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老人心
老人的心境都是寂寞、孤单的居多。这是由于老人因为没有工作,日常就缺少了同事谈天,变成有许多心里话无法与人分享或交流,闷在心里。年轻人也都远避老人,认为老人的观点都是过时的,老人的意见没有理会的必要。
其实,老人的见解有很多都是值得深思熟虑的;他们的意见都是正确无误的。譬如:这次的董总纷争,很多老人都站到叶邹这边来。为什么?因为老人凭借他们几十年的观察,洞悉叶邹的立场才是正确的、比较不具危险性的。年轻人因为阅历不深,他们不知道过去的历史;他们不知道华社因为华教问题,已经被骗过很多次,不但是裹着糖衣的毒不容易发现,就是很多白纸黑字的允诺,到头来也可以翻脸不认账。因此,叶邹的见解是比较有深度的,他们的解释值得大家警惕!
年轻人如果肯与老人接触,有时候是可以从中受惠的。所以有句话说:“姜是老的辣”,而老人有句口头禅:“我吃盐多过你吃米”,又或者:“我过桥多过你走路”,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大了,见识也广经验也比较丰富。这是老人的资产,应该懂得珍惜。
年轻人既然舍弃老人,老人能交往的朋友就少了一个层面了;老人的友朋中有很多交谈得来的,因为行动不便或者没有交通工具,彼此要见面、要聚谈也就很难有机会了。
尤其是胸中有点文墨的老人,见面时所谈的,所挖掘出来的心得,往往每次聚会就等于上了一堂课。譬如: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久远的不说,单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就好了。老人可以由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讲述到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件”,从而掀起中国的全面抗战历史。年轻小伙子听了如听“天方夜谭”的故事。这是指有求知欲的年轻人而言,没有求知欲,只知享乐的年轻人却只会嘲笑老人:“睬你都傻”。
人生七十古来稀,而我却已是望八的人了,朋友中谈得来的所剩无几,而这些“无几”的朋友中,又不是人人都具备出门的条件的,因此,每次聚会的约定都以展期或取消收场居多。如今,幸亏自己还会玩几手电脑,几乎每天都应用电邮与海内外朋友“神交”,乐在其中。
此外,我退休后这二十多年,参加一个老人歌唱班,每星期一次练习,乐龄人士聚在一起有谈不完的话题,即使彼此的教育程度有多少差异;而且每隔几年都举办歌唱会为一些慈善或公益团体筹款。最近因为某团体要出版特刊来索稿,我因此作了一次相当完整的统计。我们这个歌唱团体成立18周年以来,捐助一些灾难援助金及先后为槟城槟安医院心脏中心、玛丽安山癌症医院、慧音社、南华医院贫老病人援助基金筹款演出,加起来,竟然有30万令吉之多。这是一个不算小的数额,如果我们没有忘记这是一个乐龄人士团体所作出的努力。
这是我们全体长青人在娱乐之余“不经意”间所做的善事。做善事不一定有善报,不过,能做些善事,让一些人受惠,心中的确是感觉舒爽的。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如今,我们的歌唱班面对一些问题,就是团员一天天减少,这因为很多朋友年事已高夜晚不便驾车不能再参与活动了。面对人数一天天萎缩,有朝一日这个歌唱班可能会关闭,那倒是一件可悲的事,但,谁能挽救?
(2014年12月圣诞节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