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稿新贴。贴于2017年9月5日)
师生之间
经历了30年的教学生涯,终于在1992年告老退休。
我1957年高中毕业,翌年即于母校滥竽充数担任教职。执教两年后恰好语文学院招生,我获得机会进入受训两年成为合格教师,就此将教学工作当作终身职业。
我们那个时代,师训课程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受训完毕后,派往小学担任小学教师;一类是受训完毕后派往中学担任中学教师。这是学员申请时的自我选择,教育当局都会根据学员的成绩和意愿作出安排。语文学院是一所专门训练中学教师为职责的学院。可是我受训完毕后,被分派到雪兰莪州去,那个负责分配教师的何大人,却将我分派到一个渔村的一所华小当小学教师。所以,我一踏上教育岗位,就领略过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的无知和专横的滋味,
从此,我对这些官员就没有好感过。他们是糊涂、专横又无知的一群,该受人鄙视。
我不愿去小学服务,不是我对小学有什么意见,而是教导中学华文是我的意愿,因为我本身酷爱写作,对于教导中学生可能会有更满意的收获和成果。
花了好些时间,又走了好长曲折辗转的途径才回到槟城的协和中学,一直留在协和教了28年才退休。对我来说,在协和这28年的教学生涯,实在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日子。
退休之后,因为我在职期间是兼管图书馆华文部的教师,因此,退休后蒙校长推荐又获得董事部恩准,又留下来担任图书馆的管理员工作,一做又是10年。这时,我的长孙女到了入学年龄,需要我载送,才不得已辞职,依依不舍的挥别了在它屋檐下度过38年岁月的协和中学。
协和是一家女中,校风非常好,学生都很听话,教起来很起劲;同事间也非常合作,大家相处就好像兄弟姐妹一样。庄琼珠校长常常强调协和是一个大家庭,这句话用在协和是再恰当不过的。
我曾经涂写过一篇题名 [挥泪别协和]
的文字贴在我的部落格。
对协和的情义,我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用行动表现出来的。我两个孙女都是协和高中毕业,学业成绩都有不俗的表现,她们目前都在外国深造。
在协和这么多年,接触过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出门时,常常会遇到很多人称呼我老师的。我看看向我打招呼的学生,如果她牵着孩子,身边又站着一个男人,这男人年龄和她相仿佛,必然是她的丈夫。我就知道他们是一家人了。学生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内心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
我教书期间,对于听话的学生,即使不是成绩非常优异,我也非常乐意指导他们;至于那些顽劣的学生,不听管教的,我只用言语指出他们在错处,给与好言规劝而已,我绝不用语言苛责他们。
人人想往上爬。我希望他们有一天能改邪归正。
如今,几乎每年都有学生举行离校若干年纪念宴会,我受邀参与,目睹这些当年的小妮子如今都亭亭玉立,而且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内心自是喜悦。我祝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稿于2015年1月5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