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涯(補上文末一段文字)
1957年笔者中学毕业了,由于家境清寒无能力到大学深造,实在遗憾!幸好母校的教学人员中缺少人手,而我的成绩也不差,因此就滥芋充数在母校拿起粉笔开始过“误人子弟”的生涯了。
如此这般的混混沌沌过了两年,老实说这一段教学生活是快乐的。
这个时候机会来了,政府教育部的师训部门展开招收师训学员,而我正好符合资格。这项数学课程一切免费,吃住免费,而且每个月还给予75令吉的生活津贴,每个学期的来回车票也另外补贴。
我申请后经过面试,终于获得录取。每个月的75令吉津贴,我寄回家50令吉给弟妹使用,他们正在中小学受教育,父亲微博收入是不足以支付他们的全部费用的。50令吉在当年可是一个相当的数额;我在槟城读中学一个月的开销也仅是85令吉而已。
两年师训毕业后(1961年),我就按照合同被派到雪兰莪州去教书一年半,然后,我费了很大的“功力”终于被派回槟城来继续教学生涯。我之所以选择槟城,是因为槟城当年尚是自由港,生活费用比较便宜,有利于弟妹们读中学。
我被调回槟城之后,也非常幸运,被安顿在一家女子中学教学。
这家中学当年仅有初中班级而已,后来才继续开办高中班级。
学校的规模比较小,因此同事们关系非比寻常,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般的亲善相处;而学生们也非常乖巧听话。处在这样的环境教学实在是一种享受。
那个年代教师公会每年都举办华文、华语的各项学术比赛,如:讲故事、演讲、辩论、歌唱、舞蹈等等。州内的中小学都很很热烈的报名参加,竞争非常剧烈。当年我校也非常热衷参加这些比赛。值得说一说的是辩论比赛,这比赛设有常年杯,一间中学要是获得四次冠军,就可以保有这个常年杯。我校很荣幸,居然获得四个常年杯,实在得来不易呀!而更加荣幸的是,笔者就是负责训练辩论员的教师之一!
可惜的是,教师会老一辈的委员退休后,这项极有意义的比赛却停止了。不但辩论比赛停办,竟然所有比赛都停办了。笔者真的期望新的委员能够复办这些比赛,让华校在这些方面有竞争,有竞争将会促进进步、提高水准!
后来学校根据教育当局的规定,又相应的成立家教协会,笔者不学无术居然从家教协会成立就一直担任秘书一职,一直到退休为止!历届的家长理事都非常尽责,他们出钱出力为学生做了许多福利工作;如津贴家境贫穷的学生购买校服、午餐费、运动服装等等。
在这家中学教书,不会觉得日子难过,一晃就是28年了;按照服务规章我竟然也到了55岁的退休年龄了。
老实说,我退休了,但我实在是不舍得离开这家中学的。她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宝爱、回忆!这28年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日子!
退休后,内心实在很舍不得离开这家中学。我任教时兼任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图书馆聘请了一位助理,这助理的薪金是由董事部发出,薪金当然比公务员的低,因此,这助理一职担任的人总是在找到高薪工作就辞职不干了。于是我自动请缨,担任助理一职;校长说这么低的薪水你不在意吗?我说,我既有退休金,助理的薪水少没关系,因此,有留下来在图书馆当任助理一职,真的因为“仍在原校服务”,每天从校门进进出出,似乎没退休一样。如此这般的,我在原校又服务了10年。这么算来,我在这家女中一共服务了38年。到了2002年孙女要进入幼儿园了,我必须负起接送的工作,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这家中学。
(2022年11月7日涂于打铜湾;12月25日重新整理过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