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2日星期四

认真看待独中这个问题



认真看待独中这个问题

这几天有这么一则新闻,就是教育部开放师训班给独中统考文凭持有者申请。

据说,过去几年,虽然教育部师训班有开放门户,不过,录取的独中统考文凭生的人数并不多。我认为虽然录取人数不多,独中生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去申请。以期将来有更多独中生能够投身国民及国民型中小学服务,为国家教育作出贡献。这也是独中生为自己多开辟了一条出路。切忌固步自封。

教育部对待华文师训班一向的政策都是如此的,不是大大方方畅畅快快招收学员,走的总是时通时闭、颠簸曲折的道路。如今国民和国民型华文中小学的华文师资就是在这些峭壁的夹缝中产生的,不管华社提出怎样的要求。

犹记得五十年代前后培训出来的华文中小学师资,领取的薪酬有很多级别,当时很多老师士气低沉,可是,经过不懈的争取,如今这些现象似乎已经减少了。当然这可算是一大进步。不过培训华文师资的机制尚有进一步改善的极大空间。

如今,几乎无日无之的新闻报道,都指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令人炫目的发展之后,如今终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至改革开放以来,都是外国到中国投资的,可是,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资本走出国门,开启了到世界各国投资的新时代了。中国资本到国外投资,为外国经济作出巨大的贡献,也为外国解决了复杂的失业问题。

我国国情特殊,国民中拥有极为大量的华裔公民,这些国民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无可否认的贡献,工商业领域中,不乏华裔资本的大机构。因此,中国人到我国投资占尽地利人和关系,即使是国企产业,因为有了通晓华文华语的人员在内,实际上也是占尽先机的。

我国的领导层应该明白这种天赐机缘,善用这种机会,利用通晓华语华文的人才,为铺设马中的工商贸易桥梁作出更大的力量,取得更大的成果。这些助力,环视东南亚国家,有哪一个国家比得上我国。

如果我国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而压抑华文教育,排斥这方面的人才,无疑是借寇兵资盗粮呀!

再说,如果华文教育在我国顺畅发展,日益蓬勃起来,异族子弟也可以进入接受教育,掌握多一种语文,哪岂不是如虎添翼吗?何弊病之有?

因此,在位者应该具有远大的眼光、深邃的胸襟,对于我国的华文教育给予协助、推动,以期能够利用华文华语的“能量加强我国的竞争力,而不是压抑、打击的措施。

独中培养出来的,也是华文华语人才,当局要是明白这个道理,对独中的看法应该有所改变,尽量利用、多多利用独中的人才。而独中是也无需妄自菲薄,有麝自然香。

2015310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