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套的餐饮生活
成套生活这个词是我自己杜撰的,意思是比较完整的生活,包含生活中的细节。今特举例说明。譬如:自己家里三餐有生火煮饭,家人成一桌共同进餐;闲空时家中还弄些糕点、糖水等杂食来加强家庭生活的情趣,家人能享受到一家团聚的天伦之乐。
现代男女受教育的机会均等,这本是社会进步文明的好现象,但一样事情往往有利必有弊,很难避免。如今,很多夫妇双双都受过高深教育,两人都有高薪工作,放工回来,又迟又累,都无暇生火煮饭了,只好买些便菜草草吃一餐了事,而后又各忙各的交际或娱乐。而很多家庭,丈夫和妻子下班时就近吃了才回家,孩子在补习近处解决了餐食才回家,一家人一年到头,难得有机会同餐共桌吃餐饭的。所谓天伦之乐就无可避免的有所欠缺了。
为什么我说成套,而且强调成套呢?
生火煮饭的家庭,菜色比较齐全。我们是出身自小地方的贫寒家庭,我们那边全村的居民,无论工作多么忙无不家家户户生火煮饭的。我们搬迁到槟城之后,家母依然沿袭小地方的习俗,每天生火煮饭;母亲离弃之后,老太婆萧规曹随,也继承传统。我们家的传统,大概饭桌上的主菜类有:肉、鸡、鱼、加里、猪脚醋、炆猪脚、客家扣肉、客家炸肉、酿茄子等;次要的菜肴则包含:黄、绿豆芽、各种蔬菜以及小地方居民爱吃的本土菜,如:臭豆(BUAH PETAI)、竹笋、巴古菜等等。一个星期有七天,最少3天必定每天有一样主菜上桌。主菜配以三几样次菜,一餐饭吃起来就味道无穷了。
如今,每个星期老太婆还会弄一次糕点及糖水供家人解馋或消暑,常见的糖水有:红豆、绿豆、木薯、番薯、黑糯米、麦粥、六味、四果等;常见的糕点有粽子、糯米糕及本地的nyonya kuih (娘惹糕),样式繁多。这就更加成套了。
所以,我们一餐中,总是同时吃到各种菜式的,很多氧化。
如果每餐都向外购买,生活上就缺少很多吃喝方面的享受了,而且还有一项隐忧,久而久之,恐怕烹饪的技巧都将失传了。这些烹饪手法根本就是祖传的,将来要是后继无人,因而却要“礼失求诸野”了。这种得失是老祖宗们没有意料得到的。
我家得以保存成套的餐饮生活,得力于我家老太婆,她虽然如今已是坐七望八,依然肯肩负起这个责任,照顾全家的餐饮,丝毫不推卸责任,实在难得;而我的媳妇也乐意从旁协助,相得益彰,遂有这样的成效。
在这方面,我常常觉得我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很多朋友,一日三餐都外买,总是面啦、果条拉、叻沙啦、鸡饭啦、杂饭啦、炒大板啦,买一样就是一样,很少有机会同时吃到其他的“杂类食物”了,未免单调,更遑论饭后有糖水的食品了。至于各色各籍贯人士的特色家乡风味餐食,就很难有机会品尝到的。
(2014年6月29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