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帮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我于1946年进入小学一年级就读,那年我9岁是一个超龄生。
战后物资缺乏,人才更是缺乏,我们那个穷乡僻野的小山村,根本无法请到教师,幸好当地三位受过中学教育的勇夫毅然决然的挑起重担,在当地小学当起我们的教师来,我们才有书读。我永远衷心的感激他们的恩德。
那个时候每个人的华语都是各说各的,几乎都带点方言音。我是客家人,所以,我的华语客家话的口音很重。
后来,也因为兴趣关系当起教师来了,而且是中学华文高中班教师。
大约是1982年我国教育部推行【新课程纲要】教学(正确年代我没有考查过,这里仅是凭记忆述说),先是在小学推行。等到1988年左右,才推行到中学阶段,而我那时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了。我也开始学起这汉语拼音来。稍一接触,学会以汉语拼音来拼每个字的读音,这才发现我们这一代人读音错得离谱。
以我这个客家老来说(随便举例说明),声母l和n 混淆不清。譬如:拿(na)、南(nan)、脑(nao),前面的声母n一概读成l,变成la(拿)、lan (南)、lao(脑)。
接触了汉语拼音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简单的字都读错了。犯严重错误的不是我一个人读错,很多与我一样靠操粉笔吃饭的同辈都犯同样错误。
此外,还有一个重大错误,就是前鼻音en和后鼻音eng也没有分清楚。譬如:能,读nen,应是neng、等,读den,应是deng;还有一些字,我们竟将它们的读音都改了,如:蒙(meng),我们却自创读音,读成mong; 我也注意到一些潮州和福建籍朋友,将前鼻音读成后鼻音,譬如:晚(读成王wang)、兰(读成狼lang);此外客家人最常犯上的错误是将声母h读成f的错误, 例如:婚(读成fen,韵母也错,应该是hun)。此外,还有一个更典型的招牌字:火(huo)读成(fuo).
说真的,汉语拼音,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了尽量减少“误人子弟”的情况,我几乎做到汉语字典不离手地步。常常翻查,就常常发现自己的许多错处,加以改正。教学相长,此语不差。
学会了汉语拼音,还有一大好处,就是翻查参考书时,很多条目的排序都以汉语拼音为根据,翻查起来,省时省事。
在我国,还有一大难处,就是我们的姓氏。因为受到方言的阻碍,同样的姓拼出各种各样的读音,如我的姓---彭,有拼成PANG、PHANG、PEH的,如果用汉语拼音,就能统一了,拼成PENG,不致同姓不同拼音。这种统一的工作,牵涉到很多层面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无论如何,统一的工作是要做的,哪怕花上很长的时日。
我才疏学浅,对汉语拼音也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才摸到一点门径来虚应一应故事,只感觉到它的好用之处,不可能有什么深入的见解和探讨,贻笑大方。
(2014年11月29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