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小人物
我们的长青歌唱班将于5月3日(星期六)举办歌唱交流会,前来参与有雪直彭氏宗亲会合唱团及雪隆尊孔学校校友会合唱团,届时演出的将有3个组织的队伍,演出的节目有男女混声大合唱、小组演出、独唱等。举办此交流会,目的是联络两地爱好歌唱的朋友们的感情,并且互相学习切磋,截长补短以增进歌唱艺术, 意义深长。
我们的团友们练习之余,互相闲聊,都认为要背诵歌词并且与指导老师配合得天衣无缝实在不容易。后来又聊到世界级的音乐家,无论是演唱的或乐器演奏的,他们能背诵这么多首乐曲,不出差错,真是令人钦佩。有的团友就点出说,其实这些音乐家,他们走遍全世界去演出,来来去去都是那几首好歌,演出次数多了自然熟能生巧。有一位团友更指出,我们只夸赞外国的音乐家厉害,其实我们中国人(当然包括海外华人)也不乏厉害人物,只是他们向来不受重视、不为人关心而已。团友们都仰望着他,问他是那些人物?他不慌不忙的说:“我要说的是戏班的戏子。你们看,无论是京剧、粤剧、潮剧、闽剧及其他民间剧团,那些戏子,他们受教育不高,但是,他们演出的是许多历史故事,有说白、有歌唱、有快板、有慢板,还不是靠背诵得滚瓜烂熟吗?”他这一点出,大家都‘唔’一声表示赞同。真的,我们社会长久以来,都忽视他们的功力,忘记他们的本领。
说实在的,我们的社会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我们的民间艺人,从古至今,都被社会蔑视,他们根本没有地位;而西方社会,却把他们提升为艺术家,受尽崇拜与敬仰;两者的遭遇几乎是天壤之别,这实在是非常不公平的。这得归咎东西方文化差异吧!
以在本国演出的粤剧为例,起码就有这些:一支红艳露凝香、六月雪、十五贯、王宝钏、打金枝、帝女花、胡不归、琵琶记、紫钗记、薛仁贵等等,此外,还有舊小说的故事,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其他闽、潮等方言剧,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和稍微变异的情节也在演出着同样的故事。演戏的戏子没有地位,但是,戏曲的故事却是家喻户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所津津乐道的。
随着电影、电视及其他传媒的普及,这些民间戏班子有逐渐式微的倾向,这是社会文明进步必然的结果,不过,民间戏子在娱乐群众、在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而戏曲的故事,不是被沿用,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如:电影、连续剧),以更逼真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吗?
其实,民间还有很多被遗忘的小人物,他们同样是艺术家,应该在艺术界占有一席地位的,那就是泥塑、木雕的民间艺人,他们几曾登过大雅之堂?
这些艺术家,以他们精巧的技艺,所赚取的微薄收入仅能糊口而已,他们被归划为下层社会的小人物。我们的社会亏欠这些艺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这些民间艺术,如今已是到了几乎绝迹的境况了,人们才开始警觉,原来他们从事的也是艺术工作,是应该受到重视的。这样的警觉已经太迟了。
(2014年4月24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