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是快乐
我总认为一个人过了70岁,就要懂得怎样好好利用你的未来的这一段时日。要吃什么就吃什么,若是你能消受的话,不能,那是你自己福薄,厌不了别人。再不然就是去旅游。
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你很幸运活过了“古来稀”的年龄,为什么还不知珍惜“余年”?
我常常呼朋引伴去旅游,这几年引来几位朋友,最近自动问我今年还要去什么地方旅游吗?去时记得邀他们。前些时候他们不去是因为老婆阻扰;如今,做老婆的去了几次觉得好玩、有意义,也就“看破了”,觉得万一有一天“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实在是很不值得,真是枉费这一生了。
我回应他们说:“你们终于想通了!恭喜。”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过去几年我没有看过医生,没有病。怕什么?”我回应他们说:“即使你本身没病,你家人中有一人比较不幸,生病了。你有好心情去旅游吗?”
他也很“自豪”地说:“我几年没旅游,就省了几万元。”当然,他的确是“合算”,但是,旅游的乐趣,一个人旅游的见闻,大大的扩充了内心世界的“内涵”,岂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有一次,我邀约一位同学去旅游,他的妻子当着我的面说:“有的人常常去旅游,想要显示有钱罢了!”我当作狗吠!
有一次,我邀约一位同学去旅游,他的妻子当着我的面说:“有的人常常去旅游,想要显示有钱罢了!”我当作狗吠!
我们2014年去了一趟十天九夜的中国东北游,玩得不亦乐乎!该团总共17人,相识的有10人。我邀约这位朋友同往,他依然没有答应。我邀约他同往,不是因为我们凑不足成团的人数,而是想让他共同分享众多朋友一起旅游的乐趣。
他回答说:“有些人有的我没有;有些我有的别人没有。”我当然明白他指的是金钱,他有的我没有。不过,我不羡慕他的那种有,因为带不去的。我倒是十分珍惜我的乐趣。
我们古语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经标明旅游的重要了,为什么还死死抱着那些钞票发狂?
退休后,我到过中国旅游16次,今年的目标是内蒙古。我也去过美国西海岸旅游,去过欧洲西部包括英伦和巴黎。不过,我再去这些国家旅游的意愿不强烈。“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所 ”,我觉得十分有理。
我这个人比较“老古板”,与自己同文同种的国家比较有兴趣,有“回娘家”的亲切感。如果欧洲我还要的话,去俄罗斯可能是我的下一个目标,尤其是莫斯科。
退休23年,我觉得我很快乐,日子过得很充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参加了一个乐龄人士的歌唱班,每星期一次的聚会,大家有说有笑,又有机会哼几句自己喜爱的歌曲。
年龄相仿的老年人相聚,才有共同的话题好谈;上至国家大事,小至家庭、儿女的事情都可以谈;一生经历的甜酸苦辣都可以和朋友分享。
我们这个乐龄人士组织为善不落人后,成立16年来曾经为一些民间组织筹过30万义款,譬如:玛丽安山癌症医院8万多;慧音社5万多;慈济洗肾中心6万多 ;槟安医院心脏中心4万多;南华医院贫病基金5万多。此外,还时常捐助教育机构及捐助天灾灾黎等零零碎碎的款项。
好些朋友都埋怨退休生活苦闷,我很幸运,退休至今都没有苦闷过,依然像退休前一样忙碌,生活依然很充实,每天总觉得时间不够分配。
每天清早我仍是六时多就一骨碌的爬起来,起个早床,多吸取几口新鲜空气。
忙碌是一种幸福,可从中获取快乐。我认为。
(2015年2月2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