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2日星期六

大海的启示

大海的启示

有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勉励人们做人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也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处世待人的良好态度。

人不可能遗世独立,他最小的生活圈子是家,再下来的生活圈子就更大了,譬如年轻时求学的学校。学业完成了,出来社会工作,他的生活圈子就更广阔,所接触到的人也愈来愈多了。

在家这个小圈子里,所接触到的人,都是与自己有亲情的人,跨出这个圈子,无论你到学校、到社会,所接触到的人,就不一定是与你有什么特殊关系的了。不管是你喜欢不喜欢的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交往的人,你都得与他们相处一起。

人与人相处所产生的问题是最难处理的。由于各人的嗜好不同、癖性各异、气量有别,所以,人与人相处一处,往往就会产生误解、摩檫,出现形形色色的人事纠纷,令人心烦意乱。要是处理不当,可能会衍生其他意料不到的纠纷。这纠纷可大可小,大的会闹到打官司,甚或互相殴打、厮杀;小的可能只是争吵,争吵过后双方都会感到情绪受到干扰,不能心平气静的处事。

上面所说的事情,很多人都曾经经历过。

我们只提夫妻就够了。夫妻不是最亲密的吗?可是,也会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斗气。斗气的时候,可能几天彼此不说话。试问彼此的心情好过吗?有时事件闹大了,有一方甚至负气自杀,闹出家庭悲剧来。这不是凭空杜撰,而是时常刊登在报章上的社会新闻。

要是夫妻双方,有一方稍微忍让,不记恨,很快就主动与对方和好,这样的悲剧不
是足以避免吗?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这必须让步那一方,拥有宽阔的胸襟,不与对方斤斤计较。如果双方都自以为是,认为是你惹的祸,是你点着火头,应该由你带动灭火,和解就比较难了。

至于在外头做事,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即使你多么规行矩步,也难免招惹敌人。这敌人种类多得不胜枚举。其中就包含了嫉忌你的人。他们嫉忌你的职位、你的才华、你的相貌、甚至你的一颦一笑。就因为嫉忌,他们处处为难你,造谣中伤你、陷害你。你如果镇日与他们一来一往的周旋,恐怕会令你精神不能集中处理正经事,而且可能也将纠缠的事情愈闹愈大,以致有不良的结局。

又有一句话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大海纳百川”和“河海不择细流”,清楚点明了海洋接纳大小溪流的水,有清澈的、有污浊的;就因为它的接纳量大,所以才能这么深,才能显现汪洋一片,令人又是钦羡赞叹又是惊心动魄。

我们平日与人相处,会遇到善意的批评和赞赏,这好比是清流;有恶意中伤和陷害,就好比是浊水。我们应该有大海那样的宽广气度,清浊照收。

我们能收纳浊水,就靠忍的耐度。有句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又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如果有人冒犯了我们,心里一定不好受,要是发作起来,把事情闹大了,后果很难预测。要是我们忍下来,不追究、不报复,这件事就此平息了。我们无需光火、无需争执,就没事了。光火与争执,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损害我们的健康。而且往好的方面设想,对方过后知道理亏也许会向我们道歉,纷争就此避免了;有时候,有些人自尊心强不肯道歉,不过,他内心知错了,日后不致再向我们胡闹,岂不是收到同样的效果吗?这也符合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

又有句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不伤神,不伤身,人际关系肯定会比一个不能忍的人来得好;退一步,不损人却利己,何乐不为?做人能进能退,见机行事,是可取的行事善法。

我们要向大海学习,学习它的胸襟,学习它“纳百川”、“不择细流”的量度。有容乃大,我们的心灵才能永远宁静,才能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才能多用头脑集中精神处理日常许许多多正经的事情,运用有限的精力,应对无穷的世事。

到中国旅游,参观名寺古刹,常常见到大腹鼓圆、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供奉弥勒佛分大殿,通常都有一副楹联。如:广州六榕寺的楹联是:“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张口而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后来到过多处的寺庙,弥勒佛的大殿很多楹联,开首那一句几乎都用“能容”这词儿。如:“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大腹鼓圆,能容天下难耐事。”用词纵然有些少差异,不过无不着力在“容”字。

这“容”就是“包容”,就是“忍耐“。惟其“能容”,所以“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才能“了却人间多少事”。

因此,做人一定要有大海“纳百川”的气度。

稿于2009年5月9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