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星期六



天造地设,巧妙!

#文:文化乞儿 

没有刻意设计,更没有铁定的时间和地点,也没有提供什么肥料或品质管理,只是随兴的、无意识的将种子随便点滴在烂泥巴里,就会滋生出一应俱全的东西出来,奇妙吗?我说的是动物!
你看,工厂里有许多聘请来的专家、技术人员及熟练工人,多层次的计划、设计、生产、监控,从头到尾没有不小心翼翼的严格照顾,可是制造出来的产品往往还有许多缺陷。有的还需要产后加工、修正才能出厂;有的无可救药只好作废了。而上面提到的那些随手播下的种子,却能在不可能触及的地方,自然滋长、发育成为令人满意的一件有生命的东西,这实在是天造地设的奇妙。

朝霞、夕晖、云朵,为什么这么多色彩,而色彩又陪衬得这么得体、灵巧,令人看起来觉得赏心悦目,叹为观止。而人类为什么对这样陪衬出来的色彩会觉得好看,而不会觉得丑怪、恶心?山林里的树木野草,高低有致,五色缤纷,是谁调配的?而为什么有些东西人类都一致认为是好看的,有的又觉得是丑怪的?这个共识是谁制定的,我与你之间可曾有事先商议过我们都以这样的准则来衡量一切?没有呀!可是,为什么我们都默认这样的标准?大家对此都没有争议?
世间就是因为有太多太多不可思议的奇妙事情,人类的智慧不能解释、不能破解,于是才有鬼神之说。

于是,人类智慧不能解释、不能解决的事情,都推给了鬼神,认为这些都是鬼神所作所为,以为这样事情就算有个交待了,可是,这鬼神又是怎样形成的?是不是鬼神之上还有更高境界的什么什么东西,主宰着宇宙中的一切?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主宰又由谁主宰他?操纵他?
总之,就是奇妙,不可思议、不可解释的奇妙!
佛家有果报的说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而且大家也都接受它,认为是最妥善的安排。可是,为什么不促成所有诞生出来的个个是好人?促使世人都做善事,没有歪斜的念头,世上没有邪念、没有恶人、没有坏事,世界太平,人人安居乐业;没人惹是生非、人人做好人、做好事,人间岂不是成了天堂?人人留恋。还需要外求天堂吗?那些掌控人类世界的什么神也好、佛也好、耶稣基督也好、穆罕默德也好,不就无需为人类社会操心、匡正,大家省得多少烦恼呀!
乌鸦吃腐烂的肉类,这是大自然的一种平衡作用;可是凶猛的老虎、狮子等肉食类,将活生生的小动物吃掉,就是一种极不公平的杀生?杀他以自存,将自己的生存建筑在别人的死亡上,无论怎样自圆其说,都是说不过去的。但,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

有道是,预防胜于治疗,如果做坏事的源头灭绝了,岂不是上上下下都清闲吗?人间即天堂,没有坏人坏事,多令人向往的人间呀!可是,何以不此之为,而要形成这样一个人与人间你欺我诈、国与国之间烽火连绵的世界?多少人因而含冤受屈、家破人亡,然后才搬出来果报的理论来合理化,会否是多此一举?

这也是奇妙,不可解释的奇呀!天才晓得奇妙在哪!!!

201461日稿)





2014年5月13日星期二

想起严元章博士

想起严元章博士
#文:江枫

槟城韩江中学于1951年正式在青草巷开课,我于1952年慕名报读初中一。求学就是求学,为什么说慕名而来呢?原来韩江的董事部聘请到庄泽宣博士长校。庄博士有一个宏愿,就是要将韩江中学办成模范中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聘请了3位博士来助阵,而严元章博士就是其中一位博士。严博士于1952年初才上任,担任教务主任的职务。

严博士上任之初,住在学校的宿舍。那时学校的新宿舍尚未建好,就将甘榜巴鲁(KAMPONG BARU)的一间旧洋楼权当宿舍。宿舍里居住的有几十位寄宿生,还有严博士及刚从澳门应聘而来的熊叔隆博士一家。

我是霹雳人,在槟城无亲无故,当时也寄宿在宿舍里,所以常常有机会亲近严博士,对他的渊博学识非常钦佩,故而常常与他亲近。宿舍里的同学都一样,常常见到一大群同学围绕着他,聆听他的内容别致的言论。

严博士是一个饱学之士,你与他见面,就会给你一个感觉:他是一个全身都是学问的饱学之士。即使是闲谈,他也常常有惊人的见解。这些见解,不是他从书本上背出来的,而是他自己反复的探求、思索、印证得来的精华,是他自己的精辟见解,不是拾人牙慧。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严博士虽然个子矮小,但是说话很有吸引力,每次周会时,轮到他发言的时候,整个礼堂都鸦雀无声,都被他的发言吸引住了。

严博士在韩江只服务一年就离任(1953年),一同离职的还有另外3位博士。原因不必细说,说起来会伤心落泪。

严博士离开韩江后到麻坡、巴都巴辖担学校行政人员的职务,后来又到新加坡南洋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等职务,于1965年返回香港,终老于港。

1993年我路过香港,特地到他新界元朗的住家访问他。同行的都是教育界同道,其中有一位还是严博士南大的校友。那晚夜饭后本来只打算摇个电话向他问候,太夜了怕影响他老人家休息,谁知他竟说,难得有机会,既然你身在香港,就来见见面吧!于是,就遵命前往。

已经四、五十年没见面了,一见面,他还是那副老脾气,常常指正别人不很正确的观点。他不是强词夺理、唯我独尊,因为他提出的观点,你细细咀嚼,就能体会出他见解独到之处,往往与众不同的高超部位。


他常常对同学们说,学问这东西必须日日研究、常常磨练,尤其是当教师的,更必须不断进修。这样才能天天有新知、日日有创见。而当教师的,如果没有新知、没有创见,只懂得“背书”,轻的是学生受益有限,重的是误人子弟。他当时会说出这些肺腑之言,我们都明白他是有感而发!情况复杂,不容细说。

他最讨厌是学生上课时讲话不听课。他说:“如果学生在每一堂课只学懂一个字、一个词、一样新知识,那么,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两年累积起来就是大学问了。”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话,仔细思考,的确是大道理。我从他这句话里获益良多,因此,也常常以这句话告诫我的学生。

他常常指出家教的重要性。他在班上公开说,很多人只知道结婚生孩子,可是,生下孩子,却没有好好教养,社会风气这么败坏是原因之一。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没有如今的败坏程度,他已经看到这一点了,实在眼光独到。我非常认同他这种观点。

他初到本地,就看出本地的铜臭味重,书卷味轻,是一个先敬罗衣后敬人的功利社会。当年我在韩中读书,很多位大陆来的教师,都有同样见解。中国自1839年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国势就一天天走下坡,几至灭亡,但是,却仍旧保持那种高超的书卷味社会风气,着实难得,是我们南洋社会无可比拟的。

同学们请他题纪念册,他惯用【孟子】的一句话勉励同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一点他是切切实实做到的。

他说一个非常有骨气的学者。记得他离开韩江前夕,同学们见他,他感慨系之的说:“董事们都是生意人,平日对工人呼呼喝喝、指指点点,时日久了,养成一种习气,对我们这些人也这样。他们忘记了,我们不是他的工人,不是做苦力的。他们应该学学礼贤下士。唯有这样,学校才能办好。”这是一针见血的点睛功夫。那一年年底的董教风波,这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我想,一个人要是幸运,一生中遇到一位像严博士这样的人,将一生受用无穷,无论在品格修养上、在做人的原则坚持上、在探讨学问的道途上,必定获益匪浅!

严元章(19091996),广东四会县人,金陵大学文学士,中山大学教育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在中国曾任四会中学校长,广州国光中学教务主任,中山大学教育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师范学院副教授兼管训育部主任,南宁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主任。

严博士离开韩中后,曾先后担任麻坡中化中学副校长、峇株华侨中学校长、新加坡南洋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并且1956——1963年曾经担任教总顾问。

2014513日稿)

2014年5月8日星期四

良夜不能留

良夜不能留
#文:江枫

良夜不能留这首流行曲作曲作词都是黎锦光,创作于那一年我不清楚,不过记得40年代末我读小学时就非常流行了。原唱者是佩妮,她以那如泣如诉的低沉歌声,唱出也是如泣如诉的歌词,听了令人伤感,不禁屏息以听,想要知道更多的伤心故事。至于佩妮是怎样的一个歌星,有关她的生平事迹资料阙如(非今人戴佩妮),可惜!

那个时代,设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广播电台有一个点唱的节目取名“弦歌寄意”,这首良夜不能留被点唱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我初出道,被派到雪州的大港执教,时常哼起这首曲子,有一位老前辈居然问我:“你也喜欢这首歌?
黎锦光,则是中国流行曲先辈大家(1907-1993),爱哼流行旧曲的朋友,总哼过李七牛、金玉谷、金鋼、金流作做的曲子吧!殊不知这几个都是他的笔名。
1916年他跟随父亲到北京求学,1920年又随父亲到上海,同年回长沙在第一师范补习班学习,据说班主任是毛泽东。1927年到上海,加入他哥哥黎锦晖任团长的中华歌舞团。1936年率团到东南亚演出,同年与歌手白虹结婚(白虹也是当代名歌星。她唱红浪花、醉人的口红、蔷薇花、郎是春日风等。‘郎是春日风’有别于‘郎如春日风’,仅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白虹所唱的上述曲子,70岁以上的流行曲爱好者都能朗朗上口的)。
黎锦光的作品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有:满场飞、夜来香、香格里拉、烤红、采槟榔、五月的风、叮咛、慈母心、疯狂世界、星心相印、相见不恨晚等数百首。其中由李香兰原唱的夜来香一曲,由于深受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的看重,将歌词翻译成日语后,风靡日本。
关于这首良夜不能留的作曲人及作词人,我自己也给弄糊涂了。我手上有一本购于1953年(中学时代)的【夜总会歌选】,内收几百首歌曲,上载的良夜不能留,作曲人是梅翁,作词人是栋荪。梅翁经查证是姚敏的笔名。而我在涂写本文时,去网上查阅,却说作曲作词人都是黎锦光。是否良夜不能留有两首?我查阅歌词,却两首都是一摸一样的。哪一说法正确?这有待考据家去做这份工作了(歌词最后一句:“未曾尽情享受,又是黎明时候”,有人诟病。即使有什么不妥,也仅是大醇小疵吧!)
良夜不能留的歌词如下:——
曲:姚敏 词:栋荪(一说词曲都是出自黎锦光)

 良夜不能留
 让那时钟停不走
 恨雄鸡太多事
 偏声声啼个不休

 良夜不能留
 轻把竹帘掩小楼
 恨天公太无情
 偏丝丝晨光透漏
 夜是多么地温柔 我俩情意相头
 未曾尽情享受 又是黎明时候

 良夜不能留
 只为不愿人儿走
 恨欢乐时太短
 才相见又要分手
 
据网上刊载,翻唱这首歌的歌手不少过十七、八人,其中包括大牌歌星如:费玉清、龙飘飘、凤飞飞、黄晓君、李茂山、徐小凤等人。这首歌受人爱好程度可见一斑。这么多名歌星翻唱过良夜不能留,我还是比较欣赏徐小凤翻唱的,可能与我喜欢低沉的歌声有关吧!


201458日稿)



















2014年5月6日星期二

春来人不来

春来人不来
#文:江枫

53日我们长青歌唱班举办了一次歌唱交流会,与来自首都吉隆坡的两个歌唱团体交流,即:雪直彭氏联宗会合唱团及雪隆尊孔学校校友会合唱团。交流会顺利开场圆满落幕,宾主都相当满意,可说是一个很成功的交流会。大家都期望不久将来,再有合作的机会,希望届时做得更好。

交流会上遇到几个旧雨新交,由于彼此都喜爱歌唱,谈起许多有关歌唱的事情,而且扯上一些旧曲。由于都是年逾古稀的老者,很自然就谈起50年代马来亚广播电台翡翠广播网有一个名为【弦歌寄意】的节目。这个节目当时是极受欢迎的节目,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收听的。当年尚没有电视也许也是原因之一吧!这弦歌寄意的开场曲是梁萍唱的【春来人不来】。

每当晚上九时,收音机播出这首曲子,在屋外纳凉、讲闲话的人们,都必定赶快回到家里,收听这个节目,其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盼春来 ,望春来, 盼望得春来人不来。

梁上的燕子归,
庭前花已开, 赏花的人儿今何在?

盼春来, 望春来, 盼望得春来人不来。

你到底来啊不来?
莫叫我秋夜春宵长等待。

夏去秋又来 ,七夕花堂开,
七巧的人儿,不相爱。
盼春来, 望春来, 盼望得春来人不来。

你到底来啊不来?
莫等到红颜老去人已衰。”

那时,我尚在小学求学。记得六年级那一年(1951年),由于当时是紧急状态时刻,我父亲为了工作关系,带着母亲和家人居住在一个山村里,而我为了求学,只好留下来一个人独居。当时,时常半夜三更有交火事件,流弹横飞,从屋旁呼啸而过,很是危险。我父亲放心不下,要带我到山村里与他们同住。这一来,就意味着我必须停学了。校长苏灵一向疼我,不让我停学,安排我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宿舍没有空位,只好安排我住在一个天台。我为了求学,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好将就一点!我就这样完成了那一年的学业,想起来还真的要感谢苏校长的安排。要不然,我这一生的命运不知要如何改写了!

住到宿舍里,每到夜晚九点,当我正在温习功课的时候,这首令我听了百感交集的歌曲就播放出来。宿舍在市区,那时每晚都戒严,整条街鬼影都没有,四周是一片死寂。下雨天的夜晚,只听见雨点洒在屋顶锌板的响声。想起远方的父母亲和弟妹们,再看看孤寂的自己,孤身只影,一片凄凉的感觉不期然的袭上心头。我每每为此而伤心落泪,委实可怜!

六年级毕业后,我父亲省衣节食,让我到槟城读中学,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我很幸运,交上三几位志趣相投的舍友,而且又同寝室。我们都喜欢歌唱,他们也都喜爱这首【春来人不来】。由于爱好歌唱,我们参加学校的合唱团,记得我们的合唱团也曾经参加过为当年兴建在新加坡的南洋大学筹过款,也算是为民族教育尽过一分心力。

住在宿舍这几年,每晚九时,宿舍邻近的人家,他们的收音机也准时传来这首【春来人不来】。在远离了家、远离了家人、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听到这一首熟悉的歌,内心的感受自是不同,可真是“万般感慨袭心头”。

在往后的几十年,我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一听到这首【春来人不来】,过去的日子、过去的情境,都会一幕幕的浮现脑海,历历在目。

哎!盼春来,望春来,盼望得春来人不来······!


201456日稿)

2014年5月4日星期日

一个难忘的交流会        
 文:江枫

一个因缘际会,我们长青歌唱班有机缘举办了歌唱交流会,参与交流的其他两个团体是来自首都吉隆坡的雪直彭氏联宗会合唱团及雪隆尊孔学校校友会合唱团。彭氏联宗会合唱团由团长彭俊英领导前来参与;尊孔合唱团则由黄高弼团长领导。

这次的交流会在槟城KOMTAR 5楼的视听讲堂A (AUDITORIUM A, 5TH FLOOR, KOMTAR),日期是201453日夜晚。
当天中午12时,长青在玉宫楼设午餐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席开9桌,两团人士69人。

歌唱交流会举办的目的,是让歌友们有机会互相学习、切磋、截长补短,学习他人的长处作为自己的养料。

我们长青呈献的节目,计有:大合唱三首歌曲---1)海滨之歌(2)凤阳花鼓,(3DAYUNG SAMPAN;以及由班友汪心珠独唱的【茶山新歌】、长青法律顾问陈玉章独唱的:(1)Torna a Surrento,2)故乡、教导老师陈玉莲独唱的:(1)今夜的月色分外好,(2)她的头发。

这次的交流会,因为准备时间关系,我们长青献唱的歌曲略嫌少了一点,如果有男女合唱、小组合唱等等,就更加理想了。希望从现在起,就做好准备,以后有机会演出时,能够献出更多充分准备好的曲目,也可让班友们有更多演出的机会,锻炼胆识,借以从中学习并吸取经验,并且联络感情。

今年较后时,由槟城歌乐协会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槟城歌乐节又将举行,我们长青从这歌乐节开始举行起始,每年都参与其盛,今年当然不例外,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应该进行准备。

吉隆坡的两团团友,他们在交流会翌日,将续程前往泰南的合艾与那儿的歌唱团体交流。这样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借镜。

我们歌唱班每星期都练习歌唱,要是有机会也应该出去交流,我常常觉得,要是能取得联络,到印尼的棉兰去作交流,是最恰当不过的,因为棉兰离开我们近,乘搭飞机只需花四、五十分钟而已。棉兰人与槟城具有很深厚的机缘,那儿的居民常常喜欢到槟城来接受医疗服务,我们到医院去不时会遇上棉兰来的人士。与他们扳谈起来,发现他们讲的福建话,与槟城的很一致,生活习惯大致上与槟城也没有太多差异。无论地缘、血缘都是那么近,多交往是切合实际的。

作为一个歌唱团体,有练习有表演,学的人“学以致用”,学习兴趣才会提升,而且学员才会日益增加,不致日渐萎缩。


201454日稿)


节目表

 

                           
      (1)  致词    长青歌艺社署理主席蔡国华
      (2)  互赠纪念品
                              
1. 混声大合唱                                              槟城长青
      (1) 海滨之歌                                           指挥:陈玉莲师    
      (2) 凤阳花鼓                                           伴奏:林宗兴师
      (3) Dayung Sampan                                              

2. 男女声小组二部合唱                              雪隆尊孔                                             
     春天里                                                     伴奏:辛淑芬师

3. 独唱                                                          雪直彭氏
在那遥远的地方 ———陈楚麟             伴奏:何慧敏师

4. 独唱                                                          雪隆尊孔
像一只小鸟————吴丽嫦                  伴奏:辛淑芬师

5. 混声小组                                                  雪直彭氏
(1) 美丽的金刚山                                    伴奏:吴文蔚师
(2) 故乡的小路

6. 独唱                                                          雪隆尊孔
     大江东去------------ 萧秉章                    伴奏:辛淑芬师

7. 独唱                                                          槟城长青
(1) 今夜的月色分外好  ——  陈玉莲    伴奏:林宗兴师                         
(2) 她的头发

8.  独唱                                                         雪隆尊孔
     You Raise Me Up ------黄高弼      伴奏:辛淑芬师

                                      


9.  混声大合唱                                                雪直彭氏
(1) 千手来牵手                                            指挥:黄明达师
(2)  天黑黑                                                   伴奏:何慧敏师
(3)  今宵挥手                                             
(4)  闪亮的日子

10. 独唱                                                            槟城长青
      茶山新歌 -------汪心珠                              伴奏:陈玉莲师

11.独唱                                                             槟城长青
     (1) Torna a Surrento  ------陈玉章           伴奏:陈玉莲师
     (2)  故乡

12. 独唱                                                            雪隆尊孔
      驼铃 -------李保生                                       伴奏:辛淑芬师

13. 独唱                                                             雪直彭氏
      儿行千里------- 杨春年                               伴奏:何慧敏师

14  独唱                                                             雪直彭氏
      我爱你中国 ------ 郑丙香                           伴奏:何慧敏师

15, 混声大合唱                                                  雪隆尊孔   
      (1) 常回家看看                                             指挥: 滟薇师
      (2)  牧场上的家                                            伴奏:辛淑芬师
      (3)  外婆的澎湖湾              
      (4)  夜来香
      (5)  不老的回忆

         晚安                     再会                                          






11.独唱                 
     (2)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