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应安守本份
有这么的说法:《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夫早已过了《不逾己》之年,而且也已经是个耄耋老翁了.
这把年龄的人一般上都是步履蹒跚《前倾后仰》、左右摆动又易于摔倒的《不稳定》一族了.
老夫55岁退休之后,幸好会把握时机,依自己所好出门旅游:曾经旅游过中国16次,包括返回中国父亲的家乡及母亲的家乡;也曾经到过欧美好几个国家旅游.在我国南面的群岛国----印尼,的巴里岛也曾经涉足.有一首巴里岛的流行歌曲,很多爱好歌唱的朋友都会哼唱,不过,到过巴里岛的朋友并不多见.
去年(2017年)年尾我也曾经到日本旅游.那是8天的旅程.老实说,我对于日本并没有好感.日本国力不够强时,就从事一些打家劫舍的烧杀奸淫的勾当:譬如在中国明朝时候,他们就常常到中国沿海一带干这些不人道的勾当;据说,有一年,他们到福建沿海一带来逞凶,他们进入福建一个村庄进行不人道的勾当,村里人只得逃到甘蔗园避难.村民向老天爷祈祷,要是他们得以平安度过这个劫难,他们就将这一天当作一个纪念日.果然,那一个晚上他们终于得以平安度过.村民每年这一天就朝天膜拜,渐渐的这日子就演变成为《天公诞》了.如今,膜拜天公诞的还不是以福建人居多吗?而且膜拜时还忘不了以甘蔗作为祭品呢!他们忘不了甘蔗当年救命之恩呀!原来《天公诞》的由来,也与日本人的残暴侵略有关。至于其他籍贯的人膜拜《天公诞》只是一种跟风的作为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那个在泰马边境的小小村落,居然也不能幸免,村民中居然也有遭遇杀戮的,遗留下孤儿寡妇;最惨的莫过于一个练姓家庭,两父子都遭遇横祸.在日本鬼子统治的3年8个月里,我们那个小村落也有人惨遭鬼子毒打的.鬼子的暴行,真是说之不尽呀!
你说,我能对鬼子的国家会有好感吗?
华文教育教坏了我,我虽然到过欧美旅游,总不会留下什么”恋情”,因为”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所”;中国则不同,那边的人流着与我同样的血液!
如今,我打算到上海流连几天.虽然上海曾经去过四次,但都是走马看花式的,这一次,我打算在上海最少盘桓一个星期,在曹聚仁的著作里提到到的什么望平街,霞飞路等等,如今,或许已经改名了,不过,到遗址去走一回望一望,也算是了却一场心愿!
我心知肚明,以自己这个年龄,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不过,在上海住下来,走得疲倦了,可以回到酒店午睡,睡醒再走,总可以做到吧!
现在,我正在着手寻找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好组成一个团队,才能有伴同行,玩得比较称心如意!
(2018年3月2日涂于打铜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