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星期四

当代南北朝



    当代南北朝

   
浪淘沙 李煜(李后主)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台湾20171月的一次选举,由蔡英文领导的民进党获胜,组织了新政府。这个政权否定“一中原则”,主张台湾独立,要成为台湾共和国。这种与中国对立的行动,必然受到中国的政府的严厉对付。首先中国不承认这样的政权,中国向来主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蔡某当选“总统”,公开表态要与中国切割。这样的表态已触怒中国,宣布与台湾的关系“停摆”。


台湾当局我行我素,依然大唱它的“后庭花”。这样的局面在中国的土地上便出现一个仿佛相像的南北朝。台湾是南方的一个小朝廷。


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代了许许多多原本霸占中国排序的国家。


中国目前正以其雷霆万钧之势全面发展综合国力,世界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很多都倾向中国,虽然不能说是“臣服”,但不敢公然与中国为敌,争着讨好中国,大家盼望分到一杯中国发展的油水,争着乘搭中国的发展列车。那是大家都公认的。


中国一方面极力从事去芜存,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创新许多新内涵,以正统自居,决心将中国跻身世界第一流国家,作为全球各国的领导国之一。这目标不是痴人说梦,是非常可能在很短的时期就能够实现的。


反观台湾,在民进党主政的政权,一味依赖美国,讨好美国,希望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有美国出头救助。这样的政权,没有自尊、缺少一根脊梁。俗语有云:靠人吃饭不长久。而且依赖美国,就沦为美国的仆从,必须跟着美国的指挥棒团团转,一副奴婢心态;台湾不但依赖美国,连那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倭寇-----小日本,它也摇尾乞怜,希望日本看在美国的份上,也对它关照关照。它已经像极一条跟尾狗。


如今民进党领导的政权,比不上蒋介石领导时期的国民党。老蒋领导的旧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对抗残暴的日本鬼子,当时,民间还流行一首抗日歌曲,歌词唱道:“同胞们,细听我来讲:我们的东邻舍有一个小东洋,几十年来练兵马,东亚称强霸,一心要把中国亡。。。。。。亡了国灭了种,后悔就太迟了。”


想当年被大陆中国唾弃的国民党政权,如今偏安台湾孤岛,尚且有爱国爱民之心,可是,如今的民进党政权,却认贼作父,不但令中国人民恶心,连台湾岛内怀有民族之心,汉族之魂的人民深恶痛绝。



目前,台湾一些低级趣味文化,不是沦为“靡靡之音”吗?虽然如此,岛内一些文艺活动,依然有其可取之处。这领域制作的电影、歌曲,依然有许多风靡全球的华人,受到海外华人的热爱和吹捧。虽然没有正式调查的数据,但很明显的,台湾制作的电影和创作的流行歌曲肯定在海外华人中,拥有不少的观众和听众。


这有点像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些文化活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台湾目前的文化“产物”很多都在海外华人圈子,拥有一定的市场。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写过一首很出名的诗-----《夜泊秦淮》,诗中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是台湾目前的实况。


不过,无论如何,这将是中国的两朵奇葩异卉,分开发展,但,必然有一天会整合起来,作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2017330日稿于打铜湾)

2017年3月29日星期三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流行歌曲中有一首《萍水相逢》,是许多爱好流行歌曲的朋友喜爱的曲子。


歌名《萍水相逢》是很有诗意的。长在水中的萍叫浮萍。这种水中植物,并不是常见的花草。槟城的朋友有幸,可以在植物园一瞥这种花草的“风采”

如果你要一睹浮萍的面貌,可到植物园去。植物园不是有一个隐蔽在草丛里面的小池塘吗?它面积大概比一个篮球场还小。这小池塘里水中漂流着那些只有两角钱硬币大小的圆形物就是浮萍。与朋友聊起来,很多人都说没有见过浮萍,其实,他们是见过浮萍,而不知道这就是浮萍。


这种浮萍,由于它的根很短,大概只有一寸长,因此,不能接触到池塘底的淤泥,因此,不能有固定的生长位置,只能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众多浮萍在水面上随波逐流,它们之间,有的在漂流中相遇擦身而过,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与曾经擦身而过的另一叶浮萍相遇就难说了。


因此,我们活在世上的人类,也很像浮萍,有的彼此分开后,直到离开这个世间,都没有再相见的日子了。这实在是件可悲的事。不止朋友是这样,有时连自己的家人也何尝不是如此?好些人兄弟姐妹小时候一起玩乐、一起长大,乐也融融;其中有的为了求学、为了工作、又或者婚嫁到外地去,一去杳如黄鹤。旧时代这样的悲剧更是频繁的在人间演出。我母亲十六七岁南来,与故乡的亲人一别就是几十年。等到我国“禁访令”解除了,我陪她回去乡下,发现与她同辈上下的已经寥寥无几了,比她年长的竟然一个都没有。她这朵浮萍真是没有机会见到旧日的萍朵了。更可悲的是,母亲的一位姐姐在乡下嫁给她姐丈。婚后不久这位姐丈就去了“金山”,我猜想是去了美国的旧金山,因为那儿有很多华裔。这个姐丈一离开家乡就没有音讯了。可能水土不服,去后就死在异乡,也可能在那儿有了新欢就忘旧了。我不便猜测。这个故事,听起来都会心酸,当事人的苦楚可想而知。母亲在世时,总是流着泪才能把故事讲完。


流行歌曲中的《萍水相逢》,原唱者是吴莺音。(有兴趣者可点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LDt-8xiWk欣赏鼻音歌后的歌声)。


   这首《萍水相逢》的歌词如下:


               作曲:庄宏   作词:陆丽      吴莺音唱

               
                                    《萍水相逢》

《我们相逢在红流里 好比那浮萍相聚无几 朝夕共欢笑同游戏
但经不住那风浪冲击 如今被摈弃各东西 总有一天风波不起
记住这仅是暂别离 相逢还在红流里
万紫千红争艳 垂柳也依依 虽然草木无情也还露春意
小小知更雀儿到时要畅啼 听取爱的呼声别让它窒息》

唐朝名诗人王勃,他是唐初四杰之一。王勃在他的《藤王阁》序中,也有这样的名句:《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詞解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嗚乎…….


浮萍,可见它无论古今,都为人们所喜爱,喜爱是因为它与我们人生有其形似之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相识,与浮萍不是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吗?再加上历代文人的描述、写进他们的诗词和文章里面,它无形中就成为一种“性情”中物了。


有人说,人生的聚聚散散,不正是如水中偶然相遇的浮萍吗?


成语中许许多多的例子,如:浪迹萍踪、断梗浮萍等,说明了浮萍是人们喜欢用来“表情达意”的一种不平凡植物。白光不是也唱过一首歌,歌词里有:“我是浮萍一片,你是落花点点”吗?多有诗意呀!几个字就将“你”和“我”的状况点明了,无需长篇大论。


(后话-----“我们相逢在洪流里,好像浮萍相聚无几”,我非常喜爱这句歌词。真的,我们就像池塘里的浮萍,随着漩涡打转,有相遇的机会,但是很少,而且不是必然)〉
 


2017330日于打铜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