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志的理想
#文:文化乞儿
看完黄明志的《辣死你妈》(Nasi Lemak),知道他要传递的信息,与大多数理性的大马人一样―――我们心目中的大马社会就是这样的。
独立前夕我国的华文报章,鼓吹的、向华文报读者灌输的就是这么一种意识:那就是华人应该认清时局,必须将马来亚当作自己的家乡、必须以作为马来亚国民为荣。华文报章几乎天天都在强调,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殊及高明之处,彼此应该截长补短,互相交融,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马来亚文化。于是,我国各民族就能亲善团结的生活在一起,共建繁荣、进步的国家。
《辣死你妈》的主题正是这样,华人寻师学艺,学煮nasi lemak、学煮印人的咖哩,而其他民族也学习华族的太极拳。这么一个各民族互相学习,互补长短的社会,大家都能各得其所,谁也没有亏欠谁,谁也没有吃亏,就能建立一个相互尊重、互相扶持的社会。
可是,独立之后,出现的情况却起了变化。一些野心家具有极端思想,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专门强调种族差异、突出一些特殊现象、制造种族的矛盾,逐渐的,种族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争执不休,不能团结。这种分裂民族,以便他们可以混水摸鱼,以“和事佬”的角色居中调停,以期永远处于屹立不倒的地位。这些野心家处于领导地位,可以世代左右逢源、上下其手,抓到政权,继而依靠政权致富。居高位享财富,人生最得意的事,还有过于此者吗?
到头来,我国无论政治、文化、教育、宗教领域,那一个没有争端?有了争端,就得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去解决?这是资源的浪费。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浪费,以我国天然资源的丰厚、地理位置的适中、气候的相宜,早就成为一个得天独厚的富裕国家了,何止于要两令吉多才能兑换一新元?新加坡是一个天然资源匮缺、连食用水都得仰赖他国供应的国家呀!我国欠缺的是人和。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回教,所宣扬的不是慈悲、博爱、平等吗?儒家的教导,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宣扬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无论是三大宗教的教义也好,还是儒家的教导也好,我国的野心家所推行的、所强制的,没有一项不是与这些教义和教导背道而驰的。原本可以富裕,衣食富足的国家,在这些野心家的驾驭下,如今变成这种情况,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野心家们只要实行三大宗教的教义或儒家教导的几个成数,我国的面貌必然当即改头换面,人民生活必更富足,较能安居乐业。
佛家教人“慈悲”,人们可以利己但不可损人;儒家的立己立人教导,教人必须懂得立人;儒家也教人自己“不欲”的事情,勿强加在别人身上;要是能稍微遵循这些教导,当高喊“语文是民族的灵魂”时,不但知道语文是自己族群的灵魂,自己应该爱护,同时也必然知道要将心比心,别人也一样热爱他们的灵魂,就不应该干预人家爱护他们的灵魂,就不应该剥夺他人学习自己语文的权利。
总说一句,从政者并没有切实去实行宗教的教义,更遑论儒家的学说了。不然,我们今天必定生活得更美好!黄明志就没有需要拍这部影片了!
(2011年10月29日稿)
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
周年纪念联欢宴会馀韵
周年纪念联欢宴会馀韵
#文:文化乞儿
1957年我在母校高中毕业,第二年留校服务。我教过的这一届学生,今年离校48周年纪念,在泰南合艾一家酒店举行联欢宴会,承蒙他们邀请去参加他们的盛会,三天两夜。除了宴会之外,也到附近旅游景点游玩。
晚上宴会时,负责同学邀请我讲几句话。白天旅游时,我们谈了很多有关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的课题,所以晚上的讲话,我就延续白天的话题。
首先,我举出,他们这种举行宴会庆祝离校周年纪念,是华校生独特之处,也是华文教育成功的地方。此外,华校生,从小学、中学至大学的毕业生,都有设立校友会,一方面起着联谊作用,念往策来,又可以为母校的发展作出贡献。而且,华校生往往毕业的时候,都有出版毕业纪念特刊,中小学固然如此,马大的中文系也有出版纪念刊。这表明华文教育有其优异之处。
将话题范围扩大,我们还可以评估中华文化伟大之处。古代有四大文化发源地,即: 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及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和幼法拉底河流域。后来,这些文明古国,受到欧洲列强的欺凌,一个个倒下去了,如今,能够挺直腰肢站起来,而且迅速成为强国,在国际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就惟有中国。这就表明中华文明的功能,也显示中华文化是优秀文化,她能起死回生,而且回生得快。
我们读过中国历史,在中国历史的课本里,秦始王被描绘成一个十足的暴君。其实,他对中国的贡献是不小的。他统一了中国文字,让中国人无论东西南北,虽然语言不同,但靠着统一的文字,都能互相沟通,加强了彼此的联系,也促进了团结。自从秦朝以后,中国人都不希望国家分裂,而渴求统一。所以,到了今天,台湾的民进党要鼓吹台独,要搞分裂活动,想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独运动不但遭到岛内台湾人的强烈制裁,遭受到大陆人民的强烈反对,就连海外的炎黄子孙,虽然他们已经不是中国人,莫不表示强烈反对、厉声谴责。
秦始王统一中国文字,影响中国既深且远,这是尽人皆知的事,而我国华社也在默默进行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运动,就是早前进行的推广讲华语运动。到如今,华社家庭,如果父母都受华文教育的,他们都主动的与孩子以华语沟通,所以,华语在华社已经成为一项主要的沟通语言。我们可以自豪的说:秦始王统一文字,我们华社进行统一炎黄子孙的语言。意义重大!以后华人交往,就能减少南腔北调的尴尬场面,减少很多误会,促进相互了解和团结。
中华文化是四大古文化之一,我想,后来因为走错了路子,才使国势一蹶不振。从唐朝开始,中国兴起了科举制度,最优秀的年轻人,都一窝蜂的去考参加科举考
试,家长们都巴望儿子一举成名,以后就可以升官发财了。
这后果是大家忽略了科学的研究。在科技上落后了。而欧洲国家在十六、七世纪工业革命成功后,工业产品替代了手工业产品。他们将过剩的产品销到国外去,落后国家是无法与他们竞争了。欧洲人又以其进步的科技,制造了坚甲利兵,在全世界横冲直撞,所向披靡。于是,全世界落后国家都落入他们的掌控中。中国自从1840年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便彻底被打倒了站不起来。下来都是割地赔款,受人凌辱的历史。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1951至1953年的韩战,中国击退了由世界第一强国―――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队”,以胜利者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这是自从19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最威风的一场“没有被击败”的战争。令全世界对中国另眼相看。
到了1978年邓小平提倡“改革开放”之后,这30多年来,中国的进步取得如神话般的神速。而今中国在国际间的地位,令全世界为之侧目。反观美国,经济遭遇重重困难;欧洲各国都饱受欧债危机的困扰,他们都不知道要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脱离困境。
目前,中国非常重视科技,而且科技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我们光看中国太空科技的发展,便可知其梗概。早些时候,人们都说中文具有经济价值,如今,中文更是科技语文了。谁敢否定?
我们现在回头来估计一下,中文的功能是伟大的,而我们通晓中文;中华文化是渊深博大的,而我们继承了这种文化;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我们很容幸,居然是中华民族一分子。你说,我们能不为此而感到自豪吗?我们何其幸运生为炎黄子孙呀!
(2011年10月17日稿)
#文:文化乞儿
1957年我在母校高中毕业,第二年留校服务。我教过的这一届学生,今年离校48周年纪念,在泰南合艾一家酒店举行联欢宴会,承蒙他们邀请去参加他们的盛会,三天两夜。除了宴会之外,也到附近旅游景点游玩。
晚上宴会时,负责同学邀请我讲几句话。白天旅游时,我们谈了很多有关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的课题,所以晚上的讲话,我就延续白天的话题。
首先,我举出,他们这种举行宴会庆祝离校周年纪念,是华校生独特之处,也是华文教育成功的地方。此外,华校生,从小学、中学至大学的毕业生,都有设立校友会,一方面起着联谊作用,念往策来,又可以为母校的发展作出贡献。而且,华校生往往毕业的时候,都有出版毕业纪念特刊,中小学固然如此,马大的中文系也有出版纪念刊。这表明华文教育有其优异之处。
将话题范围扩大,我们还可以评估中华文化伟大之处。古代有四大文化发源地,即: 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及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和幼法拉底河流域。后来,这些文明古国,受到欧洲列强的欺凌,一个个倒下去了,如今,能够挺直腰肢站起来,而且迅速成为强国,在国际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就惟有中国。这就表明中华文明的功能,也显示中华文化是优秀文化,她能起死回生,而且回生得快。
我们读过中国历史,在中国历史的课本里,秦始王被描绘成一个十足的暴君。其实,他对中国的贡献是不小的。他统一了中国文字,让中国人无论东西南北,虽然语言不同,但靠着统一的文字,都能互相沟通,加强了彼此的联系,也促进了团结。自从秦朝以后,中国人都不希望国家分裂,而渴求统一。所以,到了今天,台湾的民进党要鼓吹台独,要搞分裂活动,想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独运动不但遭到岛内台湾人的强烈制裁,遭受到大陆人民的强烈反对,就连海外的炎黄子孙,虽然他们已经不是中国人,莫不表示强烈反对、厉声谴责。
秦始王统一中国文字,影响中国既深且远,这是尽人皆知的事,而我国华社也在默默进行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运动,就是早前进行的推广讲华语运动。到如今,华社家庭,如果父母都受华文教育的,他们都主动的与孩子以华语沟通,所以,华语在华社已经成为一项主要的沟通语言。我们可以自豪的说:秦始王统一文字,我们华社进行统一炎黄子孙的语言。意义重大!以后华人交往,就能减少南腔北调的尴尬场面,减少很多误会,促进相互了解和团结。
中华文化是四大古文化之一,我想,后来因为走错了路子,才使国势一蹶不振。从唐朝开始,中国兴起了科举制度,最优秀的年轻人,都一窝蜂的去考参加科举考
试,家长们都巴望儿子一举成名,以后就可以升官发财了。
这后果是大家忽略了科学的研究。在科技上落后了。而欧洲国家在十六、七世纪工业革命成功后,工业产品替代了手工业产品。他们将过剩的产品销到国外去,落后国家是无法与他们竞争了。欧洲人又以其进步的科技,制造了坚甲利兵,在全世界横冲直撞,所向披靡。于是,全世界落后国家都落入他们的掌控中。中国自从1840年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便彻底被打倒了站不起来。下来都是割地赔款,受人凌辱的历史。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1951至1953年的韩战,中国击退了由世界第一强国―――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队”,以胜利者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这是自从19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最威风的一场“没有被击败”的战争。令全世界对中国另眼相看。
到了1978年邓小平提倡“改革开放”之后,这30多年来,中国的进步取得如神话般的神速。而今中国在国际间的地位,令全世界为之侧目。反观美国,经济遭遇重重困难;欧洲各国都饱受欧债危机的困扰,他们都不知道要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脱离困境。
目前,中国非常重视科技,而且科技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我们光看中国太空科技的发展,便可知其梗概。早些时候,人们都说中文具有经济价值,如今,中文更是科技语文了。谁敢否定?
我们现在回头来估计一下,中文的功能是伟大的,而我们通晓中文;中华文化是渊深博大的,而我们继承了这种文化;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我们很容幸,居然是中华民族一分子。你说,我们能不为此而感到自豪吗?我们何其幸运生为炎黄子孙呀!
(2011年10月17日稿)
2011年10月4日星期二
奴才性难改
奴才性难改
#w文:文化乞儿
1994年我带着81岁高龄的母亲回去广东的家乡探亲。我们从香港乘搭水翼船到顺德容奇港下船,然后,乘搭旅游车回乡下。
我们的车子在路上奔驰,我游目四望,见到横跨道路的路讯牌,预告下一站城乡的名称,用的都是中文。初看时觉得很不习惯―――因为是方块字,如要进入潘禺县境时,就有潘禺这两字出现了。为什么不习惯呢?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头几十年看到的是红毛字,如:Port Klang,后几十年是马来字,如:Ayer Itam。但都是豆芽字。内心总觉得中文字怎会出现在这些路讯牌上?
由于几十年习惯于这种豆芽字,因此,凡是抬头时,心理上总准备好看豆芽字,因此看起方块字来,反而有点不能适应。我在车上沉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终于想通了,这就是奴才的心态。要改掉这种心态,着实不是朝夕能完成的。
2006年我到中国福建某家大学参观。在经过食堂时(不在参观的行程内)我特地跑进去张望。食堂很大、很整洁。我瞥见有几位女侍应生,穿着很端庄的制服,笑脸迎人。再看看她们胸前的名牌,有的叫May、有的叫Joan、有的叫Margaret,没有一个有中文名的。我笑对她们说;“我以为我到了London。”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被人奴役惯了,在洋人面前,总觉得自己比他们差,总是想方设法与他们认同。而洋人也的确看不起中国人。上海不是有一个公园,竖立着一个告示牌:“中国人与狗不能进入”吗?
洋人至上,洋文至上这种心态至今还改不过来。
凡是先进的事物,非洋人莫属。所以,电视机展示中国火箭升空、太空机舱升空,我们总有点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这样做吗?中国人这样做,似乎倒反而有点非分了。
在我们这边莫不如此。什么音乐会,以唱西洋歌为荣、奏西洋音乐为时尚。
很多音乐界朋友,也有这种心态,以为中国歌曲、中国音乐,难登大雅之堂。当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音乐会上演出时,洋人都拍手赞好,反而是炎黄子孙觉得她不配。中国人怎可以在这些高雅的地方出现,怎可以唱没分量的中国歌曲?
我们海外华人,这种心态更加显著,处处都心甘情愿以低人一等的地位自处。他们心里总是那么想:“我们有这样的地位已经很不错了,还求什么?还作什么非分之想?”
我们华人的商店,很多招牌都没有中文,挂牌公司更是耻于用中文。这种奴才心态什么时候才能改过来?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人,还能希望别人看得起他吗?需知:有自尊的人,别人才会尊重他。
(2011年10月3日稿)
#w文:文化乞儿
1994年我带着81岁高龄的母亲回去广东的家乡探亲。我们从香港乘搭水翼船到顺德容奇港下船,然后,乘搭旅游车回乡下。
我们的车子在路上奔驰,我游目四望,见到横跨道路的路讯牌,预告下一站城乡的名称,用的都是中文。初看时觉得很不习惯―――因为是方块字,如要进入潘禺县境时,就有潘禺这两字出现了。为什么不习惯呢?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头几十年看到的是红毛字,如:Port Klang,后几十年是马来字,如:Ayer Itam。但都是豆芽字。内心总觉得中文字怎会出现在这些路讯牌上?
由于几十年习惯于这种豆芽字,因此,凡是抬头时,心理上总准备好看豆芽字,因此看起方块字来,反而有点不能适应。我在车上沉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终于想通了,这就是奴才的心态。要改掉这种心态,着实不是朝夕能完成的。
2006年我到中国福建某家大学参观。在经过食堂时(不在参观的行程内)我特地跑进去张望。食堂很大、很整洁。我瞥见有几位女侍应生,穿着很端庄的制服,笑脸迎人。再看看她们胸前的名牌,有的叫May、有的叫Joan、有的叫Margaret,没有一个有中文名的。我笑对她们说;“我以为我到了London。”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被人奴役惯了,在洋人面前,总觉得自己比他们差,总是想方设法与他们认同。而洋人也的确看不起中国人。上海不是有一个公园,竖立着一个告示牌:“中国人与狗不能进入”吗?
洋人至上,洋文至上这种心态至今还改不过来。
凡是先进的事物,非洋人莫属。所以,电视机展示中国火箭升空、太空机舱升空,我们总有点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这样做吗?中国人这样做,似乎倒反而有点非分了。
在我们这边莫不如此。什么音乐会,以唱西洋歌为荣、奏西洋音乐为时尚。
很多音乐界朋友,也有这种心态,以为中国歌曲、中国音乐,难登大雅之堂。当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音乐会上演出时,洋人都拍手赞好,反而是炎黄子孙觉得她不配。中国人怎可以在这些高雅的地方出现,怎可以唱没分量的中国歌曲?
我们海外华人,这种心态更加显著,处处都心甘情愿以低人一等的地位自处。他们心里总是那么想:“我们有这样的地位已经很不错了,还求什么?还作什么非分之想?”
我们华人的商店,很多招牌都没有中文,挂牌公司更是耻于用中文。这种奴才心态什么时候才能改过来?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人,还能希望别人看得起他吗?需知:有自尊的人,别人才会尊重他。
(2011年10月3日稿)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