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松花江畔
--------走马看花游东北
有一种不是很正确的说法,东北纳入中国的版图,而且延续至今,是从1911年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成功之后的成果。其前的时代或朝代,东北亦曾若即若离的纳入过中国的版图。这说法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认可的。
孙先生革命之前,是满州人统治中国,一般的说法是异族统治中原。东北既是异族居住的地方,是异族的老家,哪可算是中国的领土?孙先生革命成功之后,灭掉了满清,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将其盘据的老家满州,即东北,纳入中华民国版图。自是中华民族的所谓五大民族形成了,就是汉、满、蒙、回、藏。东北才名正言顺的算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所以,“九一八事件”是名副其实的日本鬼子侵略中国领土。
东北,常常被称为东三省,也有称为东九省的。据我所知,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还有教授中国地理,地理教科书里是这样记载的,东北就有九省。这教科书我没有保留,不过,由于我一向很珍惜地图册,当年所用的地图册,却保留至今,而且还保留了两本,这多出来的一本是一位同学丢弃我拾来的。这地图册全名是【袖珍中国分省地图】,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月四十二版,由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金擎宇编纂,(上海)亚光舆地学社出版。
由于我没有保留教科书,现在就将这地图册所登录的35省名称列下,可供同好参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西康、新疆;地图册还登载了所谓的两地方,两地标明为地方的,计有西藏和蒙古。如今,蒙古已是另外一个主权国家,而西藏却仍旧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领土;九省中的安东、辽北、松江、合江、嫩江、兴安六省已经撤销并入其他三省了,即黑龙江、吉林及辽宁,故而东北只剩三省,顺序由北而南为黑龙江、吉林及辽宁,而辽宁的南部构成辽东半岛伸入渤海与黄海间。
我们此次游东北的路线,大致是如此这般的,先飞黑龙江的哈尔滨,再到二道白河登长白山,又到敦化去游玩,再去吉林。然后由吉林乘搭旅游车去沈阳,而后到辽东半岛的盘锦和大连旅游,再由大连出口在广州中转回到槟城来。
东北游客的最大愿望是登上长白山看天池。如鲫游人都是为看天池而来。可惜长白山登不了。我们旅游那天,游客非常之多,而且适逢下雨,不能登山去观望天池。当我们离开时,听广播说,当地不但下雨而且还下雪,封山了。据说这现象经常发生,不足为怪!遗憾归遗憾!
在哈尔滨最大的收获是观看了室内冰雕。室内气温在摄氏度零下,有的人有能耐逗留在内观赏超过一小时,不能耐寒的游人,半小时就忍耐不住寒冷而出来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流行一首【松花江】的歌曲,从中国流传到马来亚来。歌词内有这样的词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在那悲惨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爹娘……….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可爱的故乡?………爹娘呀,爹娘呀,什么时候才能够欢聚在一堂?”
这首歌在我霹雳的家乡流传时,我4岁左右,不识之乎者也,不知所以然,等到二战结束我读小学时,才有机会听比我年长的同学吟唱,自己也跟着哼几句。其实,知道这首歌存在的人,不但本地不多,连中国本土恐怕听过的人也不会多。
我试探过全陪(也是地陪),从她的一副要理不理的样子,就可知她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首歌,虽然,她是我旅游中国十多次中,学识堪称相当丰富的陪同。
我试探过全陪(也是地陪),从她的一副要理不理的样子,就可知她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首歌,虽然,她是我旅游中国十多次中,学识堪称相当丰富的陪同。
这次旅游,总算来到了松花江畔,领略过松花江的风貌,拍了照片留念,了却心愿。
在沈阳,参观过当地的故宫,是满州人入关前建立的,规模比北京的小得多。
我对沈阳,有一种特别的感觉。父亲年幼丧父,十一、二岁出来在锡矿公司当童工时,得到一位富有老者的赏识,蒙他多方面照顾。这老者有个儿子,还记得名字叫秋水的。听父亲说过,秋水抗战期间“回国”效劳。由父亲的述说,知道其实秋水是抗战发生前“回国”求学,抗战时,他就近投身救亡工作。
啊,东北!这块从三十年代初开始,就成为日本和苏俄的竞技场、又被日俄不断蹂躏、践踏,中国主权一度失去的土地,今日终于有幸踏足,目睹其欣欣向荣的发展及壮丽河山,实在是一生快事之一!
啊,东北!这块从三十年代初开始,就成为日本和苏俄的竞技场、又被日俄不断蹂躏、践踏,中国主权一度失去的土地,今日终于有幸踏足,目睹其欣欣向荣的发展及壮丽河山,实在是一生快事之一!
东北旅游归来,觉得不虚此行!
(2014年9月29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