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伤了孩子的心
#文:文化乞儿
已经是夜深时分了,四岁的孙子跑到爸爸跟前揉着睡眼,对我儿子说;“爸爸,你不睡我自己先睡了!”
我儿子头也没抬,粗声呵责道:“睡睡睡睡睡睡,睡你的头!你自己先睡。我今晚没空陪你睡!”
孙子对他爸爸的突变先是感到错愕,继而自觉没趣,接着失望的噙着汪汪眼泪跑回睡房去了。
每天晚上,儿子习惯陪孙子睡,并且讲个故事哄他,今晚,儿子工作忙不完,不能陪他睡了……。
放学的时候,校车将隔壁的四年级小妮子安琪放在家门前,小安琪一面跑进家门,一面扬声高喊:“妈妈,我数学考到100分!”妈妈见到安琪一句话没说,劈头就是一巴掌刮在她脸上,并且高声骂道:“早上明明交待你叫你爸爸把摩托车钥匙留下,你没吩咐,害我不能去买菜!”
小安琪模着仍旧发烫的脸庞,眼泪从脸颊簌簌流下,手上的数学考卷无声地飘落地上……。
对面的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两个穿着光鲜、高高兴兴的儿子上街,要逛百货市场去了。谁知两个小东西竟因为鞋袜的小事起争执,比较小的那位,又哭又闹。妈妈走上前,二话不说,一人奖赏了一个耳刮子,于是,两个小兄弟便哇啦哇啦的哭起来。这时,妈妈的声音掩盖了一切:“每次吩咐你们不可争东西,你们不听。你看我会饶过你们吗?”站在一旁的爸爸,惟有摇头苦笑……。
上面所记的场景并不陌生,可能大家都领略过。
例一中的我的孙子原本希望他爸爸放下手头的工作陪他睡觉,换来是没好气的几声申斥,内心的失望和难受可想而知。他心里必定嘀咕着,爸爸为什么今晚变了,变得不爱我了?忙就连觉也不用睡吗?他心中有太多狐疑了;数学考到100分真不容易呀!小安琪高高兴兴将好消息告诉妈妈,要与妈妈分享这份快乐,原本希望妈妈称赞几声,谁知道换来的却是几声劈劈拍拍的掌掴声;上街逛百货市场原本是盼望一星期才迟来的好时光,如今却换来一场哭泣。
孩子盼望、期待的事、孩子高兴的事,为什么我们做家长的却不能成全他们,反而扫他们的兴,带给他们预想不到的结局?你们不觉得这太残忍了吗?纵然有什么过错,有什么事,只要不是严重的错误,为什么不可以好好的讲、好好的开解,要破坏这种原本快乐、开心的气氛?要骂、要责罚,应该等待适合的时机,用恰当的手段,不致扫兴才对呀!
当我与朋友谈论这些例子的时候,有的朋友好奇的问:“佛教对于父母打孩子持怎样看法?会有报应吗?”我说,我够不上谈报应的问题,不过,依常理,如果父母过分打骂孩子,以致严重伤到孩子,我相信是有报应的。孩子是人,佛教着重教导人们必须有慈悲心,要爱人,将这种爱心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而遍及万事万物。如今这些父母用错误的方法,以致伤了“其他人”,无疑是谁都是恶事一桩。无论如何,他们已经创伤到儿童的心灵了。
我有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可以说明此事。我们年轻的时候,几位谈得来的同时,每逢孩子生日时都会邀约同事一家携男带女前来参与,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的夜晚。其中有一位同事的妻子,脾气十分暴躁。常常在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她总是掌刮自己的孩子,不理会场面上有其他同事的家属,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
十多二十年过去了,孩子都长大成人成家了。他们一家两个儿子过年的时候,很少回来团聚。问同事孩子何以没有回来过年?他总是说,路途遥远不方便。其实他的两个儿子在新加坡定居而已,远吗?
同事们认为,可能孩子的自尊受到重创,对家只感到冷漠,体会不到那份温馨;对家没有什么依恋之处了。
(2012年1月17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