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王的贡献
我们从小读中国历史,就知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暴君。最为恶名昭彰的,就是他“焚书儒”。
其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历史及周边国家的历史,就可知道秦始皇对中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其实是他要统一思想,他要推行他的法家思想,因此,被视为异端邪说的其他各家的思想都认为没有保留的必要,而且将阻扰法家思想的推行;坑儒,是认为这些儒生宣扬的其他体系的思想,不合实际,对帝国的建立没有用途,将他们“一网打尽”就可以防止这些异端邪说扩散,阻碍他的法家思想的推行,也有利于整个帝国的快速建立起来。
于是,他推行很多有利国家统一及快速发展的政策。其中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书同文”,当时,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秦始皇禁止其他文字的使用,必须使用秦国文字,而且是全国一致的。于是尽管说的话‘南腔北调’,但是一写出来就必须人人都得懂的同一种文字。
这是非常重要的措施。谨举广东一省为例。广东东部不是流行潮州话吗?此外,广东还有广府话、客家话。今举潮州话和广府话说明。
如果没有书同文的硬性规定,随着时日的推移,潮州人可能为了方便,就造出自己方言音的文字来;而广府人也造出广府音的文字来。同样是表达“什么”,潮州人就造出 mi kai来,而广府人就造出mi ye来了。于是潮州人就多了mi kai 两个方块字,而广府人的字汇里也增加了mi ye两个方块字了。时日一久,这两种人的文字的差异是否将日益增加?到最后,变成彼此文字不能沟通了。
语言不同,再加上文字相异,久而久之,就将分裂成两个国家了。
中国有这么多的省份,每一个省份的方言都不可胜数,要是不同方言,就有不同文字,那这样的一个国家,将变成什么模样?有一年我到桂林旅游,全陪与地陪讲的一种语言,听起来就像外国话,我问他们是否讲苏联话(当时苏联尚未分裂)?他们告诉我,他们讲的是他们家乡桂林话,由此可见一斑。
就因为文字相同,同读“四书五经”,同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才不致分裂。这种以汉字为荣、以同样传统为崇的思想,维系着中国人的思想。因此,中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从古至今,才得以维持团结的精神。
国共在大陆抗战的年代,南京和延安对峙,毛泽东并没有宣布他的“小朝廷”政权为另外一个国家,他要以中国为正统自居;而蒋介石退到宝岛台湾,亦以中国人自居。
大陆中国日益强大,她不申请成为联合国新的一个会员国,而是力争取代台湾以取得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这样的斗争,坚持了相当时日,直到达到目的为止!直到如今,中国叫CHINA,台湾也叫CHINA。
台湾岛上的民进党如今极力倡导台独,不特中国大陆绝不允许,就是岛上国民党及其他思想正确的人民,也对民进党深恶痛绝,嗤之以鼻。
这不充分说明了,书同文对中国的统一,对国民的团结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吗?
再看看我国,多年前我国华社有识之士极力提倡华人讲华语,以团结全国各不同地域的华人,于是,即时掀起一个风起云涌的讲华语运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地缘性团体争着要将他们的家乡话列为我国华社的代表语言,大家都同意华语是华社的共同语言。
今日来评价这项运动,实在是非常成功的。如今,我国华人,即使不是受华文教育的,也都学上几句华语,以便在公开场合,可以一对场面。退休前,我就曾经遇过好几位新同事,讲得一口相当流利的华语,后来深一层的交谈,他们才坦白的说,他们是英文教育出身,不会写华文。但我由衷的钦佩他们。尤为难得的是,他们可说世代受英文教育的家庭,如今孩子都在华校受教育。
最近,收看中央电视台,发现竟有一个专为外国人而设的节目,让好些从不同国家前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参与这个节目。这样的一个节目,前些时候,真是不可思议的,除非是做梦。
我们读中学的时代,有些留学外国回来的老师对我们说,中文不适合作为教授科学的语文,同学们听了都伤心欲绝。如今,中国的科学不是突飞猛进吗?这样的论据不攻自破。
华人,对自己的文化、语文要有信心,不要连自己的中文名字都丢掉,只剩下老鼠王和萝卜叶!
(2015年12月19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