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体
1956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汉字。我国马来西亚自1982年开始,华小逐步推行KBSR(小学新课程纲要),开始用简体字教学。随着华小学生升上中学,教育部也在中学推行 “中学新课程纲要”(KMSM)教学。
为了推行这项新课程,所有中小学华校教师,都得利用假期或周末上培训课程。哪来的培训讲师呢?这些当各个州属的教师,本身又得到首都吉隆坡教育部上课,接受新知识了。而教育部推行这项改革“工程”,当推陈宝武老师了。是得力于他大力的策划及推行,我国整个华文教育界才得以完成这项划时代的改革。
这项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实在是全马华人之幸,因为那个时代,马中妨于意识形态的关系,我国很多事情都是“逢中必反”。简体字得以在我国顺利推行,实在是华社之幸,也是我国之幸,要不然,如果至今我国仍用繁体字,与中国的交往就障碍不少了。
既然教育部都允许华校推行简体字教学了,我国有很多报刊也顺应潮流,改用简体字出版。但是,为了照应一部分不能适应的读者,标题仍旧保留繁体。当时,很多“思想”跟随台湾走的华社人士,仍旧高唱反对的论调,他们制造各种借口,来唱衰简体字,什么字体不美呀、丧失艺术价值呀等等,不一而足!这样将造成后代的人,看不懂古文,将平白丧失中国的旧文化呀!各种各样的借口都有。不过,革新的潮流是挡不住的。而且受过简体字训练的年轻人快速成长,老一辈的相继“仙游”,反对的声音遂日益消失,简体字就大行其道了,占据了主流的地位了。
可是直到如今,台湾仍旧是繁体字“唯我独尊”。更加莫名其妙的是,香港1997年已经回归中国了,可是繁体字依然“横行霸盗”,真是莫名其妙。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民主是“宝贝”、“仙丹”,其实,误用了它,就形成进步的绊脚石了。不强制使用,就不能享用到简体字的好处,自取不便。
中学时期,有一位老师说过一句名言:“民主就像一把小刀,落在小孩子手上就极其危险。”说得一点没错!胡闹也可算民主,在香港正是如此!
文字应该以适用为主。如果你叫两位小学生抄同样的一篇文章,一个用繁体一个用简体,试看那一个节省时间,一试即明,无需都废唇舌。我们是讲究速度的时代,不使用简体字,是逆天背时的愚蠢行为。
再说,中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古至今,中文的字体不知经过多少次变革了,这必须中文的文字专家才能说清楚。我们受过华文教育的过来人,最低限度也知道,这么多字体中就有所谓的隶书、大篆、小篆,其他说不清楚的由专家去补充好了。
这项由繁体到简体的改革成功,其实是得来不易,尤其考虑到我国的特殊环境。我们只要看看台湾这个纯中国人的地方,居然至今仍旧“墨守成规”,我们马来西亚的环境比台湾要复杂多少千万倍呀!应该感谢在这项改革中为华教付出重大力量的许许多多功臣。
(2015年11月21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