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才能双赢
年老多病,近年来常常光顾几家医院。这些医院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一个邻国的病人到来求医的,站求诊病人人数一半,甚至一半以上。
为什么这么多邻国病人来求医呢?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向一位和善的病人探询,是不是他们那边医药费特别高昂?他说:“不是。我们那边看病,很难看好?”后来,我也有向另外的病人查问。答案是:我们那边检验得不准确,就宁愿花多一点钱到这里来求医!
我国的医疗水准为什么比邻国略为高明,以致吸引了邻国许许多多病人前来看病,我想,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我国采取的是比较包容的国策。因此,在大学收生方面,收了很多各色人种,这才在医药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就是这边的医生检验病人时检验得比较准确,在用药方面也能够对症下药,能够有效的将病人的疾苦迅速解除。这才吸引邻国病人蜂拥而至!
这是医药方面的启示。这种包容的政策,也表现在其它方面。我们环顾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除外),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是我国;经济情况比较有水准的,是我国;失业率比较低的,是我国;不但失业率比较低,而且我国还有许多工业空缺,需要外劳来填补;为邻国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你可能早已经注意到了,很多家庭都有聘请外劳来做家庭工。有了这些外劳进入家家户户帮忙,许多女性才得脱身成为职业女性,到上至比较高薪的职业任职,下至比较低环节的工作岗位把关。让许许多多的女性学以致用,发挥她们所学,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要是没有这些外劳的进入我国,真不知我国要浪费多少女性专才,让多少女性学非所用。
由于我国采取比较包容的政策,各行各业的发展,才能超越邻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超越邻国。让我国成为邻国外劳的雇佣者。这不但让我国可以人尽其才,腾出空缺来接受外来者,这也间接帮助邻国解决他们的失业问题。
我国从政者应该紧记这种教训,日后仍需采取同样开明的政策,将我国带领进入必胜之域。
我常常在医院走动,发现许多民办的医院,我国各民族的员工都有,“能者在位,各得其所”,绝没有让某一族独霸的事发生。
我想我国在各领域中能够独领风骚,这是最关键性的手段,也是我国领导人深具远见的例证。
这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报道邻国新闻,钟万学市长做了当而且还惹上官非,饱受牢狱之灾,真是冤之枉哉,。当电视台记者随街采访路上一个妇人对此事发表意见,她说:“当然我们要我们自己同文同种的人当市长啦!”这样偏见的人一多,国家哪会有出头天?既是本国公民,就应该享有同等待遇,更何况,以前别人当市长时,不说别的,满街都是死老鼠。钟万学当了市长,市容整洁、市政府办事效率非常有效,因此旅客大大增加,为国库添加多少收入?可是却因为他不是同族人就受到排斥,这样的国家哪会进步?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相反的,我国采取的是宽容又包容的政策,广受邻国病人来看病,每年为国库多赚了几许的外汇呀!如果这个国家继续采取排斥的政策,我看,我国私人界还可以投资多建几所医院,方便邻国病人求诊,为国家多赚外汇!
再说,我国的宽容政策,让民族教育能够顺利滋长,让国民成为多种语文人才,这对我国在工商业及贸易方面提供了不少的方便,我国在方方面面比邻国强得多多,绝不是偶然的,足为邻国借镜和仿效。
(2017年5月13日完稿于打铜湾)
说得有理,受教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