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吃云片糕的时候了(旧作新帖)
云片糕的真实名字我不知道,我之所以将这种糕叫做云片糕,是因为那一年的农历九月(50年代),有许多小孩子踏着脚踏车在屋前屋后兜兜转卖一种白色的糕。
这糕是用梗米粉还是糯米粉制作?我没有考究过,因此无可奉告。不过放在嘴里它自然会松散掉。我很喜欢吃,年年都买来吃。
农历九月初九是福建人的一个节庆,叫九王爷节。当地福建人时兴斋戒,从初一一直斋戒到初九。这种糕就是他们这个节庆最流行的斋戒糕饼了。
我当时为了参加高级剑桥文凭考试(HSC),正在阅读一本应考的书本《儒林外史》,书里正好提到“云片糕”,我就将我吃着的这种白色糕名之为云片糕,就一直沿用至今。
我不是福建人,也没有膜拜九王爷,也没有斋戒,只是“吃爽”而已!
卖糕的孩子用福建话喊:“卖ko wa”。ko
wa 实际上就是糕仔。
我不是槟城人,只是从霹雳的小山村来这里读中学,后来就在槟城结婚生孩子、买屋子定居下来成为槟城人了。
在正宗的佛教里,并没有九王爷这个神。有研究这门学问的人,可能会有较为准确详尽的资料昭示大家,我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也不敢胡说八道;据一位朋友那边的信息,九王爷应该是九位神的合称,这九位“凡人”因为锄奸抗暴,很得人们的崇拜,本身亡故后,他们的事迹在民间传扬,久而久之,他们就由凡人“升”为当地的神了。
我读中学时,一方面是住宿在学校的宿舍,二方面是家贫,很少出外游玩,因此,都是我似乎不知道槟城有九王爷的膜拜。
如今,每年到了九王爷诞,车水路(BURMAH ROAD)有一段路段,往往水泄不通;这因为九王爷庙就建在这里,九王爷诞到了了,去膜拜的善男信女极为众多,街边两旁堵满了卖云片糕及香纸宝烛的小商贩。
50年代我读中学时代,热闹情况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了!那个时代,我很少到这一带办事;要购买日常用品,去的以新街和日本横街为多!当年九王爷诞的情况,惘然不知!
无论如何,我倒觉得,多了这个节庆也好。我们华人节庆很多,很多节庆都有独特的应时食物,如:端午节有粽子、中秋节有月饼、冬至有汤圆,都是应时的食物和祭品!
回头再说说云片糕。每年这个节庆,我从初一到初九,云片糕总是糕不离手;老太婆也总是在一旁唠唠叨叨:“如今你年纪大了,不要吃得太多,便秘了又要找医生!花钱又麻烦呀!”
我总是不理她的劝止,因为一年一次而已,“吃得”才是完美的人生呀!我是这样认为的!当然,这可说是老年人的固执吧!
制作云片糕的师傅很有创意,如今,云片糕的形状有菱形的、有四方形的;味道方面有甜又有咸;还有,糕中之间加上一条绿或黄的彩带,当然也是用粉制作的,以增加视觉上的美感吧!
吃云片糕,应该多喝水,要不然,可能真的会因太干燥而便秘呢!
(2019年9月29日草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