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乐龄朋友推介排舞
有读过书的人,大概都不致埋怨退休生活纳闷吧!你可以翻阅当天的报章,仔细地阅读每一则你关心的新闻或副刊里你感到有兴趣的文章;此外,你还可以阅读你喜欢的书籍,无论是以前阅读过的或新出版的,真是其乐无穷,哪会埋怨生活纳闷呢?
退休后,我除了阅读书报之外,还参加乐龄人士的歌唱班,后来在朋友邀约下还参加了排舞班。
我这里要谈的是排舞。
我们华校出身的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过比较拘谨,一谈到跳舞就觉得有点不很正经似的。我起先也被这观点所拘束。后来有朋友介绍说,他向我推荐的是排舞(Line Dance)。排舞与交际舞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排舞无需舞伴,各跳各的,舞友间没有肢体接触,就像团体操那样自由,真是老少咸宜。明白排舞的跳法之后,才敢“放下身段”去参与。
的确,交际舞要有舞伴,而且搂搂抱抱,保守的人很难打破这个藩篱。如果自己的配偶没有一同参加,每次跳舞时,要找舞伴就是一件费神的事。
排舞因为无需舞伴,即使配偶不参加,自己一人也可以参加,而且没参加的那一半也比较放心,减少对你跳舞檫出火花的担心。
我参加排舞班至少有五年了。排舞用的舞曲以西洋歌曲为多。后来会跳的人多了,那些对舞蹈有比较深入体会的舞友融会贯通了,也根据自己对排舞的心得,自己编舞,而且用华语、广东话、福建话的曲子编出的舞,我们这些受华文教育的跳起来更有如见故人之感。如今,耳熟能详的曲子,如:满场飞、爱神的箭、夜来香、月亮代表我的心、上海滩等等都已编成排舞,供大家跳得不亦乐乎了。
参加排舞几年,因苦于自己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记忆力差,反应比较迟钝,而教舞的老师,为了顾全年轻人的要求,往往教得很快。年轻人跟得上,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就往往跟不上,而且随学随忘。更甚者,年轻人跳的舞,节奏快、动作多,老年人跳久了筋骨痛。那些年轻人喜爱的舞曲,多是新潮的乐曲,并不一定适合老年人的口味。
经过几年的煎熬之后,我们几位“老友”终于耐不住 ,于是下了决心,自己出来开了一班老年人的复习班。我们将我们比较娴熟的十多只舞蹈,按照难易排好次序,每次跳时就重复跳这十多只舞,每只舞跳它三几遍,跳完这些特选的舞蹈,也要花上差不多两个小时,大家可以兴尽而归。
我们选择的排舞,有几个条件:音乐必须动听、舞步不复杂、动作不剧烈,这样不但不感觉吃力,跳起来心情愉快,而且听起来也是爽心悦耳。最主要的是,排舞是全身运动,达到舒松筋骨的目的。这排舞看似动作不剧烈,但是,只要跳上半小时,必定汗流浃背,是一种有益身心的好运动。
由于每周见面,一起跳舞的也由不相识变成朋友了。只要时间适合大家,也可以常常聚餐,谈谈大家合口味的话题,实在其乐无比,增加晚年生活的情趣!
以我的经历,我要大力向朋友们推介排舞。没有常常摆动手足的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2009年10月20日星期二
我对佛教的理解
我 对 佛 教 的 理 解
---佛 教 坚 信“ 果 报”, 有 破 除 迷 信 效 应
说 起 来 惭 愧, 我 对 佛 教 的 典 籍 没 有 涉 猎 过, 要 嘛 也 仅 仅 约 略 翻 过 几 本 粗 浅 的 佛 教 入 门 之 类 的 书 籍 而 已。
现 在 执 笔 写 这 篇 文 字,仅 是 凭 着 平 日 自 己 的 观 察 和 体 会 为 依 据 而 已, 千 万 不 要 以 为 我 对 佛 学 有 什 么 深 邃 的 研 究 过,班 门 弄 斧 而 已。
我 觉 得 佛 教 的 精 髓 就 在“ 果 报” 上, 也 就 是“ 因 果 报 应”, 即 平 日 人 们 挂 在 嘴 边 的“ 善 有 善 报, 恶 有 恶 报”。
果 报 的 意 思 就 是 你 无 论 做 过 什 么 事, 无 论 好 坏 都 必 定 有 报 应, 绝 对 逃 不 了,而 且 善 事 和 恶 事 的 报 应, 绝 对 不 能 互 相 抵 消 的。 譬 如: 为 了 方 便 说 明, 就 以10 为 一 个 基 数。 一 个 人 如 果 所 做 的 善 事 是7, 恶 事 是3, 不 能 拿7 减3 等 于4, 稳 得4 的 善 报。 即 是 说, 你 做 了3 的 恶 事, 你 必 然 得 到3 的 恶 报, 至 于 做 过7 的 善 事, 必 能 得 到7 的 善 报, 绝 不 会 对 你 不 公 平。善 恶 报 应 不 能 抵 消!
一 个 人 若 是 先 前 坏 事 干 尽, 因 而 发 了 财, 成 为 亿 万 富 翁, 于 是, 他 就 改 头 换 面 慷 慨 的 捐 钱, 建 学 校、 捐 助 慈 善 团 体、 修 桥 造 路, 俨 然 成 为 一 个 慈 善 家 了, 社 会 上 也 享 有 很 好 的 声 誉。 他 做 的 这 些 善 事, 可 能 为 人 津 津 乐 道, 人 们 还 在 他 捐 过 钱 的 学 校、 团 体 以 他 的 姓 名 命 名 一 些 礼 堂 或 其 他 建 筑 物 来 纪 念 他, 这 是 他 做 善 事 所 应 得 的 善 报; 然 而 他 先 前 所 作 的 恶 事 依 然 还 是 有 报 应 的。人 们 看 到 这 些 报 应, 往 往 不 解,于 是, 有 的 人 就 质 疑,某 人 做 了 这 么 多 善 事, 是 一 个 远 近 闻 名 的 慈 善 家, 他 家 何 以 仍 然 有 这 么 悲 惨 的 事 发 生? 就 归 咎 说 因 果 报 应 不 灵 了。 其 实, 他 们 不 明 了 这 就 是 他 先 前 做 过 的 恶 事 的 报 应 呀!
佛 教 可 贵 之 处 就 在 这 里。 你 若 是 做 过 坏 事, 绝 不 能 因 为 你 改 信 佛 教, 成 为 一 个 虔 诚 的 佛 教 徒, 就 会 将 你 以 前 做 过 的 恶 事、 犯 过 的 罪 恶 一 笔 勾 销。 这 种 报 应 法, 是 其 他 宗 教 所 没 有 的。 因 此, 我 们 可 以 下 这 样 的 结 论: 佛 教 是 最 公 正 的 宗 教。 否 则, 一 个 人 前 半 生 坏 事 干 尽, 下 半 生 改 信 宗 教, 以 前 的 恶 事 就 不 再 追 究 了, 那 么, 许 多 人 都 可 以 前 半 生 把 心 一 横 无 恶 不 作, 后 半 生 才 来 干 善 事, 以 图 补 救, 就 可 以 不 受 任 何 惩 罚。 试 想 想 这 样 公 平 吗?
有 的 人 还 会 有 这 样 的 疑 问, 一 人 做 事 一 人 当, 为 什 么 一 个 作 恶 多 端 的 人, 恶 报 会 落 在 他 下 一 代 的 身 上?这 很 不 公 平 呀!
起 先,我 对 此 也 很 困 扰, 后 来 终 于 想 通 了。 因 为 世 上 有 很 多 恶 人 他 们 干 尽 恶 事, 不 但 死 不 悔 改, 而 且 有 变 本 加 厉 的 趋 势。 他 们 的 想 法 是:“ 反 正 我 烂 命 一 条, 小 恶 事 也 恶 报, 大 恶 事 也 恶 报, 一 不 做 二 不 休, 索 性 大 干 一 场, 轰 轰 烈 烈,即 使 下 地 狱 就 下 地 狱 好 了!” 如 果 干 恶 事 可 以“ 祸 延 后 代”, 干 恶 事 的 人, 就 必 须 三 思 而 行 了。 无 形 中,这 也 可 以 起 一 种 遏 制 恶 人 或 令 恶 人 减 少 继 续 干 恶 事 的 作 用。。
有 了 果 报 效 应, 还 可 以 让 人 们 去 除 一 切 迷 信, 不 再 相 信 什 么 风 水 和 命 运。 如 果 我 一 生 没 干 恶 事, 什 么 魔 鬼 我 都 不 怕, 他 们 都 动 不 了 我 一 根 寒 毛, 因 为 我 有 的 尽 是 善 报, 魔 鬼 能 对 我 怎 样? 风 水、 命 运 还 要 相 信 吗? 善 报 必 会 来, 恶 报 避 不 了, 还 需 要 补 运、 解 运 吗?
佛 教 宣 扬 绝 对 公 平 的 教 义, 劝 人“ 莫 因 善 小 而 不 为, 莫 因 恶 小 而 为 之”。 劝 导 人 们 多 做 善 事, 恶 事 绝 不 能 偶 一 为 之, 以 达 到“ 诸 恶 莫 作, 众 善 奉 行” 的 目 标; 每 个 人 都 必 须 对 自 己 一 生 的 所 作 所 为 负 责 到 底! 善 恶 报 应 各 得 其 所; 它 能 唤 起 一 种 行 善 绝 恶 的 作 用。
一 个 真 正 笃 信 佛 教 的 信 徒, 他 不 会 欺 压 外 族 人、 不 致 杀 戮 异 教 徒 或 不 同 派 系 的 本 教 徒, 因 为 这 些 作 为 是 恶 行。 他 深 知 作 恶 有 恶 报, 因 此 远 离 罪 恶, 尽 心 尽 力 行 善。
佛 教 的 最 高 修 持 境 界 是 达 到“ 诸 恶 莫 作, 众 善 奉 行”。
( 文化乞丐稿于25/2/2007)
---佛 教 坚 信“ 果 报”, 有 破 除 迷 信 效 应
说 起 来 惭 愧, 我 对 佛 教 的 典 籍 没 有 涉 猎 过, 要 嘛 也 仅 仅 约 略 翻 过 几 本 粗 浅 的 佛 教 入 门 之 类 的 书 籍 而 已。
现 在 执 笔 写 这 篇 文 字,仅 是 凭 着 平 日 自 己 的 观 察 和 体 会 为 依 据 而 已, 千 万 不 要 以 为 我 对 佛 学 有 什 么 深 邃 的 研 究 过,班 门 弄 斧 而 已。
我 觉 得 佛 教 的 精 髓 就 在“ 果 报” 上, 也 就 是“ 因 果 报 应”, 即 平 日 人 们 挂 在 嘴 边 的“ 善 有 善 报, 恶 有 恶 报”。
果 报 的 意 思 就 是 你 无 论 做 过 什 么 事, 无 论 好 坏 都 必 定 有 报 应, 绝 对 逃 不 了,而 且 善 事 和 恶 事 的 报 应, 绝 对 不 能 互 相 抵 消 的。 譬 如: 为 了 方 便 说 明, 就 以10 为 一 个 基 数。 一 个 人 如 果 所 做 的 善 事 是7, 恶 事 是3, 不 能 拿7 减3 等 于4, 稳 得4 的 善 报。 即 是 说, 你 做 了3 的 恶 事, 你 必 然 得 到3 的 恶 报, 至 于 做 过7 的 善 事, 必 能 得 到7 的 善 报, 绝 不 会 对 你 不 公 平。善 恶 报 应 不 能 抵 消!
一 个 人 若 是 先 前 坏 事 干 尽, 因 而 发 了 财, 成 为 亿 万 富 翁, 于 是, 他 就 改 头 换 面 慷 慨 的 捐 钱, 建 学 校、 捐 助 慈 善 团 体、 修 桥 造 路, 俨 然 成 为 一 个 慈 善 家 了, 社 会 上 也 享 有 很 好 的 声 誉。 他 做 的 这 些 善 事, 可 能 为 人 津 津 乐 道, 人 们 还 在 他 捐 过 钱 的 学 校、 团 体 以 他 的 姓 名 命 名 一 些 礼 堂 或 其 他 建 筑 物 来 纪 念 他, 这 是 他 做 善 事 所 应 得 的 善 报; 然 而 他 先 前 所 作 的 恶 事 依 然 还 是 有 报 应 的。人 们 看 到 这 些 报 应, 往 往 不 解,于 是, 有 的 人 就 质 疑,某 人 做 了 这 么 多 善 事, 是 一 个 远 近 闻 名 的 慈 善 家, 他 家 何 以 仍 然 有 这 么 悲 惨 的 事 发 生? 就 归 咎 说 因 果 报 应 不 灵 了。 其 实, 他 们 不 明 了 这 就 是 他 先 前 做 过 的 恶 事 的 报 应 呀!
佛 教 可 贵 之 处 就 在 这 里。 你 若 是 做 过 坏 事, 绝 不 能 因 为 你 改 信 佛 教, 成 为 一 个 虔 诚 的 佛 教 徒, 就 会 将 你 以 前 做 过 的 恶 事、 犯 过 的 罪 恶 一 笔 勾 销。 这 种 报 应 法, 是 其 他 宗 教 所 没 有 的。 因 此, 我 们 可 以 下 这 样 的 结 论: 佛 教 是 最 公 正 的 宗 教。 否 则, 一 个 人 前 半 生 坏 事 干 尽, 下 半 生 改 信 宗 教, 以 前 的 恶 事 就 不 再 追 究 了, 那 么, 许 多 人 都 可 以 前 半 生 把 心 一 横 无 恶 不 作, 后 半 生 才 来 干 善 事, 以 图 补 救, 就 可 以 不 受 任 何 惩 罚。 试 想 想 这 样 公 平 吗?
有 的 人 还 会 有 这 样 的 疑 问, 一 人 做 事 一 人 当, 为 什 么 一 个 作 恶 多 端 的 人, 恶 报 会 落 在 他 下 一 代 的 身 上?这 很 不 公 平 呀!
起 先,我 对 此 也 很 困 扰, 后 来 终 于 想 通 了。 因 为 世 上 有 很 多 恶 人 他 们 干 尽 恶 事, 不 但 死 不 悔 改, 而 且 有 变 本 加 厉 的 趋 势。 他 们 的 想 法 是:“ 反 正 我 烂 命 一 条, 小 恶 事 也 恶 报, 大 恶 事 也 恶 报, 一 不 做 二 不 休, 索 性 大 干 一 场, 轰 轰 烈 烈,即 使 下 地 狱 就 下 地 狱 好 了!” 如 果 干 恶 事 可 以“ 祸 延 后 代”, 干 恶 事 的 人, 就 必 须 三 思 而 行 了。 无 形 中,这 也 可 以 起 一 种 遏 制 恶 人 或 令 恶 人 减 少 继 续 干 恶 事 的 作 用。。
有 了 果 报 效 应, 还 可 以 让 人 们 去 除 一 切 迷 信, 不 再 相 信 什 么 风 水 和 命 运。 如 果 我 一 生 没 干 恶 事, 什 么 魔 鬼 我 都 不 怕, 他 们 都 动 不 了 我 一 根 寒 毛, 因 为 我 有 的 尽 是 善 报, 魔 鬼 能 对 我 怎 样? 风 水、 命 运 还 要 相 信 吗? 善 报 必 会 来, 恶 报 避 不 了, 还 需 要 补 运、 解 运 吗?
佛 教 宣 扬 绝 对 公 平 的 教 义, 劝 人“ 莫 因 善 小 而 不 为, 莫 因 恶 小 而 为 之”。 劝 导 人 们 多 做 善 事, 恶 事 绝 不 能 偶 一 为 之, 以 达 到“ 诸 恶 莫 作, 众 善 奉 行” 的 目 标; 每 个 人 都 必 须 对 自 己 一 生 的 所 作 所 为 负 责 到 底! 善 恶 报 应 各 得 其 所; 它 能 唤 起 一 种 行 善 绝 恶 的 作 用。
一 个 真 正 笃 信 佛 教 的 信 徒, 他 不 会 欺 压 外 族 人、 不 致 杀 戮 异 教 徒 或 不 同 派 系 的 本 教 徒, 因 为 这 些 作 为 是 恶 行。 他 深 知 作 恶 有 恶 报, 因 此 远 离 罪 恶, 尽 心 尽 力 行 善。
佛 教 的 最 高 修 持 境 界 是 达 到“ 诸 恶 莫 作, 众 善 奉 行”。
( 文化乞丐稿于25/2/2007)
2009年10月7日星期三
我家过中秋
我家过中秋
我们这一家很重视中秋节。不但我家如此,我们这一个家族莫不如此。其实,我在霹雳州家乡这个小镇的村民也莫不如此。
小时候,我们村子里的人,每逢中秋节,家家户户必定买月饼,尽管小地方的月饼,而且是在几十年前,无论装潢、配料都比现在差得何止千万倍,但是,村民虽然不富有,这个节日他们必定买月饼庆祝佳节,如果没买月饼,就不像是过中秋节了。
当时,月饼加和柚子,是拜月娘娘不可缺少的膜拜品。拜了月娘娘,一家大小都团聚在一起享受这些应时的食物,真可说其乐融融。如今,我们虽然没拜月娘娘,但是,过中秋必吃月饼和应时的果类等食品这种习俗,我家依然奉行。
依我的观察,我们客家人似乎很重视中秋这个佳节,尽管有人批评我的观察不够全面。
我应该从我小时候的观察说起。我们那个小镇,福建人、广府人、客家人杂居,不过,热热闹闹过中秋的,应该数我们客家人。我们客家人同住在一起,形成一个村落,家家户户都讲客家话,就叫做客家村。中秋时节,整个小镇欢欢喜喜吃月饼,热热闹闹庆中秋的,就只有我们客家村而已。其他省籍的人士,无论买月饼、吃月饼、庆中秋,似乎都是虚应一应节庆的需要而已,并不像我们客家人那么投入。
我出来工作之后,在槟城定居,槟城以福建人居多,我所住的那个花园,有几百户人家,而家里洋溢着中秋气氛的,就只有我们这一家客家人而已。我有四个子女,他们都已婚嫁,但每年中秋,他们绝对不会忘记买月饼和应时果品送给我们两老,并且在中秋夜,携男带女的回到我家与我们两老一起庆祝这个他们从小就过惯的节日。
我曾经向邻居打听,他们也有买月饼,但,对他们来说,中秋的月饼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物品,而且他们也不喜欢吃月饼,不是嫌月饼太甜,就是嫌月饼太“热”,正像他们嫌“油炸鬼”和“咸煎饼”太油腻又炸得太干燥,不合卫生原则,而却又偏偏爱吃炸鸡一样的令人费解。
我想客家人爱吃月饼,重视中秋,有其历史渊源。客家人为了逃避战乱,几千年来,从北方向外迁移,所到之处,都被当地人视作外来移民。他们处处受到当地人排斥和欺凌,好的土地被当地人占据了,他们只好自我隐蔽在山边、偏僻等贫瘠的土地,依靠耕种为生,一般上生活都比较穷困。因为受到排斥,他们不容易被当地人接纳,很难融入当地社会,因此保留着比较多祖先流传下来的生活习俗,而很少与当地人交往而接纳他们的习俗。长久以来,都是如此这般的“我行我素”,习俗
中很少加入外来的元素。由于贫穷,一年到头,也没有机会吃到其他种类的糕饼,所以,他们期盼中秋来临,中秋来临了,就是他们难得的机会,可以尽情享受一点糕饼了。 世代宣传,所以无意之间,就保留了这个重视中秋,庆祝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了。
我曾经回返过父亲和母亲的故乡(中国的故乡)。他们是南来之后才结婚的。当时的习俗,总要找回与自己同省籍的异性,作为配偶。因此,父母都是同籍贯的,而且也真巧,父亲和母亲的故乡相隔也不过整十公里而已。在他们的故乡,据我观察,乡人也是很封闭的,保留许多与我家相似的习俗。可见,历史原因造成客家人封闭、守旧、保守,所以庆祝中秋这个旧习俗,在客家人中,保留得比较完整。福建龙严的客家土楼我也参观过,这更加加强我的这种看法。
当然,现在时代毕竟不同了。我儿女那一代还跟从他们的双亲,把很多旧习俗保留下来,可是,我孙子那一辈,他们喜欢吃汉堡包多过吃月饼。
作者:文化乞丐
我们这一家很重视中秋节。不但我家如此,我们这一个家族莫不如此。其实,我在霹雳州家乡这个小镇的村民也莫不如此。
小时候,我们村子里的人,每逢中秋节,家家户户必定买月饼,尽管小地方的月饼,而且是在几十年前,无论装潢、配料都比现在差得何止千万倍,但是,村民虽然不富有,这个节日他们必定买月饼庆祝佳节,如果没买月饼,就不像是过中秋节了。
当时,月饼加和柚子,是拜月娘娘不可缺少的膜拜品。拜了月娘娘,一家大小都团聚在一起享受这些应时的食物,真可说其乐融融。如今,我们虽然没拜月娘娘,但是,过中秋必吃月饼和应时的果类等食品这种习俗,我家依然奉行。
依我的观察,我们客家人似乎很重视中秋这个佳节,尽管有人批评我的观察不够全面。
我应该从我小时候的观察说起。我们那个小镇,福建人、广府人、客家人杂居,不过,热热闹闹过中秋的,应该数我们客家人。我们客家人同住在一起,形成一个村落,家家户户都讲客家话,就叫做客家村。中秋时节,整个小镇欢欢喜喜吃月饼,热热闹闹庆中秋的,就只有我们客家村而已。其他省籍的人士,无论买月饼、吃月饼、庆中秋,似乎都是虚应一应节庆的需要而已,并不像我们客家人那么投入。
我出来工作之后,在槟城定居,槟城以福建人居多,我所住的那个花园,有几百户人家,而家里洋溢着中秋气氛的,就只有我们这一家客家人而已。我有四个子女,他们都已婚嫁,但每年中秋,他们绝对不会忘记买月饼和应时果品送给我们两老,并且在中秋夜,携男带女的回到我家与我们两老一起庆祝这个他们从小就过惯的节日。
我曾经向邻居打听,他们也有买月饼,但,对他们来说,中秋的月饼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物品,而且他们也不喜欢吃月饼,不是嫌月饼太甜,就是嫌月饼太“热”,正像他们嫌“油炸鬼”和“咸煎饼”太油腻又炸得太干燥,不合卫生原则,而却又偏偏爱吃炸鸡一样的令人费解。
我想客家人爱吃月饼,重视中秋,有其历史渊源。客家人为了逃避战乱,几千年来,从北方向外迁移,所到之处,都被当地人视作外来移民。他们处处受到当地人排斥和欺凌,好的土地被当地人占据了,他们只好自我隐蔽在山边、偏僻等贫瘠的土地,依靠耕种为生,一般上生活都比较穷困。因为受到排斥,他们不容易被当地人接纳,很难融入当地社会,因此保留着比较多祖先流传下来的生活习俗,而很少与当地人交往而接纳他们的习俗。长久以来,都是如此这般的“我行我素”,习俗
中很少加入外来的元素。由于贫穷,一年到头,也没有机会吃到其他种类的糕饼,所以,他们期盼中秋来临,中秋来临了,就是他们难得的机会,可以尽情享受一点糕饼了。 世代宣传,所以无意之间,就保留了这个重视中秋,庆祝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了。
我曾经回返过父亲和母亲的故乡(中国的故乡)。他们是南来之后才结婚的。当时的习俗,总要找回与自己同省籍的异性,作为配偶。因此,父母都是同籍贯的,而且也真巧,父亲和母亲的故乡相隔也不过整十公里而已。在他们的故乡,据我观察,乡人也是很封闭的,保留许多与我家相似的习俗。可见,历史原因造成客家人封闭、守旧、保守,所以庆祝中秋这个旧习俗,在客家人中,保留得比较完整。福建龙严的客家土楼我也参观过,这更加加强我的这种看法。
当然,现在时代毕竟不同了。我儿女那一代还跟从他们的双亲,把很多旧习俗保留下来,可是,我孙子那一辈,他们喜欢吃汉堡包多过吃月饼。
作者:文化乞丐
2009年10月4日星期日
我爱你,塞北的雪
我爱你,塞北的雪
退 休 后 每 晚 不 必 再 为 那 永 远 改 不 完 的 作 文 劳 累, 为 了 欢 娱 一 下 疲 累 已 久 的 身 心, 就 选 择 参 加 一 个 乐 龄 人 士 组 成 的 歌 唱 班------ 长 青 歌 唱 班。
长 青 歌 唱 班 最 近 举 行 学 员 歌 唱 观 摩 赛。 比 赛 结 束 后, 很 难 得 的 请 到 槟 城 音 乐 界 知 名 人 士 陈 莉 莉 女 士 客 串 演 唱 两 首 歌 曲, 其 中 一 首 是《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受 过 专 业 训 练 的 歌 唱 家 果 然 名 不 虚 传, 唱 得 珠 圆 玉 润,博 得 满 堂 掌 声, 历 久 不 衰。
‘塞 北’ 到 底 指 的 是 什 么 地 方? 通 常‘ 边 塞’ 指 的 是 国 界 上 的 要 塞, 所 以 就 有 了 边 疆 塞 外 的 说 法。 举 凡 与 自 己 国 土 接 壤 的 国 家, 都 可 算 是 边 疆 塞 外 的 国 家。 不 过, 中 国 对 边 塞 这 个 词, 却 另 有 意 义 的。历 史 上, 中 国 每 一 个 朝 代, 几 乎 都 得 与 边 塞 国 家 周 旋。 尤 其 是 唐 朝, 因 此, 在 唐 诗 中 还 有 一 派 专 门 抒 写 边 疆 塞 外 的 情 境 的 诗 人, 称 为‘ 边 塞 派 诗 人’, 他 们 喜 欢 用 七 言 的 长 诗, 去 描 写 塞 外 的 风 光, 惊 人 的 战 事, 以 及 复 杂 变 幻 的 感 情。 这 一 派 诗 人 的 代 表 人 物 就 有 王 昌 龄、 高 适、 岑 参 等。 如 岑 参, 就 写 过 脍 炙 人 口 的《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诗 歌 一 开 始 就 写 道:“ 北 风 卷 地 白 草 折, 胡 天 八 月 即 飞 雪。 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胡 天’ 道 的 是 胡 人 居 住 的 边 塞 的 天 空。 当 时 的 边 塞, 指 的 是 由 东 至 西 的 北 方 边 境 地 带。 不 过, 在《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这 首 歌 里, 却 专 有 所 指, 它 指 的 是 东 北。 东 北, 是 满 族 人 的 老 家, 在 满 清 以 前, 都 不 算 是 中 国( 汉 族 人) 的 领 土。
满 族 人 灭 了 明 朝, 人 主 中 原, 可 是 由 于 文 化 劣 于 汉 族, 统 治 了 中 原 267 年 后, 反 而 被 汉 人 同 化 了。 等 到 辛 亥 革 命 成 功, 满 清 覆 亡, 东 北 就 纳 入 中 国 的 版 图 了。
近 代 毛 泽 东 也 填 过 一 阕 词《 沁 园 春。 雪》:“ 北 国 风 光, 千 里 冰 封, 万里 雪 飘。 望 长 城 内 外, 惟 馀 莽 莽 ……”。 这 阕 词 的 卓 绝, 近 代 的 词 作 者 很 少 有 人 能 超 越。
《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创 作 于1980 年, 作 词 者 为 王 德(1937- ), 河 北 乐 亭 人, 作 曲 者 为 刘 锡 津(1948- ), 山 东 长 岛 人。 他 们 俩 都 生 长 在 北 方, 对 雪 情 有 独 中, 在 这 首 歌
里, 他 俩 赞 美 雪 的 纯 洁 和 献 身 精 神, 讴 歌 高 尚 的 人 格 和 生 命 的 意 义。 音 乐 在 丰 厚 的 民 歌 基 础 上, 结 合 北 方 语 言 的 音 调 创 造 出 流 畅、 舒 展 的 旋 律。 作 品 具 有 东 北 民 歌 的 质 朴 风 格。 这 首 歌 词 曲 谱 成 了, 首 由 具 有 甜 美 的 抒 情 性 民 族 风 格 的 女 高 音 殷 秀 梅 唱 出。 它 的 歌 词、 曲 调 及 演 唱 韵 味 得 到 广 大 群 众 综 合 性 地 赞 赏, 很 快 便 北 歌 南 唱, 流 传 全 国, 并 成 为 音 乐 院 校 民 族 声 乐 教 材 曲 目 之 一。
1985 年7 月, 文 化 部、 广 播 电 视 部、 解 放 军 总 政 治 部、 中 国 音 协、 共 青 团 中 央 联 合 举 办 了 首 届‘ 当 代 青 年 喜 爱 的 歌’ 评 选 活 动, 以 总 结 八 十 年 代 五 年 中 优 秀 的 歌 曲 的 创 作 成 果, 全 国 共 有25 万 人 参 加 投 票,40 首 歌 曲 入 选, 这 首《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荣 获 二 等 奖 。 这 首 歌 深 得 全 国 人 民 的 喜 爱, 被 选 为 哈 尔 滨 冰 雪 节 节 歌。
作 词 人 王 德, 从 事 文 艺 工 作, 现 任 哈 尔 滨 市 文 联 副 秘 书 长( 哈 尔 滨 是 黑 龙 江 省 的 省 会, 黑 龙 江 是 东 北 三 省 中 的 一 省。 哈 尔 滨 是 满 语, 意 为‘ 晒 鱼 网 的 场 子’); 作 曲 者 刘 锡 津 现 任 黑 龙 江 省 歌 舞 剧 院 院 长。
这 首 曲 子 歌 颂 雪 的 高 洁:“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飘 飘 洒 洒 漫 天 遍 野, 你 的 舞 姿 是 那 样 的 轻 盈, 你 的 心 地 是 那 样 的 纯 洁…… 你 是 春 天 的 使 节……"。
(稿于2006年,2009年9月修订)
退 休 后 每 晚 不 必 再 为 那 永 远 改 不 完 的 作 文 劳 累, 为 了 欢 娱 一 下 疲 累 已 久 的 身 心, 就 选 择 参 加 一 个 乐 龄 人 士 组 成 的 歌 唱 班------ 长 青 歌 唱 班。
长 青 歌 唱 班 最 近 举 行 学 员 歌 唱 观 摩 赛。 比 赛 结 束 后, 很 难 得 的 请 到 槟 城 音 乐 界 知 名 人 士 陈 莉 莉 女 士 客 串 演 唱 两 首 歌 曲, 其 中 一 首 是《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受 过 专 业 训 练 的 歌 唱 家 果 然 名 不 虚 传, 唱 得 珠 圆 玉 润,博 得 满 堂 掌 声, 历 久 不 衰。
‘塞 北’ 到 底 指 的 是 什 么 地 方? 通 常‘ 边 塞’ 指 的 是 国 界 上 的 要 塞, 所 以 就 有 了 边 疆 塞 外 的 说 法。 举 凡 与 自 己 国 土 接 壤 的 国 家, 都 可 算 是 边 疆 塞 外 的 国 家。 不 过, 中 国 对 边 塞 这 个 词, 却 另 有 意 义 的。历 史 上, 中 国 每 一 个 朝 代, 几 乎 都 得 与 边 塞 国 家 周 旋。 尤 其 是 唐 朝, 因 此, 在 唐 诗 中 还 有 一 派 专 门 抒 写 边 疆 塞 外 的 情 境 的 诗 人, 称 为‘ 边 塞 派 诗 人’, 他 们 喜 欢 用 七 言 的 长 诗, 去 描 写 塞 外 的 风 光, 惊 人 的 战 事, 以 及 复 杂 变 幻 的 感 情。 这 一 派 诗 人 的 代 表 人 物 就 有 王 昌 龄、 高 适、 岑 参 等。 如 岑 参, 就 写 过 脍 炙 人 口 的《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诗 歌 一 开 始 就 写 道:“ 北 风 卷 地 白 草 折, 胡 天 八 月 即 飞 雪。 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胡 天’ 道 的 是 胡 人 居 住 的 边 塞 的 天 空。 当 时 的 边 塞, 指 的 是 由 东 至 西 的 北 方 边 境 地 带。 不 过, 在《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这 首 歌 里, 却 专 有 所 指, 它 指 的 是 东 北。 东 北, 是 满 族 人 的 老 家, 在 满 清 以 前, 都 不 算 是 中 国( 汉 族 人) 的 领 土。
满 族 人 灭 了 明 朝, 人 主 中 原, 可 是 由 于 文 化 劣 于 汉 族, 统 治 了 中 原 267 年 后, 反 而 被 汉 人 同 化 了。 等 到 辛 亥 革 命 成 功, 满 清 覆 亡, 东 北 就 纳 入 中 国 的 版 图 了。
近 代 毛 泽 东 也 填 过 一 阕 词《 沁 园 春。 雪》:“ 北 国 风 光, 千 里 冰 封, 万里 雪 飘。 望 长 城 内 外, 惟 馀 莽 莽 ……”。 这 阕 词 的 卓 绝, 近 代 的 词 作 者 很 少 有 人 能 超 越。
《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创 作 于1980 年, 作 词 者 为 王 德(1937- ), 河 北 乐 亭 人, 作 曲 者 为 刘 锡 津(1948- ), 山 东 长 岛 人。 他 们 俩 都 生 长 在 北 方, 对 雪 情 有 独 中, 在 这 首 歌
里, 他 俩 赞 美 雪 的 纯 洁 和 献 身 精 神, 讴 歌 高 尚 的 人 格 和 生 命 的 意 义。 音 乐 在 丰 厚 的 民 歌 基 础 上, 结 合 北 方 语 言 的 音 调 创 造 出 流 畅、 舒 展 的 旋 律。 作 品 具 有 东 北 民 歌 的 质 朴 风 格。 这 首 歌 词 曲 谱 成 了, 首 由 具 有 甜 美 的 抒 情 性 民 族 风 格 的 女 高 音 殷 秀 梅 唱 出。 它 的 歌 词、 曲 调 及 演 唱 韵 味 得 到 广 大 群 众 综 合 性 地 赞 赏, 很 快 便 北 歌 南 唱, 流 传 全 国, 并 成 为 音 乐 院 校 民 族 声 乐 教 材 曲 目 之 一。
1985 年7 月, 文 化 部、 广 播 电 视 部、 解 放 军 总 政 治 部、 中 国 音 协、 共 青 团 中 央 联 合 举 办 了 首 届‘ 当 代 青 年 喜 爱 的 歌’ 评 选 活 动, 以 总 结 八 十 年 代 五 年 中 优 秀 的 歌 曲 的 创 作 成 果, 全 国 共 有25 万 人 参 加 投 票,40 首 歌 曲 入 选, 这 首《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荣 获 二 等 奖 。 这 首 歌 深 得 全 国 人 民 的 喜 爱, 被 选 为 哈 尔 滨 冰 雪 节 节 歌。
作 词 人 王 德, 从 事 文 艺 工 作, 现 任 哈 尔 滨 市 文 联 副 秘 书 长( 哈 尔 滨 是 黑 龙 江 省 的 省 会, 黑 龙 江 是 东 北 三 省 中 的 一 省。 哈 尔 滨 是 满 语, 意 为‘ 晒 鱼 网 的 场 子’); 作 曲 者 刘 锡 津 现 任 黑 龙 江 省 歌 舞 剧 院 院 长。
这 首 曲 子 歌 颂 雪 的 高 洁:“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飘 飘 洒 洒 漫 天 遍 野, 你 的 舞 姿 是 那 样 的 轻 盈, 你 的 心 地 是 那 样 的 纯 洁…… 你 是 春 天 的 使 节……"。
(稿于2006年,2009年9月修订)
我爱你,塞北的雪
我爱你,塞北的雪
退 休 后 每 晚 不 必 再 为 那 永 远 改 不 完 的 作 文 劳 累, 为 了 欢 娱 一 下 疲 累 已 久 的 身 心, 就 选 择 参 加 一 个 乐 龄 人 士 组 成 的 歌 唱 班------ 长 青 歌 唱 班。
长 青 歌 唱 班 最 近 举 行 学 员 歌 唱 观 摩 赛。 比 赛 结 束 后, 很 难 得 的 请 到 槟 城 音 乐 界 知 名 人 士 陈 莉 莉 女 士 客 串 演 唱 两 首 歌 曲, 其 中 一 首 是《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受 过 专 业 训 练 的 歌 唱 家 果 然 名 不 虚 传, 唱 得 珠 圆 玉 润,博 得 满 堂 掌 声, 历 久 不 衰。
‘塞 北’ 到 底 指 的 是 什 么 地 方? 通 常‘ 边 塞’ 指 的 是 国 界 上 的 要 塞, 所 以 就 有 了 边 疆 塞 外 的 说 法。 举 凡 与 自 己 国 土 接 壤 的 国 家, 都 可 算 是 边 疆 塞 外 的 国 家。 不 过, 中 国 对 边 塞 这 个 词, 却 另 有 意 义 的。历 史 上, 中 国 每 一 个 朝 代, 几 乎 都 得 与 边 塞 国 家 周 旋。 尤 其 是 唐 朝, 因 此, 在 唐 诗 中 还 有 一 派 专 门 抒 写 边 疆 塞 外 的 情 境 的 诗 人, 称 为‘ 边 塞 派 诗 人’, 他 们 喜 欢 用 七 言 的 长 诗, 去 描 写 塞 外 的 风 光, 惊 人 的 战 事, 以 及 复 杂 变 幻 的 感 情。 这 一 派 诗 人 的 代 表 人 物 就 有 王 昌 龄、 高 适、 岑 参 等。 如 岑 参, 就 写 过 脍 炙 人 口 的《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诗 歌 一 开 始 就 写 道:“ 北 风 卷 地 白 草 折, 胡 天 八 月 即 飞 雪。 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胡 天’ 道 的 是 胡 人 居 住 的 边 塞 的 天 空。 当 时 的 边 塞, 指 的 是 由 东 至 西 的 北 方 边 境 地 带。 不 过, 在《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这 首 歌 里, 却 专 有 所 指, 它 指 的 是 东 北。 东 北, 是 满 族 人 的 老 家, 在 满 清 以 前, 都 不 算 是 中 国( 汉 族 人) 的 领 土。
满 族 人 灭 了 明 朝, 人 主 中 原, 可 是 由 于 文 化 劣 于 汉 族, 统 治 了 中 原 267 年 后, 反 而 被 汉 人 同 化 了。 等 到 辛 亥 革 命 成 功, 满 清 覆 亡, 东 北 就 纳 入 中 国 的 版 图 了。
近 代 毛 泽 东 也 填 过 一 阕 词《 沁 园 春。 雪》:“ 北 国 风 光, 千 里 冰 封, 万里 雪 飘。 望 长 城 内 外, 惟 馀 莽 莽 ……”。 这 阕 词 的 卓 绝, 近 代 的 词 作 者 很 少 有 人 能 超 越。
《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创 作 于1980 年, 作 词 者 为 王 德(1937- ), 河 北 乐 亭 人, 作 曲 者 为 刘 锡 津(1948- ), 山 东 长 岛 人。 他 们 俩 都 生 长 在 北 方, 对 雪 情 有 独 中, 在 这 首 歌
里, 他 俩 赞 美 雪 的 纯 洁 和 献 身 精 神, 讴 歌 高 尚 的 人 格 和 生 命 的 意 义。 音 乐 在 丰 厚 的 民 歌 基 础 上, 结 合 北 方 语 言 的 音 调 创 造 出 流 畅、 舒 展 的 旋 律。 作 品 具 有 东 北 民 歌 的 质 朴 风 格。 这 首 歌 词 曲 谱 成 了, 首 由 具 有 甜 美 的 抒 情 性 民 族 风 格 的 女 高 音 殷 秀 梅 唱 出。 它 的 歌 词、 曲 调 及 演 唱 韵 味 得 到 广 大 群 众 综 合 性 地 赞 赏, 很 快 便 北 歌 南 唱, 流 传 全 国, 并 成 为 音 乐 院 校 民 族 声 乐 教 材 曲 目 之 一。
1985 年7 月, 文 化 部、 广 播 电 视 部、 解 放 军 总 政 治 部、 中 国 音 协、 共 青 团 中 央 联 合 举 办 了 首 届‘ 当 代 青 年 喜 爱 的 歌’ 评 选 活 动, 以 总 结 八 十 年 代 五 年 中 优 秀 的 歌 曲 的 创 作 成 果, 全 国 共 有25 万 人 参 加 投 票,40 首 歌 曲 入 选, 这 首《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荣 获 二 等 奖 。 这 首 歌 深 得 全 国 人 民 的 喜 爱, 被 选 为 哈 尔 滨 冰 雪 节 节 歌。
作 词 人 王 德, 从 事 文 艺 工 作, 现 任 哈 尔 滨 市 文 联 副 秘 书 长( 哈 尔 滨 是 黑 龙 江 省 的 省 会, 黑 龙 江 是 东 北 三 省 中 的 一 省。 哈 尔 滨 是 满 语, 意 为‘ 晒 鱼 网 的 场 子’); 作 曲 者 刘 锡 津 现 任 黑 龙 江 省 歌 舞 剧 院 院 长。
这 首 曲 子 歌 颂 雪 的 高 洁:“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飘 飘 洒 洒 漫 天 遍 野, 你 的 舞 姿 是 那 样 的 轻 盈, 你 的 心 地 是 那 样 的 纯 洁…… 你 是 春 天 的 使 节……"。
(文化乞丐稿于2006年,2009年9月修订)
退 休 后 每 晚 不 必 再 为 那 永 远 改 不 完 的 作 文 劳 累, 为 了 欢 娱 一 下 疲 累 已 久 的 身 心, 就 选 择 参 加 一 个 乐 龄 人 士 组 成 的 歌 唱 班------ 长 青 歌 唱 班。
长 青 歌 唱 班 最 近 举 行 学 员 歌 唱 观 摩 赛。 比 赛 结 束 后, 很 难 得 的 请 到 槟 城 音 乐 界 知 名 人 士 陈 莉 莉 女 士 客 串 演 唱 两 首 歌 曲, 其 中 一 首 是《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受 过 专 业 训 练 的 歌 唱 家 果 然 名 不 虚 传, 唱 得 珠 圆 玉 润,博 得 满 堂 掌 声, 历 久 不 衰。
‘塞 北’ 到 底 指 的 是 什 么 地 方? 通 常‘ 边 塞’ 指 的 是 国 界 上 的 要 塞, 所 以 就 有 了 边 疆 塞 外 的 说 法。 举 凡 与 自 己 国 土 接 壤 的 国 家, 都 可 算 是 边 疆 塞 外 的 国 家。 不 过, 中 国 对 边 塞 这 个 词, 却 另 有 意 义 的。历 史 上, 中 国 每 一 个 朝 代, 几 乎 都 得 与 边 塞 国 家 周 旋。 尤 其 是 唐 朝, 因 此, 在 唐 诗 中 还 有 一 派 专 门 抒 写 边 疆 塞 外 的 情 境 的 诗 人, 称 为‘ 边 塞 派 诗 人’, 他 们 喜 欢 用 七 言 的 长 诗, 去 描 写 塞 外 的 风 光, 惊 人 的 战 事, 以 及 复 杂 变 幻 的 感 情。 这 一 派 诗 人 的 代 表 人 物 就 有 王 昌 龄、 高 适、 岑 参 等。 如 岑 参, 就 写 过 脍 炙 人 口 的《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诗 歌 一 开 始 就 写 道:“ 北 风 卷 地 白 草 折, 胡 天 八 月 即 飞 雪。 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胡 天’ 道 的 是 胡 人 居 住 的 边 塞 的 天 空。 当 时 的 边 塞, 指 的 是 由 东 至 西 的 北 方 边 境 地 带。 不 过, 在《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这 首 歌 里, 却 专 有 所 指, 它 指 的 是 东 北。 东 北, 是 满 族 人 的 老 家, 在 满 清 以 前, 都 不 算 是 中 国( 汉 族 人) 的 领 土。
满 族 人 灭 了 明 朝, 人 主 中 原, 可 是 由 于 文 化 劣 于 汉 族, 统 治 了 中 原 267 年 后, 反 而 被 汉 人 同 化 了。 等 到 辛 亥 革 命 成 功, 满 清 覆 亡, 东 北 就 纳 入 中 国 的 版 图 了。
近 代 毛 泽 东 也 填 过 一 阕 词《 沁 园 春。 雪》:“ 北 国 风 光, 千 里 冰 封, 万里 雪 飘。 望 长 城 内 外, 惟 馀 莽 莽 ……”。 这 阕 词 的 卓 绝, 近 代 的 词 作 者 很 少 有 人 能 超 越。
《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创 作 于1980 年, 作 词 者 为 王 德(1937- ), 河 北 乐 亭 人, 作 曲 者 为 刘 锡 津(1948- ), 山 东 长 岛 人。 他 们 俩 都 生 长 在 北 方, 对 雪 情 有 独 中, 在 这 首 歌
里, 他 俩 赞 美 雪 的 纯 洁 和 献 身 精 神, 讴 歌 高 尚 的 人 格 和 生 命 的 意 义。 音 乐 在 丰 厚 的 民 歌 基 础 上, 结 合 北 方 语 言 的 音 调 创 造 出 流 畅、 舒 展 的 旋 律。 作 品 具 有 东 北 民 歌 的 质 朴 风 格。 这 首 歌 词 曲 谱 成 了, 首 由 具 有 甜 美 的 抒 情 性 民 族 风 格 的 女 高 音 殷 秀 梅 唱 出。 它 的 歌 词、 曲 调 及 演 唱 韵 味 得 到 广 大 群 众 综 合 性 地 赞 赏, 很 快 便 北 歌 南 唱, 流 传 全 国, 并 成 为 音 乐 院 校 民 族 声 乐 教 材 曲 目 之 一。
1985 年7 月, 文 化 部、 广 播 电 视 部、 解 放 军 总 政 治 部、 中 国 音 协、 共 青 团 中 央 联 合 举 办 了 首 届‘ 当 代 青 年 喜 爱 的 歌’ 评 选 活 动, 以 总 结 八 十 年 代 五 年 中 优 秀 的 歌 曲 的 创 作 成 果, 全 国 共 有25 万 人 参 加 投 票,40 首 歌 曲 入 选, 这 首《 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荣 获 二 等 奖 。 这 首 歌 深 得 全 国 人 民 的 喜 爱, 被 选 为 哈 尔 滨 冰 雪 节 节 歌。
作 词 人 王 德, 从 事 文 艺 工 作, 现 任 哈 尔 滨 市 文 联 副 秘 书 长( 哈 尔 滨 是 黑 龙 江 省 的 省 会, 黑 龙 江 是 东 北 三 省 中 的 一 省。 哈 尔 滨 是 满 语, 意 为‘ 晒 鱼 网 的 场 子’); 作 曲 者 刘 锡 津 现 任 黑 龙 江 省 歌 舞 剧 院 院 长。
这 首 曲 子 歌 颂 雪 的 高 洁:“我 爱 你, 塞 北 的 雪, 飘 飘 洒 洒 漫 天 遍 野, 你 的 舞 姿 是 那 样 的 轻 盈, 你 的 心 地 是 那 样 的 纯 洁…… 你 是 春 天 的 使 节……"。
(文化乞丐稿于2006年,2009年9月修订)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