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级制和技职教育
#文:文化乞儿
教育为立国之本,普天下都重视。近日来,摊开报章连篇累牍都是讨论技职教育的新闻报道及评论。从这里可以窥见人们关心教育的程度,是好现象。
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全国有好几所独中早已经设立了技职教育的科目,为我国培养出许多技术人才。众所周知,独中经费筹措十分困难,可是,独中当局依然挑起培养技术人才的大梁,知其困难而为之,这就更加凸现出我华裔办学精神的过人之处。
在谈技职教育之前,笔者想先谈留级制。
我们读书的年代(四、五十年代),有实行留级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这留级制就取消了。笔者认为留级制有存在的价值。
有些学生某些学科成绩稍微差,如果留级一年,将这方面的弱点加强了,就能赶得上。我们同级的同学中,就曾经有好几位此类同学。他们留级后,成绩有改善,有的虽然没有升大学,可是却考获中学毕业文凭(当时叫高中会考),有者甚至做起银行经理来;有一两位到美国深造,考获博士学位,定居彼邦成为大学教授,并且著书立说。除了同学之外,在周边的一些人士,经历了留级之后,学业成绩改善了,后来都相当有作为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相信大家都能随手举出几个。如今,取消了留级制,成绩差的科目,没机会改善,学习上的弱点没机会补救,日积月累愈来愈差,最终失去求学的兴趣,在求学的道路上,就无以为继了。这其间损失了许多人才。当然,不是每一位留级生都肯定会“转危为安”,但,总可以挽救一部分吧!从竹篮中捡回几个可用的苹果,总好过把整篮苹果都丢掉。
鄙意认为,如果不可能实行每一个年级成绩不及格者都得留级,最低限度,小学阶段可以规定三个留级的固定点,即: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如果经过这三个固定点留级补救,依然没办法改进成绩,那也算是人事已尽了。
这些学生,政府教育当局就可以精心策划,设立技职学校,安插他们就读,将他们造就成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既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又可以让他们为国效力!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我们的社会,一般人总是看重学术科,而轻视技职科的,如果在目前的情况下设立技职学校,恐怕一般家长们都不愿意送孩子进入这些技职学校就读。要是经过小学阶段的留级措施,谁家孩子一留再留,依然没办法将学术科目搞好,可以说,相当肯定的证明了这孩子比较不适合学术科教育了。教育当局就安排他一条技职教育的出路,不至于茫茫然不知何去何从。这样一来,有关家长就会觉得,为了孩子的前途、为了将来的谋生,技职教育是比较恰当的选择了。更何况,如今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收入不见得比一般白领阶级差。
(2011年5月22日脱稿)---kw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