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受折磨的日子 秦寿
年纪大了,身体必定比较衰弱,而且器官也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老化,因此,年老多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这就像一部老爷车,即使请了最熟练的技师,用最好的漆料电镀过,外表看来似是新车,但是,一旦上路走起来的时候,总免不了发出吉吉格格的杂音。
老人的五官也容易发病。眼睛不是老花就是白内障,必须动手术治疗。耳朵开始重听,必须配上助听器;配了助听器能改善听觉算是幸运;有的人即使配了助听器也起不了作用;嘴里的牙齿也来找麻烦了:上颚的牙痛治好了,下颚又争着来凑热闹。牙齿蛀得厉害的,还得拔掉!鼻子也是一个专门找老人麻烦的器官。常常流鼻涕,甚或鼻水倒流,流进喉咙去,麻烦就大了,必须寻求耳鼻喉专科医生的治疗。这笔医药费的昂贵自不在言,而且还得找上好几回医生才能解决!
耳鼻咽的毛病我几年前领教过了。鼻水倒流,还能引起咳嗽,而且咳个不停。没有专科医生,实在很难“搞掂”!
两年前因为便秘,曾经找过一个胃肠专科医生,他就是戴上手套将那停留在肛门内的硬粪便挖出来,里面比较软的随之就自然排出来了。苦楚即时解除,我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大感舒服。
以后碰到这种情形,我也照样画葫芦,问题也就解决了。这一次可能是技术上出了什么差错,太大意伤到周边的器官,过后竟不能小便,鼓胀实在难受。于是,只好住入医院由医生解决。
其实,前回的胃肠科医生也给了我一种通便的药,嘱咐我遇到便秘时隔夜服了,第二天就能顺畅通便。这一次我感到厌烦,不听医生的吩咐服药通便,自作聪明,结果就出事了。
唉!不听医生言,吃亏在眼前!
入院之后,专科医生用一条导管插入,引导滞留在膀胱的尿液出来后,立刻感到舒服清爽!
我因此得到一个启示:以后身体有不妥当时,还是寻求医生解决比较安全;要不然,他们求的专业知识要来干嘛?
住院期间实在苦透了。除了插着排尿的导管,还得挂着一个尿袋。
虽然住院只是两天而已,不过回到家里仍然吊着那个袋子。无论做什么,譬如;吃饭阅报睡觉,都得找一个地方妥善的吊好那个袋子。这吊袋的事没有解决,就不能做其他事情了。
尿袋要挂好,必须有钩,这钩要“钉”在什么地方?导管和尿袋的部位,必须低过“插头”,否则,尿液就不能进入尿袋,因为倒流之故。中学读过物理就明白这个浅易的道理。
试想想看,一天当中,要吃饭、听电话、阅报、上厕所、冲凉,这导管要挂在什么地方,就够头疼了。
在家里休养期间,只好谢绝朋友的探访,也不敢向朋友透露,说自己做了手术在家里静养。朋友有电话来,家人只好随机应变支吾以对,勉强打发过去。那些朋友一连几次来过电,每次都听到家人这样的应对,听他们的口气,似乎都怀疑发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
发生这么不能告人的事,不这么应对,还有什么更妥当的办法?
记得一天晚上,我不知怎的竟然感到尿急不能忍受,用手轻轻移动导管,结果就出血了。于是又得半夜三更进入医院,要求主治医生前来“动些手脚”,问题始得以解决,破财消灾。无法!
有句话说:“英雄最怕病折磨”,我是凡人,当然更是难受了。
我常常觉得,当医生是一种可敬的行业。他们能够及时为病人解除病苦。
医生真伟大呀!
(2019年1月21日草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