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自尊有这么难吗?
读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自从1839年那一场“鸦片战争”中国(尚是满清时代)吃了败仗之后,由于中国的“国力”被高鼻子看透了,所以,欧美国家,包括文字根源都取自中国的小日本,都争先恐后的向中国寻衅开战。为什么?因为无论大小战争,中国必定战败无疑。战败就是割地赔款,于是中国许许多多的大城市都有了外国的租界。连葡萄牙这个蕞尔小国也获得了澳门,中国的不堪一击是大家都了然于心的了。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成功推翻了满清政权,但是由于派系斗争、军阀混战,中国始终强不起来;以致上海的一个公园,入口处竖立了一个告示牌:“中国人与狗不能进入”。
1992年笔者从杏坛退隐下来,第一个急着要旅游的地方就是中国。我在上海的博物馆的橱柜里就看见这个告示;它已被政府用作警惕民主的工具了。可是后来,却有很多“有识之士”出来辟谣说:“当年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告示牌”,于是又有了争论。奇怪的是,中国政府当局从来就没有“表态”过。
我的看法是:这块告示牌的的确确是有竖立过的。可能,当局的一些比较开明的人士认为,这样做法未免有点“欺人太甚”的感觉;因此方始将它拆下来。
你认为这样的解释合理吗?
就因为当年中国的衰弱,令中国人自尊心受到重创,所以至今尚未能平复过来。我举个例子说明。你看,如今朋辈当中,尚有许许多多以拥有洋名而沾沾自喜的。他们大概认为取一个洋名就显得比较高人一等,可以摆脱作为中国人的窘境!老实说我很看不起这种带有“奴性”的人!
大家不要以为,在海外的中国人才有这种奴性,中国也有。
讲起来也许你还不相信,可是,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大概30年前,我们教师会组办一个旅游团到中国旅游参观,我们到了福建的一所极富盛名的大学参观时,受到很高规格的招待。当我们被接待到一个接待室去聆听讲解时,有好几位盛装的女士殷勤的招待我们。出奇的是,她们胸前别着的名牌,名字都是洋名:什么MARY
呀、MAY呀、CHRISTINA呀。。。。。。。
我们看了无不愕然!这是什么时代,为什么中国人还那么崇洋呀?
这种脾性直到如今,“依然故我”。我最近观赏本地(华语)电视台主办的歌唱比赛,那些参赛者有许许多多也都是有洋名的不说,明明是是华语电视台主办的歌唱比赛,唱华语歌曲是天公地道的,可是,参赛者中有许多也以唱英语歌曲为荣,有的明明是中文歌曲,可是歌词里却要硬硬加上几个英文字。大概他们认为不这样做就会显得自己太过老土吧!
中国人呀(包括海内外的)!什么时候你们才会将自尊拾回来呀!
一个没有自尊的民族,受到外族的欺压,实在也不为怪呀!
(2021年12月圣诞节涂于打铜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