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星期四

世事洞明皆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

------浅谈几首流行歌曲



我爱听流行歌曲,但自己唱得不好,所以退休后参加一个乐龄人士的歌唱班,每逢星期五一群老人集合在一起,尽情歌唱,其乐无穷,乐趣亦不足为外人道也。



流行歌曲向来为人们所诟病、所轻视,认为都是一些情情爱爱的琐事,其实不尽然,好多流行歌曲不亚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小说。



流行歌曲中也有学问。



譬如:【断肠红】。我喜爱吴莺音唱的,可能她是原唱者,我没有考证过,不过记得我四五十年代尚在家乡小学读书时,这首歌曲就非常流行了。



以前我总以为它所述说的应该是:一个人太伤心了,哭断肠,因为歌名有一个“红”字,可能还哭到呕血呢!



其实不是。花卉中有一种花叫断肠花,就是秋海棠。有一个“红”字,可能指的是红色的秋海棠。



先看看:【断肠红】的歌词:


    斷腸紅

作詞:張生
作曲:莊宏
吴莺音唱

陣陣的春風 吹開了斷腸紅
片片的甜蜜記憶 重回到我心中
陣陣的春風 撩起了舊時夢
喚回那逝去青春 只有這斷腸紅
以前的衣香鬢影 如今是一片淒清
任教那春花如錦 只剩下寂寞空庭
陣陣的春風 撩起了舊時夢
喚回那逝去青春 只有這斷腸紅

以前的衣香鬢影 如今是一片淒清
任教那春花如錦 只剩下寂寞空庭
陣陣的春風 撩起了舊時夢
喚回那逝去青春 只有這斷腸紅

歌词要表达的是伤悲的情感,与“哭断肠”的情景接近。

请欣赏吳鶯音的【断肠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XVeH6NiMM

年轻夫妇离开了,或是与情人远离了,涌上心头的伤感情怀,不就是这样的吗?这有什么黄色味道在里面?你忍心将它贬为“靡靡之音”吗?可能你我都有这一段经历呢!“同是过来人”,彼此彼此。



*     *      *      *      *

   

再谈另外一首流行曲:
·    
             【月落乌啼】  吴莺音唱


      作詞:大士
      作曲:勞燕

   月落乌啼霜满天     家家无火对愁眠

         东家没有米和盐     南家没有油和盐
         西家的闺女没裤穿   北家无柴烟囱不冒烟
         朋友啊请你想一想   大家难过中秋节  几时能过太平年

这首曲子分明是从唐朝张继的七绝诗歌【枫桥夜泊】 演绎而来的。

 

       原诗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是江苏苏州西郊的一座古桥,位于虎丘区枫桥街道,跨上塘河。这座桥    以唐代诗人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而闻名天下,现与寒山寺、铁铃关和
  古镇共同组成枫桥景区 



十多年前我到中国旅游,特地慕名前往参观枫桥。我相信唐代的枫桥必然不是这个样子。我所看到的枫桥,是一条短短的拱桥,桥身所跨越的那条小溪,很难行船,渔船怎能停泊?。唐朝距今已经1400多年了,沧海桑田,地貌必定起了想象不到的变化。至于寒山寺,却还有一个寺庙的模样。不过,我仍旧感到很满足,看了这残旧的小桥,顿怀“思古之幽情”,觉得不虚此行。



游寒山寺的人,总喜欢敲敲它的钟,因为诗歌中不是有“夜半钟声到客船”吗?

良机勿失,我也敲一敲。其实是“撞”钟,是用一截悬挂着、相当粗大的圆木对着钟冲撞,钟声并不洪亮,据说抗战期间,日本鬼子因被张继的诗吸引住,非常喜爱这口钟,特地到了寒山寺将原来的钟偷走了,战后鬼子“赔”回来,却是假的,造钟的材料不同,所以钟声有异,不知此说是否属实?

请欣赏吴莺音唱
·          
【       月落乌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sMpBW-Y2io



因此,唱流行歌曲,要是你对歌中的人事物多一点认识,你就能多一分理解,多一点领略的能力;对于这首歌曲的的欣赏必能更深入!

有些朋友批评说,到中国旅游没看头,尤其是参观一些古寺古庙和烂板凳,浪费时间和金钱而已;我对这些朋友总是抱着轻蔑态度。真实的原因,是他们没具备鉴赏中国古老文化的能力,“屙屎不出赖地硬”,哀哉!



(2016年6月30日稿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