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赠卫八处士》谈起
赠卫八处士 唐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乃未已 一作:未及已;驱儿 一作:儿女)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上个世纪60年代,笔者贫家出身无缘到大专深造,虽然日思夜想,都在盼望着有机缘到大专深造,求取更高深的学识,无奈造化弄人,高中毕业后当起教师来了,就这样“误人子弟”两年。
其后幸好语文学院招收学生,要求进入学院进修两年的师训课程,毕业出来担任华中的华文教师。这真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我具备了申请条件,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申请果然成功。我就这样进入学院接受两年的师训课程。
训练课程全部免费,而且每月还有75令吉的生活津贴。
我们的课程是专门进修华文科教学的,因此,除了本科华文的课程外,也必须进修教育理论等等的科目,譬如: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等。
说真的,进入学院训练,真的令我耳目一新。
学院进修的科目,每一科都给予我新鲜感。尤其是教育心理学,提到人类智慧遗传的事项,令我更加增扩视野不少。
真的,一些家庭子女会读书的,则他们的兄弟姐妹个个一样,都是学习成绩飙青的;而一些家庭,兄姐不会读书的,他们的弟弟妹妹,个个都是一样“满江红”。
我拥有这个见解之后,就常常劝说友朋在择偶时,必须谨慎从事、马虎不得。
回头谈《卫八处士》这首诗歌给我的影响。
笔者如今已经进入老迈年代了,也就是说进入耄耋之年了,如今已是坐八望九的老头子一个了。
这几年来,眼见着老朋友、老同学一个个紧接着撒手人寰;依然健在的有的也处于半痴呆状态;有的则不良于行;更甚者则卧床需要家人照料。可真是到了一个“访旧半为鬼”的阶段了。
笔者认为老人家应该要照顾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平日应该广交朋友,打打太极拳、练练气功、或者参加乐龄人士歌唱班、跳跳排舞等等,都是有益老年人健康的运动。
笔者退休后就参加一个乐龄人士的歌唱班;每星期在固定的夜晚练习一次歌唱;每次歌唱班下课时,就有“美食”,是班友带来的;大家边吃边谈笑;偶尔也组织一些旅游团,到本地大城小镇作一日游或者二日游;我们这个歌唱班还“老有贡献”,每隔三几年就举办一个演唱会,将所筹得的款项捐给一些慈善机构,如:医院(作为贫病病人的援助金)、老人院、孤儿院等等。将近30年下来,我们捐助的款项说少也有将近30万令吉!
我们这个乐龄团体欢迎有兴趣的老朋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以期大家同欢共乐!
(2022年10月24日草于打铜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