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学院同学马六甲欢聚会的小瑕疵
语文学院同学马六甲欢聚会的小瑕疵
语文学院同学两年一度的欢聚会这次轮到马六甲同学主办,我们槟城的同学有10人前往参加。有几位同学自己驾车前往参与,老当益壮,值得嘉许;我们几位不习惯远程驾车的唯有乘搭飞机前往参与盛会。
如果不是这一次的参与,我还不知道到马六甲要乘搭什么飞机。原来每天只有一趟飞机来往槟马,是MALINDO公司的航班,机票单人RM185,相当舒适。
很遗憾的是,参与的同学相对的减少了,据说仅有同学37人(?)而已。根据我在欢聚宴会上所得到的消息,很多参与当晚宴会的同学都没有收到邀约参加通知书,是特地向收到的同学借来复印报名参加的。这一点应该是百分百确实的,因为报名参加之前,当我询问槟城的同学要否参与这次的欢聚会时,很多同学都愕然,诉说没有收到通知书。这一点技术上的错误,主办的马六甲当局应该检讨。看似小事,但是,耽误了同学们参加两年一度的难得盛会就不是小事了。
语文学院在吉隆坡班底谷办了两届半就停办了,着实可惜!原因何在,大概大家的猜测都是对的,即使不对也离事实不远吧!语文学院是魏维贤博士担任教育部师训班主任时的产物。魏老师在这方面的功力是应该受到赞扬及铭记的。这师训班招收华校高中生受训,为期两年;与其他师训班相同的是,学员的训练课程有教育理论及教学上应有的课程及训练。这是很好的策划,因为教学工作是一门专业工作;专业工作就必须要专业训练;不同的是,语文学院学员只专修华文一科而已,以便毕业学员对华文方面具备更有深度的掌握,负起教授华文、传播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
这必然是魏博士独具匠心的策划。当年我国尚没有一家大学,马来亚大学是设在新加坡的,更遑论华文大学了。华校师资方面,由于中国方面的来源是枯竭了;要继往开来就必须自寻出路了。于是,就开办了语文学院的华文组。华文组学员第一、二届每届招收60位高中毕业学员,而第三届就仅招收30位学员而已。不知原因何在?这第三届同学在语文学院受训一年,第二年便“搬迁”到马来亚师训学院去继续最后一年的课程;课程内容也起了极大的变化,不再专修华文一科了………
语文学院同学,如今都是七十多八十岁的年迈老人了,不过,每隔两年,都轮流在全马各地城市举行欢聚会,由当地同学主办,今年是轮到马六甲同学当家做主,办得非常成功。明年已经选定由槟城同学主办。
这次的盛会共分两晚。第一晚除了同学之外,还参杂了好几桌外人,很多同学都认为这是有点不理想之处。有了外人,就不能够尽情欢乐、不能毫无拘束的交往了。是否如此,我不敢武断的下结论。不过,这类的欢聚会,吃是其次,主要的是同学之间的交谈,像往日在学院那样,不分尊卑的自由谈天说地。这应该是大家都欢迎的。
此外,也应该有一段自由发言时间,让有意见要发表的同学们上台讲述,时间有所限制。
此外,欢聚会的一些有纪念性的照片及开支账目表应该在过后寄发给各同学,不能推说如今WhatsAPP已经很普遍,大家可以打开来看。同学们已经七老八十了,电脑盲比比皆是,为什么不花一点时间照顾这些“赶不上时代巨轮”的老同学。事事公开、样样公开,就可以避免许多闲言闲语。
(2015年7月16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