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工作的日子
我不讳言自己是一个穷学生;小学阶段已经费尽了一切“能力”修读毕业,又想到槟城的中学求学(我家乡是渺小山村,没有中学)。
父亲不是不想让我读中学,只是家里实在是穷得没有办法了;父亲显出一副无奈的脸色对我说:“你妈妈过了年就要分娩了,那笔钱现在都没有着落;哪有钱供你去槟城读中学。”我争辩地说:“给钱去读一个月也好!”父亲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不明白求学的重要,他实在是“山穷水尽”。
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劝解下,父亲终于节衣缩食让我到槟城读中学了!我真的欢喜到泪涕齐流呀!
我为了要节省那5块钱的消费,就向校方要求,下课时到图书馆帮忙,星期六下午也到图书馆帮忙;这样就可以免交学费了!
真想不到,在图书馆帮忙那段日子,让我得益不浅!
我到图书馆帮忙,馆方安排我周末下午到图书馆协助“编书”的工作。
当时,图书馆采用的是一本不大不小的小红书(书名遗忘了,可惜!),里面尽是中文图书的分类号码;馆方根据这个号码,又采用四角号码编出每本书的书名号数、作者的号数,然后就根据这个号数,将书本安插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的。我就这样学会这套了中文图书分类法。
我成为合格教师以后,分派到一间华文中学去服务;校方规定每一位教师,除了教学之外,还得负责一项课外的工作。中文书的编排用的是英文书的编法,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我就自动请缨,协助图书馆为中文书的编号工作。
由于我中学时在图书馆的“协助工作”正是干这一行,因此,我在这家中学在图书馆编起书的类号来实在是得心应手,易如指掌!有同事到图书馆借书,到书架上翻查觉得麻烦,我都乐意代劳!
在此,我就不厌其烦的说明我怎样编中文书的类号:
我只举文学作品一类为例:
离开银坛已经27年了,而且年岁也大,记忆力衰退得厉害,很多东西都遗忘了,如今,仅是凭自己假设来说明而已;假设作者是陈益中;书名是
《盗墓的神秘人》;又假设长篇小说的类号是812.1;那么这本书的完整类号就是:812.1/7485.34.了(陈是姓,取陈的前两个号码74;名字益(8010)只取8;中(5000)只取5,拼凑成7485;而书名只取前两个字,盗(3710)、墓(4410),每一个字取其第一个号码,就成为34,形成7485;如果这位作者还有另外一本长篇小说,书名是《山南山北好地方》;那么,这本书的类号就是912.1/7485.24了(山2277、南4022) 。
如果是鲁迅(单名独姓),那就姓取两个号数,名取两个号数,一定要凑足4位数;其作者(鲁迅)号数为2737;巴金则是7780。
我曾经参观过一些图书馆的中文书,不是根据四角号码编号,而是根据汉语拼音编号,这将无可避免的造成混乱:卢、鲁、陆、路姓的作者的书都会混杂在一起,找起书来,倍增困难。到书架上找书,要很快的找出想借的那本书来,实在有难题!如果用我的四角号码方法,就简易得多了!
我如今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不过,敝帚自珍,对自己用过那套编书法,情有独钟,如果有人(或图书馆)想参考我那套过时的编书法,我愿意随时提供意见或帮忙!
(2019年9月25日草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