝人之路”!
别人有好成绩,很是威风,这是他应得的荣耀,就如你日后赚了很多钱成为很多学校的董事一样,这荣耀是属于你的,受之无愧呀!

最怕的就是一蹶不振,只会在那边叹大气,嫉妒之火烧个不停!

报上刊登成绩,有些学生成绩不如人,他或者他们的父母,就认为颜面无光。用功点不就行了吗?如果不肯用功,那是咎由自取,何必怨人?如果用功依然不行,那就认命好了;你的智慧本来如此,这样的成绩,与你的“身份”相称,何必强求?

考试成绩不如人,何必怪罪考试,说注重考试,是将教育变成“应试教育”;这何异于说“葡萄是酸的”?寻求各种原因来污蔑别人,什么读死书的人没有用。世界上就是因为有那么多读死书的人,今天的世界才能这么进步、发达!要不然,如果个个考试都是“满江红”,我们今天的世界,大概离开蛮荒不会远吧!

20181112日草稿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