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星期三

一个七七八八的聚会



一个七七八八的聚会

-----语文学院同学马六甲欢聚会杂记


看了题目,有人可能将会与不三不四连接起来,其实这是一个博学鸿儒(有点自夸的成分)的欢聚会,是语文学院全国同学两年一度的欢聚会,今年轮到马六甲同学主办,全国同学都到来参与其盛。


建立在吉隆坡班底谷的语文学院(MAKTAB PERGURUAN BAHASA50年代末办过两届半的中学华文师资训练班,专门培训中学的华文师资。这在我国这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事了。


这其实全是魏维贤博士的功劳。当年他担任师训主任。这个职位也是空前绝后的。如果你细细考虑到我国的政治现实,就可以知道所谓的空前绝后是绝不虚假,也不会言过其实的了。华文教育在本邦面临怎样的处境,大家心知肚明!


当年我国中学的华文师资中国的来源已经枯竭了,必须依靠自力更生。那时我国连一所大学都没有,更不必奢谈什么华文大学(有一所马大,却是设立在新加坡)。魏老师应用他的职权,再突破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艰难险阻,才得以开办这样的中学华文教师专门培训班。这个培训班与其后的华文师资训练班不同。语文学院的华文专修班,学员们只专攻华文一科而已(当然要作为专业教师,也得修读教育学的课程),其后的师训班,就再也没有专修华文一科的了。经过两年专门攻读华文,对华文的掌握,无论深度和阔度自与其后的华文教师训练班有显著的不同,也是其后的华文师资训练班无可比拟的。


语文学院的华文师资训练班只开办了两届半。即1959年开始招生(第一届)、60年招收第二届、61年招收第三届。第一届招收60人,第二届也是招收60人,第三届则招收30人而已。我是第二届的学员。第三届学员在语文学院受训一年后,第二年便被转移到对面的师训学院(MTC)完成受训课程。这就是我所说的两届半的意义。第一和第二届的学员,受的是专纯的华文科目训练,第三届被转移去MTC以后,受到就是接受多科目的训练,没有单纯的华文科目了。


语文学院仓促开办,以致开办后一个时期,讲师不足,魏维贤老师还亲自上阵代课。


我们语文学院的同学,都常常提起这事,对于自己担任华文教师的功能都特别自信。

据记忆所及,魏老师其后也被调离教育部曾先后被派到槟城MTC当讲师及到东海岸某所中学担任校长。由于“不得志”,其后魏老师就移居新加坡发展了。

最近几年的语文学院同学聚会,在槟城主办的两届魏老师都有受邀与夫人前来参与,与同学们欢愉相处。2009年,那一年主办的槟城同学,兴起环游槟岛的念头,于是大颗儿环游槟岛,并且在半途还有吃榴莲的盛会。 在吃榴莲的当儿,听到魏老师讲话鼻音很重,问起来,知道他动过鼻孔手术。2011年轮到太平同学主办两年一度的盛会,魏老师仍旧与夫人前来参与。其后, 2013210日(正是农历新年的元旦)他就在新加坡因病长逝了。
 
过去的十头八年,语文学院同学每隔两年就在全马的大城市轮流主办这项欢聚会。据我所知,我国各师训学院的毕业同学有这种延续的活动似乎绝无仅有。这应该归功我华文教育培养出饮水思源及珍惜同窗之谊的学生的优异功能。


就记忆所及,这项聚会曾经在槟城、新山、怡保、芙蓉、巴生、马六甲举行过。

今年的聚会,办得非常成功,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参加的同学仅有37人,这是某些技术错误所造成的。我们希望明年轮到槟城州主办时,能够避免邀约函件只选择性寄给某些同学的举措。函件必须绝无选择性的发给全部同学。我们槟城同学欢迎所有语文学院同学报名参加盛会,参加的同学愈多愈好;愈多场面愈热闹。我们必须做到真正的大欢聚。


2015624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