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佣金谈起
文:文化乞儿
“凡是掌管大权或支付钱财的人都有机会捞取利益。”“这是一位曾经担任过某行业职工成立的合作社社长的好友向很多朋友透露的信息。他是比较正派的人,敢于说良心话。
譬如:社员要购买某样东西,由于社员人数众多,供应商的利润可观,因此,很多商家都竞相供应货品。到底要选择哪一家供应商,必定由掌权的人决定。为了报答掌权者给予赚钱机会,获利商家必定给些甜头掌权者。这些甜头人们称之为佣金,本来是“感恩”式的报答,后来就演变成掌权者向供应商敲诈的手法了。谁出得起较高的佣金,掌权者就选定他为供应商。
这种抽取佣金的勾当,小至社团、学校,大至国家,掌权者莫不明目张胆去做。掌权者所得好处,由百千元至万亿计。因此,无论大小团体,人人争做掌权者,其来有自。当然,清清廉廉正正直直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好人被坏人拖累了,就很难分辨好坏了。
有一个社团组织周年宴会,过后有会员遇到承包宴席的东主向他投诉说:“为什么那晚的宴会,菜式这么差?”东主说:“250元的菜,难道你还想吃鲍鱼?”这一席话,揭露了一个真相。理事会原来通过每一席是450元的菜,竟变成250元,你说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玄机”?”
这种抽佣的事,也演变成其他变相的勾当。如今,连一些筹款建校、建庙、救灾的负责人也耍上一手,从中获利,真是冤哉枉哉!世间有许多这样的人好话说尽,坏事干尽,实在是罪孽深重!
所以,我常常说,你不要看到一个人在一个非盈利机构或者慈善团体担任要职,就把他当作好人;因为有很多人就是以这些机构或团体做掩护从事一些“阴功”的坏事的。
我常常觉得,我们的华文教育不但需要富商巨贾的支撑,普通人家也应该尽一份心力支持的。中下层人数不少,如果每家都肯出钱,哪怕是三元两元、十元八元积少成多,将是一个大数额。问题是,要怎样去收集这小数额的捐款?我也天真的想过,如果华教机构在巴刹、车站、超级市场、银行等公众人士常常进出的地方常年摆设一些收银箱,让公众人士投钱进入,每年必定收到相当大笔的华教捐款。为什么长久以来没有一个机构这么做?后来我想通了:还是那句老话,恐怕有人从中获利而“不可为”呀!
我们这个公德心日益败坏的社会,大有大的吃,小有小的吃。报章上不是常常有揭露某政治人物的豪宅动不动就是多少百万千万吗?他们年纪轻轻的孩子都成了千万企业的东主吗?不是我们嫉妒他们拥有豪宅,也不是我们嫉妒他们资产亿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物天文数字的财富是怎样赚来的?是怎样累积而来的?。来得太快、太突然了,令人不可置信呀!这是关键!
“窃国者侯”,这句古语的侯是诸侯,就是现代的所谓做官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窃取国家财富的,往往是那些当官的;第二层意思是:窃取国家财富的官员,反而节节升官。这就难怪很多人(包括高层的专业人士)都抛开现有的职业去“为人民服务”了;而又有很多人,放下现前的工作赶搭顺风车去帮助“为人民服务”的人“为人民服务”了。
人间何世?不得不感叹和无奈!
(2013年8月17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