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歧视? 秦寿
近来,反对“歧视”的声浪不绝于耳;而且是“剑”有所指。
我们审视一下,民间的工商机构,在聘请员工时,前提必然是能为“公司”的为首选。
举个例子来说吧:工商机构既然将赚钱摆在第一位----这是无可厚非的----,它们聘请的员工,必须具有接待顾客的优势手法。
以一个电话接线生为例,一个应征者如果他拥有这般本事:人家打来的电话,讲华语(以及华人方言)的,他可以应对;讲国语的他可以应对;讲英语的,他照样应对裕如;应征时拥有这些方面的本领的,资方是否会优先录取他;另外一个能应对的语言比较少,当然被录用的机会就减少了。对于后者的不被录取,我们可以斩钉截铁的说,他是受到歧视才不被录取的吗?
因此,可以说,其他资格同样,而语言/语文表达能力差的人,不被录用,是自己的条件低或不如人,才不被录用,怪不了别人,是咎由自取呀!他不是因为受到歧视而被“割爱”。
因此,华人的工商机构在录用人才时,所秉持的就是这个原则;这样的措施,常常被有心人用来抨击华人的工商机构,直指华人工商机构录用人才唯华人是用。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我们回头看看华校栽培出来的学生,他们具备中马英三种语文/语言资格,又能操华人的方言,对一个机构来说,聘请这样的人才,总比不具备这么多优势的人才,必定更加能够我机构带来好处、能为本机构带来更大的方便、能为本机构赚更多的钱!这是有眼皆见的优势呀!录用这样的人才,并不是歧视其他应聘者而对他“情有独钟”才聘用他的。这是天公地道的事,何来种族歧视?
因此,最近有一种趋势,有更多其他种族的家长,自愿将自己的儿女送进华校受教育----是形势使然呀!
试想想看,即使是官方机构,在聘用人才时,聘请一个这样的人才,就无需再聘用其他人才了-----节省公帑呀!
在一个像我国这样的国家,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种族也多元,很多情况,都有可能让“极端分子”利用来宣扬说,某方面是“种族歧视”者,散播这种言论,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如果这种极端分子的言论能够得逞,中国国家的前途,真的值得我们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实用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聪明的家长,不分种族,将儿女送进华校受教育,你能说这不是明智的选择吗?
你能说华人商家或华人工商业机构在聘用人才的时候,采取这样的录用标准是种族歧视吗?
(2019年4月1日完成于打铜湾)
(209Z
在
此,可以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