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级制的优点
文:文化乞儿
自动升级制及选择式考试存在着明显的缺点。
自动升级制实行了,学生无论多么懒惰、成绩无论多么差,每年照样升级。如此一来,就不可能激发学习态度懒散的学生努力学习。此外,一些学习进度比较慢的学生,跟不上的功课,也没有办法补救了。
还有一项,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选择法作答的考试,也有很多弊病。举例说明:如问:哪个城市是我国的首都?学生知道是吉隆坡,用铅笔圈吉隆坡就可以获得满分了。如用书写式法,必须将吉隆坡三字一笔一画的写出来。有的学生可能其中就有一两个,甚至三个字都写不出来,或者写得出来,笔画不全对。因此,学生平日学习就不敢马虎,认字写字都必须认真学习,并且进而掌握这些本事。如今学生读了几年书,不能很好掌握读、写、算的技巧,就是由于忽略和缺少这方面的训练。
其实,教师在师训班接受教学课程训练时,对于书写式和选择式作答方式的利弊,都了解得很深入。有涉猎教育学的朋友,对此也知道甚详,这里不赘述。
笔者求学的时代,是留级制时代。根据笔者的浅见,留级制有其优点。那时很多学习上赶不上的学生,成绩没有达到某种标准,都得留级。留级,等于要用多一年的时间重读这一年级的功课。很多同学经过多一年的重复学习,将跟不上的功课学会了,以后的学习困难就可以克服了,往后的学习困难就减少了。这些同学,都能顺顺利利的毕业。我的同学中留级过的,有的日后还到大学深造,成为专业人士。留级救了他们。
要是没有留级制,功课赶不上的学生,这个年级的学不会,升上一级后,明年再学新的单元,他们就更加跟不上了(跟不上的功课,数理方面尤其突显),学不来的功课愈累积愈多,上课时,他们几乎课课听不懂,甚至每一堂课,老师在教书时,他们就如同鸭子听雷。渐渐的,上课对他们来说,真是如坐针毡。久而久之,他们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只好往别方面发展,制造了许多纪律问题。今日学校纪律败坏,和自动升级制是有关联的。
当然,由一个制度转换到另一个制度,一定会有许多困难要克服,而且一定要严加监督,以防有人为了某些企图从中舞弊,以致改换了一个制度,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产生更大的弊害。
当局应该在转换到留级制的同时,对于考试的作答方法一并改善。最好是将考卷分作两部分,一部分用书写作答(即所谓的论文式),一部分用选择方式。如此,必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透露,我国可能会在小学阶段试图恢复留级制。笔者认为,留级制不但可实用于小学,中学阶段何尝不适宜?
留级制会否实行?如今仅是商讨阶段,将来会否实行,如今还言之过早。实行这制度除了要加强监督外,也应该提防野心家用它作为利器,用来对付、阻挠某种源流学校的发展。
(2009年2月20日稿)
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
青蛙跳,今非昔比
青蛙跳,今非昔比
文:文化乞儿
政坛谣传相当久,将会退党的公正党槟城峇央峇鲁国会议员再林,终于选择在农历年前夕退党,并宣布以独立议员身份执行议员职务。
政坛观察员现在密切关注的是盛传包括再林在内的8名议员,剩下的7位是否也将作出轰动政坛的举措,也退党或者直接跳槽?其他7名议员是居林万拉峇鲁国会议员祖基菲里诺丁、高渊国会议员陈智铭、旺沙玛朱国会议员黄朱强、马莫国会议员拉锡丁、格拉纳再也国会议员罗国本、英迪马哥打国会议员阿占伊斯迈,及浮罗山背国会议员尤斯玛迪。
自从308大选之后,我国的政治气候毕竟有些走样了。以往,可说要退就退,要跳就跳,没有那么多顾忌。308之后,要退要跳,就必须顾虑多多了。要特别顾虑的是,还有两年多新一轮大选即将举行,届时这些变节的“英雄”是否有机会上阵?如果有机会上阵,自己这条“辫子”会否影响到当选的机会?
当然,退党跳槽的议员们自己心里有数,说得好听,他们是弃暗投明,但是,也不能免除别人,甚至接受你入党的党要及其党员内心对你的标签:青蛙。
这一标签,肯定对是否会再次委派你上阵的决定起着很大的作用。第一,要看当时的政治气候,你被利用的剩余价值还存在多少?第二,席位够分配吗?党当然优先考虑在党内奋斗多年的同志,有残羹才分给你。如果用这两个关键点考虑之后,你被割爱了,就意味着你的政治生涯就此画上句号了。
308大选过后,国内很多看法是,下一届大选,可能国内政坛将会变天。由民联入主布城。民联三党莫不公开宣扬他们这一宏图大计,而且也倾全力向着这目标前进。
然而民联的理想也不一定会实现,可能仅是一场“春秋大梦”。你看,他们916变天变不成,沦为政坛笑话,而且居然将苦苦挣来的霹雳州政权丢失了。民联真的会一帆风顺吗?很多人不得不报着疑虑的态度。
而且新首相纳吉接任以后,予人一番励精图治的印象。而且巫统作出许多动作,要在土著圈子里造成一种印象,如果不是由以巫统为主导的国阵执政,土著将丧失现有的既得利益。他们企图以这样的宣传手法作为打动土著选民的心理。如果这手法奏效,再加上新首相的新政的点点滴滴功效,来届大选很可能依然是国阵在朝。
不过,选民大概也没有忽略了过去两年民联执政的州属的一些障显的表现。好些过去五十多年没有的措施,民联都兑现他们的诺言实行了,为人民带来莫大的福利。
而且,这些日子,选民也瞠目结舌看到我国司法界许多光怪陆离的事件:有无头公案、贪腐事件的接连曝光、滥权事例的增多、治安情况的每况愈下,都给选民留下深刻印象。
再有一点,由于电子媒体的被运用,尤其在年轻一代更为普遍,他们可以获得很多以前无法获得的信息。无可否认,这些信息,将大大左右选民的投票取向。
来届大选,鹿死谁手?变数很大呀!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这些要退党或跳槽的青蛙,要作出最后的决定时,就必须考虑再三,不敢轻举妄动了。
文:文化乞儿
政坛谣传相当久,将会退党的公正党槟城峇央峇鲁国会议员再林,终于选择在农历年前夕退党,并宣布以独立议员身份执行议员职务。
政坛观察员现在密切关注的是盛传包括再林在内的8名议员,剩下的7位是否也将作出轰动政坛的举措,也退党或者直接跳槽?其他7名议员是居林万拉峇鲁国会议员祖基菲里诺丁、高渊国会议员陈智铭、旺沙玛朱国会议员黄朱强、马莫国会议员拉锡丁、格拉纳再也国会议员罗国本、英迪马哥打国会议员阿占伊斯迈,及浮罗山背国会议员尤斯玛迪。
自从308大选之后,我国的政治气候毕竟有些走样了。以往,可说要退就退,要跳就跳,没有那么多顾忌。308之后,要退要跳,就必须顾虑多多了。要特别顾虑的是,还有两年多新一轮大选即将举行,届时这些变节的“英雄”是否有机会上阵?如果有机会上阵,自己这条“辫子”会否影响到当选的机会?
当然,退党跳槽的议员们自己心里有数,说得好听,他们是弃暗投明,但是,也不能免除别人,甚至接受你入党的党要及其党员内心对你的标签:青蛙。
这一标签,肯定对是否会再次委派你上阵的决定起着很大的作用。第一,要看当时的政治气候,你被利用的剩余价值还存在多少?第二,席位够分配吗?党当然优先考虑在党内奋斗多年的同志,有残羹才分给你。如果用这两个关键点考虑之后,你被割爱了,就意味着你的政治生涯就此画上句号了。
308大选过后,国内很多看法是,下一届大选,可能国内政坛将会变天。由民联入主布城。民联三党莫不公开宣扬他们这一宏图大计,而且也倾全力向着这目标前进。
然而民联的理想也不一定会实现,可能仅是一场“春秋大梦”。你看,他们916变天变不成,沦为政坛笑话,而且居然将苦苦挣来的霹雳州政权丢失了。民联真的会一帆风顺吗?很多人不得不报着疑虑的态度。
而且新首相纳吉接任以后,予人一番励精图治的印象。而且巫统作出许多动作,要在土著圈子里造成一种印象,如果不是由以巫统为主导的国阵执政,土著将丧失现有的既得利益。他们企图以这样的宣传手法作为打动土著选民的心理。如果这手法奏效,再加上新首相的新政的点点滴滴功效,来届大选很可能依然是国阵在朝。
不过,选民大概也没有忽略了过去两年民联执政的州属的一些障显的表现。好些过去五十多年没有的措施,民联都兑现他们的诺言实行了,为人民带来莫大的福利。
而且,这些日子,选民也瞠目结舌看到我国司法界许多光怪陆离的事件:有无头公案、贪腐事件的接连曝光、滥权事例的增多、治安情况的每况愈下,都给选民留下深刻印象。
再有一点,由于电子媒体的被运用,尤其在年轻一代更为普遍,他们可以获得很多以前无法获得的信息。无可否认,这些信息,将大大左右选民的投票取向。
来届大选,鹿死谁手?变数很大呀!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这些要退党或跳槽的青蛙,要作出最后的决定时,就必须考虑再三,不敢轻举妄动了。
2010年2月20日星期六
春来人不来
春来人不来
文:文化乞儿
《春来人不来》是梁萍唱的流行歌曲。四、五十年代,当时设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广播电台翡翠广播网有一个极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弦歌寄意。这个节目的开场曲,就是这首梁萍唱的《春来人不来》。
那时电台播送节目不是全天候的,依稀记得,似乎是从早上6时到夜晚11时播音便结束了。弦歌寄意这个节目被安排在晚上的黄金时段,即9时播出。
当时,没有电视,娱乐的节目少,所以,爱好听歌的,还没有到9时,就围拢在收音机旁等待这个节目。当收音机一播出“盼春来,望春来,盼望得春来,人不来……”的歌词时,人们脸上就流露出喜悦之情,跟着喃喃轻唱。
收音机在当时是奢侈品,不是普通人家买得起的。我们是贫寒人家,家里就没有收音机,只有偶尔父母有事到邻居家时,碰到正好播放这个节目,才有机会听听自己相当喜好的流行歌曲。
我读小学那六年,与父母同住的时间很短。我们本有间板屋,但是父亲因为工作关系,必须和家人住在工厂附近的工人宿舍,方便上下班。而这间工厂却是离开市镇12英里远的地方。工厂与市镇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连接,这小径只能供脚踏车通行。那儿是没有学校的。为了求学,我必须住在市镇里,市镇上有一所百多人的简陋小学。
当时,我独自住在自家的板屋,每天却是到隔邻的伯父家用餐的。起初几年还算相当顺利。可是就在我读六年级那一年,时局变化很大。那时正是紧急状态期间,半夜三更,常常有军警人员荷枪实弹将整个村子包围起来肃清,捕捉嫌疑分子。男女老少就这样被捕去的,不计其数。
情势一天坏似一天。父亲怕我一人独居会出乱子,因此,为了安全起见,他叫我退学,回到他们身边才放心。父母爱子心切是可以了解的。父亲要我退学,可是很疼我的苏校长,却不让我退学。她认为我已是一个超龄生(二战耽误了入学)了,如果就这样失去求学的机会,以后即使有机会再继续求学,也很难追回失去的时光了。校长建议我搬到学校居住。原本重视我的教育的父亲终于答应了苏校长的建议。
我们那个山村,学校是用木板建造的简陋建筑物,楼下是教室,楼上就是教师的宿舍和办公室,一切因陋就简。校长只能做的,就是安排我住在走廊旁边一处空旷的角落。那儿没有门,晚上睡时,就用铁丝将一条布帘挂起来作为我的睡房。由于我爱读书,这样的住宿场所,我也没有什么不满。就这样,我度过了六年级那一年的小学生涯。
晚上,我就在“卧房”旁边的教室温习功课。
每天晚上,我温习功课到九时,就听到《春来人不来》这首曲子,从隔壁邻居的收音机播出来。此时,整座山城像死去一般的寂静。因为一到晚上7时,当局就实施戒严,路上不见人影一个。尤其是下雨的夜晚,那一滴滴的雨点打在屋顶的锌板上,那声音听起来,更加令我感到凄楚。
四周的死寂咬噬着我的心灵;我想起远方的父母和几个天真活泼的弟妹。他们此刻睡了吗?父母这时候一定在议论着我,不知我可习惯这样孤独的生活?我真想即刻飞到他们身边,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可是,为了学业,我不能。我将来的前途怎样呢?时局这么乱,家里这么贫穷,即使我小学毕业了,父亲哪有本事供我到城市读中学?每当我想起这些茫茫然的事,眼泪就不觉簌簌而下。多少个夜晚,我就是在如此苦痛中度过的。多少个夜晚,年纪尚轻的我,每每为了这些烦恼而失眠。
小学毕业后,幸好父亲在极端的穷困下,让我修完了中学课程。后来,我又有了自己喜爱的工作。接着就是结婚生子,我和妻子拥有一个相当快乐、美满的家庭。一家子和乐相处。我人生的春天终于盼到了。
此后的几十年,我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场合,只要听到《春来人不来》,当日的凄凉情景就会不期然的浮上脑海,真是千头万绪。这首歌给予我太多太多的感触了。它赋予我很不平凡的意义!直到今天,我依然特别喜爱它。
(2010年2月21日脱稿)
文:文化乞儿
《春来人不来》是梁萍唱的流行歌曲。四、五十年代,当时设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广播电台翡翠广播网有一个极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弦歌寄意。这个节目的开场曲,就是这首梁萍唱的《春来人不来》。
那时电台播送节目不是全天候的,依稀记得,似乎是从早上6时到夜晚11时播音便结束了。弦歌寄意这个节目被安排在晚上的黄金时段,即9时播出。
当时,没有电视,娱乐的节目少,所以,爱好听歌的,还没有到9时,就围拢在收音机旁等待这个节目。当收音机一播出“盼春来,望春来,盼望得春来,人不来……”的歌词时,人们脸上就流露出喜悦之情,跟着喃喃轻唱。
收音机在当时是奢侈品,不是普通人家买得起的。我们是贫寒人家,家里就没有收音机,只有偶尔父母有事到邻居家时,碰到正好播放这个节目,才有机会听听自己相当喜好的流行歌曲。
我读小学那六年,与父母同住的时间很短。我们本有间板屋,但是父亲因为工作关系,必须和家人住在工厂附近的工人宿舍,方便上下班。而这间工厂却是离开市镇12英里远的地方。工厂与市镇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连接,这小径只能供脚踏车通行。那儿是没有学校的。为了求学,我必须住在市镇里,市镇上有一所百多人的简陋小学。
当时,我独自住在自家的板屋,每天却是到隔邻的伯父家用餐的。起初几年还算相当顺利。可是就在我读六年级那一年,时局变化很大。那时正是紧急状态期间,半夜三更,常常有军警人员荷枪实弹将整个村子包围起来肃清,捕捉嫌疑分子。男女老少就这样被捕去的,不计其数。
情势一天坏似一天。父亲怕我一人独居会出乱子,因此,为了安全起见,他叫我退学,回到他们身边才放心。父母爱子心切是可以了解的。父亲要我退学,可是很疼我的苏校长,却不让我退学。她认为我已是一个超龄生(二战耽误了入学)了,如果就这样失去求学的机会,以后即使有机会再继续求学,也很难追回失去的时光了。校长建议我搬到学校居住。原本重视我的教育的父亲终于答应了苏校长的建议。
我们那个山村,学校是用木板建造的简陋建筑物,楼下是教室,楼上就是教师的宿舍和办公室,一切因陋就简。校长只能做的,就是安排我住在走廊旁边一处空旷的角落。那儿没有门,晚上睡时,就用铁丝将一条布帘挂起来作为我的睡房。由于我爱读书,这样的住宿场所,我也没有什么不满。就这样,我度过了六年级那一年的小学生涯。
晚上,我就在“卧房”旁边的教室温习功课。
每天晚上,我温习功课到九时,就听到《春来人不来》这首曲子,从隔壁邻居的收音机播出来。此时,整座山城像死去一般的寂静。因为一到晚上7时,当局就实施戒严,路上不见人影一个。尤其是下雨的夜晚,那一滴滴的雨点打在屋顶的锌板上,那声音听起来,更加令我感到凄楚。
四周的死寂咬噬着我的心灵;我想起远方的父母和几个天真活泼的弟妹。他们此刻睡了吗?父母这时候一定在议论着我,不知我可习惯这样孤独的生活?我真想即刻飞到他们身边,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可是,为了学业,我不能。我将来的前途怎样呢?时局这么乱,家里这么贫穷,即使我小学毕业了,父亲哪有本事供我到城市读中学?每当我想起这些茫茫然的事,眼泪就不觉簌簌而下。多少个夜晚,我就是在如此苦痛中度过的。多少个夜晚,年纪尚轻的我,每每为了这些烦恼而失眠。
小学毕业后,幸好父亲在极端的穷困下,让我修完了中学课程。后来,我又有了自己喜爱的工作。接着就是结婚生子,我和妻子拥有一个相当快乐、美满的家庭。一家子和乐相处。我人生的春天终于盼到了。
此后的几十年,我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场合,只要听到《春来人不来》,当日的凄凉情景就会不期然的浮上脑海,真是千头万绪。这首歌给予我太多太多的感触了。它赋予我很不平凡的意义!直到今天,我依然特别喜爱它。
(2010年2月21日脱稿)
2010年2月9日星期二
治国应珍惜人才
治国应珍惜人才
文:文化乞儿
如今,世上没有一个富强的国家,不是科技发达的国家。中东的一些石油生产国虽然富有,但并不强盛,就是因为科技不够发达。而科技发达的国家,必定是人才济济的国家。而众多人才中,有许多可能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公民,而是来自外国的移民,定居后才入籍的公民。
美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起先,其移民都来自不列颠。起初,这些移民对其他移民都采取排斥政策,可是后来为了发展,尤其是有大幅度庄园要开垦,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他们到非洲用极度不人道的手段掳入大量黑奴;后来,发展步伐更快速了,譬如开矿和建筑铁路等,需要更多人力,于是众多华工也大量涌入。如今,美国的华人中,有许多广东的台山人。这些人的远祖很多都是当年到美国金矿淘金的华工的后裔。
黑奴和华工,对美国今日的繁荣都作出过不朽的贡献。所以,黑奴也好,华工也好,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在那段特定的时段,却是美国最需要的人才。
美国强大了,它更加迫切需要的是科技人才。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从外国引进了不少外国的科技专才。许多到美国学习的留学生,只要是美国认可的人才,都被允准在美国定居下来,作为美国公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间的竞争更加剧烈,美国更加渴望人才。当时,受到苏联政治迫害的人物,都在美国找到栖身之所;受到德国纳粹迫害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也逃到美国在那儿定居下来吗?
当然,美国的外来人才,不止于此,几乎五洲四海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只要是人才,美国都张开双臂欢迎他们。美国就是因为聚天下的精英为其效劳,才能达到今日的富强。
世界上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国家,不止美国。东亚的小日本,也极其重视人才,留住人才。许许多多都日本学习的留学生,毕业后不都很容易在日本定居下来吗?日本战后快速地从废墟中重建起来,外来人才的贡献的确不小。
还有,就是我国南端,只有“鼻屎大”的蕞尔小岛国―――新加坡,也是一个重视人才的最现成的例子。该国国土小,没有自然资源,没有水源,而有限度的水源供应,也面对随时会枯竭的危险,然而它却是本地区最先进的国家。为什么?就是它有人才,而它的人才很大的比例都是外国供应的。
反观我国,资源丰富,可是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人,为什么?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人才大量流失了。
我国培养出来的人才,因为国内人为的种种因素,令他们觉得缺乏发展的空间,留下来不能施展抱负,于是不得不到国外寻求宽阔的发展天地。他们不但到欧美日等国去,而就在我国的南端,也提供他们一个惬意的落脚处。
我国大专录取新生的弊病,令许多人才深感失望;毕业之后,工作的环境、擢升的机会,几乎很少能令人感到满意或公平的。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些原本可以为我国效力的人才,就这样平白流失了。
中学毕业后,觉得呆在国内深造很难获得合意的科系,于是,一些有条件的聪颖子弟都不得不负笈海外。毕业后就在外国滞留下来。
还有,我国的独中统考文凭,虽然很多国外大学都承认,可我国高等教育机关却不接受它作为入学的标准。于是,这些学子也不得不向外发展而滞留外国。
严格讲起来,我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然而当政者似乎并没有领悟到这一点,一意孤行。他们不会领悟到一个缺少人才的国家,就没有强大的竞争能力。缺乏这种强大的竞争力,在国际间竞争,处处吃亏,国家将越来越落后,最后,将被抛在后头,与其他先进国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其实,任用外国人才,以壮大本国的人才阵容,最后导致自己国家强盛的事例古已有之。
李斯在他的那篇影响秦国壮大的《谏逐客书》中,就举出累累的例子说明这点。他奉劝秦王说,秦国从穆公到孝公、惠王和昭王四位国君,从外国迎来了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商鞅、张仪、范雎等等人才,遂令秦国日益强大,而成就了今日的帝业。而在其他器物方面,秦国如今拥有的宝玉、随珠、和璧、太阿剑、纤离马、翠凤旗,没有一样不是“外国货”,还有犀角、象牙、骏马、金锡、丹青、白绢及赏心悦耳的音乐,也都是“入口货”。
李斯的结论是:若是秦国不借用这些人才,不引进这些外国货,秦国就没有今日那么强大,生活也没有现在那样的舒适和优雅了!
李斯的逻辑是,不是秦国出产的器物,很多是值得珍贵的;贤士不是秦国人而愿意效忠秦国的,也很多很多。如今若把这些外国人才驱逐不用,那他们就会到外国去效力,而自己国内就越来越空虚。这种做法等于是:把武器借给外国,把粮食送给盗贼!
如果不但不懂得引进人才,反而将本国的人才供外国使用,更是愚不可及了!
(2010年2月初稿)
文:文化乞儿
如今,世上没有一个富强的国家,不是科技发达的国家。中东的一些石油生产国虽然富有,但并不强盛,就是因为科技不够发达。而科技发达的国家,必定是人才济济的国家。而众多人才中,有许多可能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公民,而是来自外国的移民,定居后才入籍的公民。
美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起先,其移民都来自不列颠。起初,这些移民对其他移民都采取排斥政策,可是后来为了发展,尤其是有大幅度庄园要开垦,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他们到非洲用极度不人道的手段掳入大量黑奴;后来,发展步伐更快速了,譬如开矿和建筑铁路等,需要更多人力,于是众多华工也大量涌入。如今,美国的华人中,有许多广东的台山人。这些人的远祖很多都是当年到美国金矿淘金的华工的后裔。
黑奴和华工,对美国今日的繁荣都作出过不朽的贡献。所以,黑奴也好,华工也好,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在那段特定的时段,却是美国最需要的人才。
美国强大了,它更加迫切需要的是科技人才。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从外国引进了不少外国的科技专才。许多到美国学习的留学生,只要是美国认可的人才,都被允准在美国定居下来,作为美国公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间的竞争更加剧烈,美国更加渴望人才。当时,受到苏联政治迫害的人物,都在美国找到栖身之所;受到德国纳粹迫害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也逃到美国在那儿定居下来吗?
当然,美国的外来人才,不止于此,几乎五洲四海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只要是人才,美国都张开双臂欢迎他们。美国就是因为聚天下的精英为其效劳,才能达到今日的富强。
世界上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国家,不止美国。东亚的小日本,也极其重视人才,留住人才。许许多多都日本学习的留学生,毕业后不都很容易在日本定居下来吗?日本战后快速地从废墟中重建起来,外来人才的贡献的确不小。
还有,就是我国南端,只有“鼻屎大”的蕞尔小岛国―――新加坡,也是一个重视人才的最现成的例子。该国国土小,没有自然资源,没有水源,而有限度的水源供应,也面对随时会枯竭的危险,然而它却是本地区最先进的国家。为什么?就是它有人才,而它的人才很大的比例都是外国供应的。
反观我国,资源丰富,可是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人,为什么?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人才大量流失了。
我国培养出来的人才,因为国内人为的种种因素,令他们觉得缺乏发展的空间,留下来不能施展抱负,于是不得不到国外寻求宽阔的发展天地。他们不但到欧美日等国去,而就在我国的南端,也提供他们一个惬意的落脚处。
我国大专录取新生的弊病,令许多人才深感失望;毕业之后,工作的环境、擢升的机会,几乎很少能令人感到满意或公平的。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些原本可以为我国效力的人才,就这样平白流失了。
中学毕业后,觉得呆在国内深造很难获得合意的科系,于是,一些有条件的聪颖子弟都不得不负笈海外。毕业后就在外国滞留下来。
还有,我国的独中统考文凭,虽然很多国外大学都承认,可我国高等教育机关却不接受它作为入学的标准。于是,这些学子也不得不向外发展而滞留外国。
严格讲起来,我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然而当政者似乎并没有领悟到这一点,一意孤行。他们不会领悟到一个缺少人才的国家,就没有强大的竞争能力。缺乏这种强大的竞争力,在国际间竞争,处处吃亏,国家将越来越落后,最后,将被抛在后头,与其他先进国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其实,任用外国人才,以壮大本国的人才阵容,最后导致自己国家强盛的事例古已有之。
李斯在他的那篇影响秦国壮大的《谏逐客书》中,就举出累累的例子说明这点。他奉劝秦王说,秦国从穆公到孝公、惠王和昭王四位国君,从外国迎来了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商鞅、张仪、范雎等等人才,遂令秦国日益强大,而成就了今日的帝业。而在其他器物方面,秦国如今拥有的宝玉、随珠、和璧、太阿剑、纤离马、翠凤旗,没有一样不是“外国货”,还有犀角、象牙、骏马、金锡、丹青、白绢及赏心悦耳的音乐,也都是“入口货”。
李斯的结论是:若是秦国不借用这些人才,不引进这些外国货,秦国就没有今日那么强大,生活也没有现在那样的舒适和优雅了!
李斯的逻辑是,不是秦国出产的器物,很多是值得珍贵的;贤士不是秦国人而愿意效忠秦国的,也很多很多。如今若把这些外国人才驱逐不用,那他们就会到外国去效力,而自己国内就越来越空虚。这种做法等于是:把武器借给外国,把粮食送给盗贼!
如果不但不懂得引进人才,反而将本国的人才供外国使用,更是愚不可及了!
(2010年2月初稿)
2010年2月3日星期三
舞虎
舞虎
去年当国家考试局要将SPM考试限定只许考10科时,华社一片哗然。为什么?恐怕减少选科,会影响到选考华文的学生人数。可是,过去到如今,没有限制选考科目,有许多华裔生却自动不报考华文,而国民中小学的华裔生,很多却不报读华文班(叫母语班)。这是否不可思议?
有机会讲华语的时候,在很多场合,华人放弃讲华语。可是十几年前,雪州教育局突然下令华校开周会不可使用华语,于是,华社又鼓噪攻之,表现出一副十足爱护华语的情状。阴沉的脸庞显出一副如丧考妣的哀伤神色。
如今,很多华人创办的公司,他们的招牌都不使用华文。如果不信,请你巡视一下各大商业大厦,看看里面的华人商店有几家使用华文?甚至华人创办的挂牌公司,也不屑取一个华人名字。你不信,请你翻阅股票版的商业资讯,就知道我的话一点不虚假。
讲华语、用华文会降低身价吗?否则,何以不用?
自从1951年当时的殖民地政府颁布了《巴恩报告书》,华人就举起维护华文教育的大纛,摇旗呐喊,一直喧嚷到今天没有松懈过、没有间歇过。此情此景,可钦可佩,然而,华人果真那么认真爱护华文吗?真的那么爱护自己的文化吗?若然,何止有上述事件频频发生?这就难免令人怀疑他们的诚意了。难怪十几年前有一位来自巫统的内阁部长愤慨的问:“你们华人到底要的是什么?”你我都是华人,看了这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真的不免困惑,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十多年前,政治思潮还没有这么开放,舞狮受到种种阻挠,要舞狮,不但要申请,而且申请也不一定获得批准,即使批准也受到种种刁难和限制。当时就有一位也是来自巫统的内阁部长很不以为然的说:“我国没有狮,舞狮不是我国的文化。为什么你们不舞虎?”于是,华社又喧闹一阵子,说老虎是凶物,不吉祥,新年避之惟恐不及,怎可舞虎?
然而,如今却有人真的舞起老虎来了,说是舞虎迎虎年。以后说不定还舞蛇,代替舞龙。接下来,说不定就有人舞鼠、舞猪,舞牛。还有还有,舞马可以旺财。嘻嘻,还有舞鸡。我因此建议,华基政党、社团、还有各派各系何不举行舞猴大赛!
(2010年1月稿)
去年当国家考试局要将SPM考试限定只许考10科时,华社一片哗然。为什么?恐怕减少选科,会影响到选考华文的学生人数。可是,过去到如今,没有限制选考科目,有许多华裔生却自动不报考华文,而国民中小学的华裔生,很多却不报读华文班(叫母语班)。这是否不可思议?
有机会讲华语的时候,在很多场合,华人放弃讲华语。可是十几年前,雪州教育局突然下令华校开周会不可使用华语,于是,华社又鼓噪攻之,表现出一副十足爱护华语的情状。阴沉的脸庞显出一副如丧考妣的哀伤神色。
如今,很多华人创办的公司,他们的招牌都不使用华文。如果不信,请你巡视一下各大商业大厦,看看里面的华人商店有几家使用华文?甚至华人创办的挂牌公司,也不屑取一个华人名字。你不信,请你翻阅股票版的商业资讯,就知道我的话一点不虚假。
讲华语、用华文会降低身价吗?否则,何以不用?
自从1951年当时的殖民地政府颁布了《巴恩报告书》,华人就举起维护华文教育的大纛,摇旗呐喊,一直喧嚷到今天没有松懈过、没有间歇过。此情此景,可钦可佩,然而,华人果真那么认真爱护华文吗?真的那么爱护自己的文化吗?若然,何止有上述事件频频发生?这就难免令人怀疑他们的诚意了。难怪十几年前有一位来自巫统的内阁部长愤慨的问:“你们华人到底要的是什么?”你我都是华人,看了这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真的不免困惑,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十多年前,政治思潮还没有这么开放,舞狮受到种种阻挠,要舞狮,不但要申请,而且申请也不一定获得批准,即使批准也受到种种刁难和限制。当时就有一位也是来自巫统的内阁部长很不以为然的说:“我国没有狮,舞狮不是我国的文化。为什么你们不舞虎?”于是,华社又喧闹一阵子,说老虎是凶物,不吉祥,新年避之惟恐不及,怎可舞虎?
然而,如今却有人真的舞起老虎来了,说是舞虎迎虎年。以后说不定还舞蛇,代替舞龙。接下来,说不定就有人舞鼠、舞猪,舞牛。还有还有,舞马可以旺财。嘻嘻,还有舞鸡。我因此建议,华基政党、社团、还有各派各系何不举行舞猴大赛!
(2010年1月稿)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