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访旧半为鬼”谈起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这是唐代诗圣杜甫的诗【赠卫八处士】中的名句。特将此诗抄录于下,方便同好共享: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根据资料显示:“这首诗大概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杜甫作华州
司功参军时所作。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冬天,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冬天杜甫曾告假回东都洛阳探望旧居陆浑庄。公元759年三月,九 节度之师溃于邺城,杜甫自洛阳经潼关回华州,卫八的家就在杜甫回转时经过的奉先县,”他顺道访问了卫八。
处士的意思是指善于自处,不求闻达而品格清高的读书人。
笔者特地摘录其中的“访旧半为鬼”句,是因为笔者本身也已经活到这把年纪,深明其意,绝无虚假,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都作古了;有的行动不便、有的有车不能驾、有的夜晚走路看不清,因此,这些昔日的好友,如今要聚会谈谈,实在不容易,即使都是居住在槟城。
2007年幸亏有几位有远见的同学建议举行离校50周年的大聚会,于是成立了筹委会着手筹备,结果果然成功举办。槟城的同学还包租了一辆大型的旅游巴士到金马崘高原欢聚。同学们都感受到这次聚会的意义重大,因此,能够走动的都报名参加,来自全马各地的同学,还有几位移居国外的同学也赶来聚会,这叙旧会的晚宴参加人数连家眷有八十人之众。我们那届同学只有112人,有这么多同学参与算是很不错了。
经过这次的聚会,同学们才猛然惊觉聚会的重要和意义,过后,每年都有聚会,但是,要包租巴士到外坡去已是不可能了,因为有些同学上下巴士有困难,而且每年的聚会必然减少几位同学。
人一过七十,身体健康明显下降。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实在是一种深刻的见解;即使很幸运过了“古稀”这关,但是,眼、耳、口、鼻肯定给你带来某些麻烦。视线模糊、耳听不明、牙齿动摇、鼻子麻烦更甚,哪一样不给你带来麻烦?哪一样不需要花钱整治?
眼不明耳不聪是最常见的毛病。这两样毛病就足以限制你的活动,路上车辆多,有了这两种不便,儿女大多数都不让老人家出门。每次出门要儿女载送,实在麻烦。儿女们有他们的子女要照顾。不但他们上学的交通问题要解决,补习更是麻烦,因为那是课外的活动,要找载送的车辆也不容易。子女已经够麻烦了,如果你老人家还不识趣日载夜载,女子必定嫌麻烦。“你就在家里看电视阅书报好了。”这是孝顺的子女给你的忠告,不孝顺的“睬你都傻”。
退休这22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到中国旅游16次,虽然是走马看花,但是,总算“看过花”了,甘愿。有的朋友,就是整天“闷守家园”,不轻易出门。我出门旅游,每每邀约一些比较谈得来的朋友同去,以期同游共乐,开心开心。有的朋友仍是看不开的,依然不出门。他们两老甘愿做看门狗。他们觉得家里不可没人看顾。提议他们吩咐子女照顾,他们还是不放心,理由是“靠不住”。我总觉得,已经是接近80岁的老人了,还能活几年?如此这般的孤寂度过夕阳黄昏的晚年生活,了却这一生,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乐趣?
此外,其他活动方面,我们夫妇参加了一个乐龄人士的歌唱班,每星期唱歌一次,不同行业的老人聚在一起,咿咿哦哦唱足两小时,即乐在其中矣!由于大家教育水准不同、从事不同行业,因此不容易深入讨论问题,所以,争执也少,聚会就是唱歌,唱完歌就回家。每年还有聚餐,有便时又组织旅游活动,游山玩水,其乐融融,并拜访一些老人院、孤儿院,捐些款项做些慈善,很有意义。
我们歌唱班最为有意义的活动,歌唱班成立18年以来,曾经举办过好几次歌唱晚会为一些慈善机构筹款,比较大宗的计有:为槟安医院心脏中心、一个佛教组织、玛丽安山癌症医院及南华医院福利援助基金筹款。大大小小的筹款数目加起来超过30万马币。
这足以说明:“老有所用”,虽然是在落寞的老年,“夕阳无限好,依然亮黄昏”。
(2014年10月29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