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清明的月》歌词质疑


《清明的月》流行曲歌词质疑

吴莺音唱的流行歌曲《清明的月》,老一辈爱听老歌的朋友必然耳熟能详。它整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清明的月》    金流〔刘如曾〕词曲    百代唱片 歌词:

天上的月正清明,我来把她当面镜,每个静夜将面临,照我美貌年青,哥呀你可把妹来看得清,妹妹比嫂嫂更多情。 天上的月正清明,我来把她当盏灯,每个静夜将我照,照我纯洁的心,哥呀你可把心儿看得清,妹妹的心正对看哥的心。 清明的月在眼前,我来把她当哥的面,每个静夜来相见,相见只恨太晚,哥呀你可否天明不要走,陪同同妹妹到明天。

我总觉得歌词第六句有点毛病:“妹妹比嫂嫂更多情”。“妹妹”当然是歌者---就是那个女的---。她说妹妹比嫂嫂更多情。她岂不是有意要从这个男的手中抢走这位男的(他是别人的丈夫呀)?这是有违道德传统的,抢人家的丈夫,破坏别人的家庭,该当何罪呀!

我们华人有个传统,无论男女婚嫁之后,一定要遵守礼俗,夫妇有别。“朋友妻不可欺”。

当然这个礼俗是近代形成的,古代中国人三妻四妾是常事,而且被“公认”是“男人的特权”。这个一夫一妻制,应该拜西洋文化/文明之赐;而且是比较吻合新时代的运作的。新时代重视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不就履行/体现了一夫一妻制的“普天下价值观”吗?

华社还留下一句话:妻多夫贱。拥有多妻的丈夫,每一个妻子都把他当作可有可无的“行尸走肉 ”来看待。妻子的看法是,你整个人是个“公共”财产,我只占有一小部分而已,失去了也不算很大的损失!

夫妇双方是绝对拥有对方的“灵和肉”的,无人可以分享!如此的夫妇结合,才算是完整、完美的。一夫一妻制的可贵处在于此!

在一个一夫多妻的家庭中,做丈夫的在儿女眼中,也是个可有可无的人,总之是个无关重要的人物。失去了他,儿女们也不会感到怎样的悲痛!

在一夫多妻的家庭中,丈夫是个赚钱的工具而已,他的重要性是在提供大家的生活费而已,除此别无其他作用了。因此,丈夫要想得到妻子的看重、儿女的尊重,就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规行矩步,举止有分寸!才能赢得全家老小的敬重、在家才能配称“一家之主”呀!

2020410日稿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