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洋名
不知道旧日的学生怎样取得我的网址,而与我联上了,我很感激她们。不过,有一处很令我为难的,就是她们往往爱用洋名。
当年她们在校时,短发校服十足是个小妮子,如今已经亭亭玉立,长发时装,是一个成熟的大美人了。有的还告诉我,她们已经当了婆婆。我恭喜她们。不过常常很难认得出她们当年的“面目”。有时候我只好对她们说,请你们告诉我你在校时叫什么名?知道她们是谁之后,就能联想起在校的一些生活片段或什么趣事。很有意思!
我本身没有洋名,叫阿才就是阿才,虽然土气一点,不过阿才还是昔日的阿才,“本性难移”,只是老多了而已。
我不明白,为什么洋人很少取华人名字,除了那些什么大使或什么外交官之外,其他洋人,就没有见过叫阿狗、德华、丽珠的;不但洋人少取华人名字;就连我们身边的马来同胞、印度同胞,也绝少取华人名字的。朋友的论据不攻自破!
我记得荷兰曾经有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士,到中国来,忘记是学者还是做大使,他就取了个十足中国人的名字:高罗佩。很少见!
我曾经请教过取洋名的朋友,为何要取洋名?回答是出外交际时,方便其他种族的友朋呼唤。难道ROBERT、BELINA、CATHERINE就容易叫吗?
崇洋不如自强!这话要切切实实的记住!
1839年的一场“鸦片战争”过后,欧美帝国主义及东洋鬼子都大举侵略中国。在每战必败的情况下,中国已是个国将不国的国家了:割地赔款、划分租界;欧美国家更取得“治外法权”,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了法,中国政府不能惩治他们;上海的公园竟在入门处高悬告示牌:“中国人与狗不得进入!”
中国人于是也自己瞧不起自己,连自尊都丧失了。
中国人竟连狗都不如,而沦为畜生了。这些历史创痛我们都忘了吗?如今中国富强了,我们虽然不是中国人了,但,我们同是那个“种”呀!流着同样的血呀!为什么连一点基本的自尊都没有?“万物之灵”大概他们都不是了!
有一个朋友很有意思,他一大把年龄还读理科大学,他当年生了一个儿子就取名“理生”,多有纪念性呀!另外一个朋友,他们迁入爱莲园新居那一年,添了一位千金,就取名爱莲。
有的朋友生的孩子,用四维顺序为他们命名,如:礼X、义X、廉X。
名字相伴着一个人一生一世,切忌取一个不雅的称呼,如:阿狗、阿猪、阿傻等;也避免与不雅的字眼的同音字。我的班上就曾经有一位女学生,不知她的家长为何取了这样的一个名字:“杏娇”。每次分发作业簿,轮到她的时候,我就直指她:“你的!”。虽然如此,常常同班的同学都抿嘴微笑!
我小时候住在一个偏僻乡区,那儿人们迷信,生下孩子,常常过“契”给观音菩萨,以求健康成长,因此,很多孩子的名字都是:观X。不明就里的人,常常张冠李戴,以为他们都是兄弟姐妹!
(2018年6月1日涂于打铜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