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过中秋
我们这一家很重视中秋节。不但我家如此,我们这一个家族莫不如此。其实,我在霹雳州家乡这个小镇的村民也莫不如此。
小时候,我们村子里的人,每逢中秋节,家家户户必定买月饼,尽管小地方的月饼,而且是在几十年前,无论装潢、配料都比现在差得何止千万倍,但是,村民虽然不富有,这个节日他们必定买月饼庆祝佳节,如果没买月饼,就不像是过中秋节了。
当时,月饼加和柚子,是拜月娘娘不可缺少的膜拜品。拜了月娘娘,一家大小都团聚在一起享受这些应时的食物,真可说其乐融融。如今,我们虽然没拜月娘娘,但是,过中秋必吃月饼和应时的果类等食品这种习俗,我家依然奉行。
依我的观察,我们客家人似乎很重视中秋这个佳节,尽管有人批评我的观察不够全面。
我应该从我小时候的观察说起。我们那个小镇,福建人、广府人、客家人杂居,不过,热热闹闹过中秋的,应该数我们客家人。我们客家人同住在一起,形成一个村落,家家户户都讲客家话,就叫做客家村。中秋时节,整个小镇欢欢喜喜吃月饼,热热闹闹庆中秋的,就只有我们客家村而已。其他省籍的人士,无论买月饼、吃月饼、庆中秋,似乎都是虚应一应节庆的需要而已,并不像我们客家人那么投入。
我出来工作之后,在槟城定居,槟城以福建人居多,我所住的那个花园,有几百户人家,而家里洋溢着中秋气氛的,就只有我们这一家客家人而已。我有四个子女,他们都已婚嫁,但每年中秋,他们绝对不会忘记买月饼和应时果品送给我们两老,并且在中秋夜,携男带女的回到我家与我们两老一起庆祝这个他们从小就过惯的节日。
我曾经向邻居打听,他们也有买月饼,但,对他们来说,中秋的月饼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物品,而且他们也不喜欢吃月饼,不是嫌月饼太甜,就是嫌月饼太“热”,正像他们嫌“油炸鬼”和“咸煎饼”太油腻又炸得太干燥,不合卫生原则,而却又偏偏爱吃炸鸡一样的令人费解。
我想客家人爱吃月饼,重视中秋,有其历史渊源。客家人为了逃避战乱,几千年来,从北方向外迁移,所到之处,都被当地人视作外来移民。他们处处受到当地人排斥和欺凌,好的土地被当地人占据了,他们只好自我隐蔽在山边、偏僻等贫瘠的土地,依靠耕种为生,一般上生活都比较穷困。因为受到排斥,他们不容易被当地人接纳,很难融入当地社会,因此保留着比较多祖先流传下来的生活习俗,而很少与当地人交往而接纳他们的习俗。长久以来,都是如此这般的“我行我素”,习俗
中很少加入外来的元素。由于贫穷,一年到头,也没有机会吃到其他种类的糕饼,所以,他们期盼中秋来临,中秋来临了,就是他们难得的机会,可以尽情享受一点糕饼了。 世代宣传,所以无意之间,就保留了这个重视中秋,庆祝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了。
我曾经回返过父亲和母亲的故乡(中国的故乡)。他们是南来之后才结婚的。当时的习俗,总要找回与自己同省籍的异性,作为配偶。因此,父母都是同籍贯的,而且也真巧,父亲和母亲的故乡相隔也不过整十公里而已。在他们的故乡,据我观察,乡人也是很封闭的,保留许多与我家相似的习俗。可见,历史原因造成客家人封闭、守旧、保守,所以庆祝中秋这个旧习俗,在客家人中,保留得比较完整。福建龙严的客家土楼我也参观过,这更加加强我的这种看法。
当然,现在时代毕竟不同了。我儿女那一代还跟从他们的双亲,把很多旧习俗保留下来,可是,我孙子那一辈,他们喜欢吃汉堡包多过吃月饼。
作者:文化乞丐
华人应该自豪的过自己的节日。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