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封杀挣扎求存的途径
#文:文化乞儿
最近,首都有一位单亲妈妈状告某校校长,对该校向学生收费方面,作出诸多指责。前几年,家协总会也曾经因为相似事件与某职工会对着干。
关于胡乱收费一事,华社谣传已久。学校是教育机关,如果学校当局果然发生这类事件,可真是上梁不正了,如何教出好学生来?不过,此事终究是一疑案,希望有关人士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则华教幸甚!
我国华教长久以来,都是靠自力更生才得以在本地落地生根,如果没有华社上下一心的支持和呵护,命运早跟印尼和泰国的一样了,懂华文讲华语的炎黄子孙恐怕少如凤毛麟角。
自力更生,就必须应用各种各样的形式筹款。这些筹款方式,我们最好不要动不动就向教育当局举报。因为有人举报,当局就会采取行动。要是当局采取行动的结果是严禁筹款,那华教就少了一条筹款的路子了。
譬如:独中常常发动学生沿门逐户筹款,甚至到街市上向路人筹款,很多人就以这可能危害到学生的安全为理由而埋怨。如果这种埋怨闹大了,当局一声令下,禁止这种方式筹款,后果将如何?
华小及国民型中学(改制华中)每每也举办各种宴会、游艺晚会筹款。为什么要筹款?扩建校舍、维修校舍、增添设备,教育当局会拨款吗?还不是靠自力更生。筹款要有好成绩,就得鼓励学生家长踊跃支持、捐献了。往往有的家长就埋怨校方强逼家长这样那样做。家长要是将事件闹大了,也会授人以柄颁布禁止令的。吃亏的是谁?
华校都有一个优良传统,毕业班学生出版毕业纪念特刊。这需要一笔庞大的经费。于是,学生们就得招广告。这招广告的事,也得靠学生四处奔波,向商家伸手求助!于是,又有家长诉苦了,因为,苦了他们的宝贝儿女呀!
但是,若是没有广告费的支援,毕业刊出得成吗?出不了,岂不是一个优良的传统无以为继了吗?综观全国,还不是只有华校才有这个优良传统吗?为什么要巴它扼杀掉?
此外,华校的家长教师协会,也需要向家长会员伸手筹钱,筹得了钱为全校学生办理许多对学生有利的活动。别的源流的学校是无需这一招的,因为,他们财源滚滚来呀!
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事事不能。华校在我国要生存、求发展,各方面都得靠自己筹划,自己寻找门路。这些门路,可能有时候会引起一些不便,不过,本着爱护华教、爱护母语、传承文化的思考,讲得严肃一点,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大家应该包容一点。“小不忍,则乱大谋”,切记这一点。
不过,大家也必须紧记,负责其事者,必须廉洁,切忌从中牟利!不要因为一颗老鼠粪坏了一锅粥。牵涉到筹款的华教人士,必须小心翼翼的处理金钱的来往事宜,不要予人借口,禁绝筹款途径,吃亏的是整个华教。
华教的筹款活动,要是受到禁止或刁难,华教想要从从容容的生存下去,必然倍觉艰辛。
(2010年11月4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