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换代以后
今年(2018)5月9日的全国大选,是我国1957年独立以来第一次成功改朝换代成功;统治了我国61年的国阵政府(前些时候名联盟政府)将政权平和转移给希望联盟(希盟)。
50年代好容易盼得到独立,可是华裔国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地方,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华人对于这次的改朝换代寄以特别深厚的期盼。第一个期待是华文教育能够受到更加平等的待遇。只以华校的创立、办理及独中统考文凭的承认等是否能顺利、圆满的解决,就可知道新政权是否更加能顺应华社的民意!
如今华校(无论中学还是小学),即使华社自己购买了地皮,又愿意承担一切建筑费用,依然很难得到当局的批准;即使华校要搬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华校的设备和维修大多数都得由董事会向华社募捐以实现之。只需举此数项例子,即可以说明华文教育在本邦尚有许许多多需要改善之处。
新政权要是能满足这几项华社的要求,就是一个种族平等待遇的端倪了。
我国的三大民族对国家各有各的贡献。其他民族的贡献,笔者不能越俎代庖的说明,恐怕有不周全之嫌;唯对于华族,则可以略述一二。
笔者年老气衰,罹病屡屡,常常到私立医院就医。这些私立医院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医生都是华人。而且到这些私立医院求医的病人,不止是本国的病人,一个邻国的病人比本国的病人还多。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华裔对医疗行业作出的贡献了;也为我国减少多少外汇的流失?你看,邻国的病患一飞机一飞机的到我国来求诊,是不是让他们国家流失外汇?在这方面,我们看到一个事实,华族不但没有促使国家流失外汇,而且相反的,还为我国赚取了几许的外汇呢!
此外,我国的华校近年出现很多异族学生进入求学的现象。这些异族学生,包括了马来族、印度族,甚至沙盖族。这些异族学生的家长,不是在利诱威逼的情况下送孩子进入华校求学,而是做家长的,认为读华校,对他们的子女将更有出路、将来更有发展的空间,自愿将子女送进华校受教育。
这些异族子弟在华校受过教育,对华社、对华文教育将有更深切的体会和了解。这种第一手的了解,有利于促进种族的交融和团结。
新政权接替后,无需在这方面费力宣传,只需任其自由发展,绝不阻拦,势必对种族的融合取得显著的成果。
本文开宗明义就点明希望新政权能够早日承认统考,走完这最后一里路。
独中是华社自食其力建立的教育机构,经费来自华社;如果他们的统考受到承认,是否每年替我国节省了千千万万的金钱?是否一项只见其利,不见其害的举措?
那还有什么好犹豫?
(2018年5月29日涂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