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惜当下 〗
有人说,当你失去某种东西的时候,你才会觉醒:原来当年得到这样东西的时候,你一点也不知珍惜它,如果失去了,而且要再得到它,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时候,才如梦初醒。
譬如说:一家子在一起生活,你总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有一天家人中有人离开了去了远方,要再重聚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邻居老吴与他的妻子生下三个儿子,而且他的孩子都是人才,有的是工程师、会计师及精算师;尤其是后者,全国也不易有多几个人呀!
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我小学毕业了,家乡没有中学,我必须到槟城才能读上中学;当年一切都没有如今的先进,要与家人相聚,就必须等到学校假期了。我是贫家子,不能在周末回乡,花不起那车资呀!
夜晚要入睡的时候,头脑比较清静了,就不期然的想起家乡的父母亲及弟妹们。于是就只好躲在被窝了哭泣。
如今我已是一个年登耄耋之人了,有几个孙子却远隔重洋在外国深造,虽然毕业了,因为那儿“用人唯才”,不是“用人唯色”,就在那儿待下来,有点“乐不思蜀”的样子。其中那两位由我们两夫妇一手带大的,对他俩感情特别丰厚就更加悬念。虽然心中期待着他们早日回来,可是做祖辈的隔了一层,哪能直率表达心意?唯有以暗示方式向他们表达而已。他们当然也会意,可是残酷的现实,回来那种工作上“白狗有劳,黑狗居功”的滋味,他们实在也难受的。
人生实在苦多于甜。记得尚在读中学的时候,校长庄博士请来一位貌似学者,却说自己是曼谷商人的朋友,在礼堂为全校师生作一场学术演讲。他讲的题目是“观受是苦”,是佛家的“四观”之一。
这位学者剖析人生是苦多乐少的。他多次重复指出,人生苦多乐少,如今以我一大把年纪的经历与见识,觉得这学者的见解,的确是千真万确的。你看,光是那离别之苦就够你挨受了!还不是吗?
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离家,他对家人的思念,每个家人对他的思念,正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呀!
这么大年纪了,我只遇过一个很特特的例子。且说某年春节过后不久,学校又开学了,我与同事C君聊天,无意问起来:“你孩子春节回来几天?”他若无其事的回答:“没有回来!”我惊奇的再问:“为什么没回来?”他也读着报纸,頭也不抬轻描淡写的说:“这么远回来干嘛?”
我整个人顿时哑口无言。他的儿子在新加坡工作呀!远吗?
如今我常常对人说:“珍惜当下呀!”
(2021年6月17日草于打铜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