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什么?
#文:文化乞儿
屈指算来,约莫有十年光景了。在一个佛法的讲座上,慧海法师回答听众的问题时补充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比财富?为什么不比道德?比学问?难道这些不能比吗?一定要比财富!”
其实,法师的回答不是这个讲座的主题,他是回答听众的问话而临场发挥。不过,却一言惊醒梦中人。真的,我们长久以来,习惯于这个社会的“常规”,以为财富才可以拿来与人相比,比不过就免谈了。除了财富,真的其他就没价值吗?就没有相比的价值吗?虽不是讲座的主题,我却认为,我在整个讲座中,最受用的反而是这句话。
人们惯于比财富,热衷比财富,遂形成我们的社会笑贫不笑娼的风气。
一位富家太太因为孩子在校犯规,受到老师的责罚,她“君临”教员办公室与老师理论,知道自己理亏后,巧辩、狡辩、诡变都没办法改变事实了,就说:“当教师有什么了不起,薪水还不够我一天的shopping。”一时传为佳话。
教师号称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向来自以为是受到尊重的专业,原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财富的魔力也实在大。你看,在校的时候,班上成绩顶呱呱的,后来很多成为专业人士:医生、律师、工程师、大学讲师,可是,等到他们这一届毕业同学举行离校多少多少周年纪念联欢宴会时,往往宴会的主持人没有他们的份儿,而是那些腰包比较鼓胀的同学。如果同学们趁着联欢宴会筹点钱回馈母校,喊得最大声、钱出得最多的,往往也不是专业人士。
我们华人社会,很多教育、公益、慈善事业都得靠华人社会人士解囊赞助。而赞助的人士中,最“特出”的也往往不是这些当年在班上成绩佼佼者者,而是豪富之辈。于是,社会上就慢慢形成一种风气,豪富之人就高人一等,事事以金钱挂帅。我们这个社会就变成惟钱独尊了。
其实,历史上那些抛头颅、溅热血、出生入死保卫国家、搞革命推翻腐朽政权,因而改变了历史的人物,他们的高风亮节,岂是钱财可以比拟的吗?又如科学家,他们的发明,推进了人类的文明、改善人类的生活;有时候,他们的科技发明,让他们的祖国得以跻身强国之林,他们的成就,难道会输给豪富的贡献吗?你看,如今世界各国的情形几乎都一样,许多对国家贡献极大的人,他们得到的金钱奖赏,连一个运动员都比不上,你怎么说?
我出国旅游,与新认识的团友交谈起来,许多人出示他们的名片,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尽是公司的董事长、董事……的衔头,令人刮目相看;可是,等到导游讲解景点的历史、掌故时,他们却在树荫下乘凉。这时候,我就感受到学问的威力了;也只有在这时候,我才醒悟,原来自己还有比人家稍微强劲的地方。
“疾风知劲草,乱世识忠良“,很多历史上的伟人,他们之所以名留青史、万古流芳,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财富,而是他们的英勇事迹;我华社的林连玉,沈慕羽,岂是豪富之人?然而,为什么人们一谈起他们,必然肃然起敬?因为他们的德行高、为华教的贡献巨。
社会上的评估标准,有改变的必要;除了看重财富之外,还有很多人的贡献也是不容抹煞、不容小觑的。
胸中有文墨的人,内心世界广阔无比,精神生活美满丰富,何须藏头缩尾的做人,自以为矮人一截?
(2012年1月30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