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星期四

校本评估争议引起的回想

   校本评估争议引起的回想
   #文:文化乞儿

近来我国教育方面关于“校本评估”的争议不绝于耳。一些教育界的朋友对此也啧有烦言。他们责怪这项评估剥夺了他们教课及批改作业的时间,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文书工作上。教师被逼得“不务正业”。

笔者不是教育理论家,对教育更是门外汉,只是常常喜欢与一些教育界的朋友讨论教育界产生的问题以及一些不寻常现象。

在我国,每次推动教育策略的改革时,有关方面总免不了大张旗鼓的声扬这次改革将带来这样那样的好处,可是,不到几年,又闻载道怨声,于是,又是检讨、又是变换更好的方案。反反复复,总是那一套,而且每次推行改革,总是搬出一大推理论,听了令人头昏脑胀,不知所云。

其实,现在人们所诟病的,莫过于理论与实际脱节,譬如培养出许多工程师连螺丝的开关,要向顺时钟方向转还是逆时钟方向转都搞不清楚。

笔者觉得,教育最为重要、最基本的是,必须能解决自己日常生活问题,那就必须理论切合实际。

譬如:在初中阶段,在生活技能方面,无论男女学生,课程都必须包含一些实际项目:在厨艺方面,都必须懂得烧水煮饭、做菜(煎蛋、煮简单的汤、烹简单的菜肴)。能做到这一点,有一天家中做父母的,要是其中一人外出一段时间,家中的孩子,才不致“断炊”。这是否很基本、很实际的技能?

其他技能方面,男女学生都必须学习如何更换水龙头的活塞、更换电灯泡。这些事项都是家家户户经常用到的技能。这就是最实用的理论配合实际。要不然,水电的理论读了一大推,家中一些小问题都无法解决,学校的知识学来有何用?

在再往深一层探讨。

笔者在1946年学校复课时读一年级,用的课本是上海开明书局和中华书局出版的。那时没有这么多堂哉皇哉的教育理论。我们的地理读遍中国的35个省(行省),不但很清楚了解它们的位置,也知道每一个省份的特产,也知道中国的主要河流;历史方面,我们对中国历史从古读到今,对于世界历史,主要的都约略知道。如今,我们是马来西亚人,可是,我的孙子小学毕业了,他连全马几个州的方位都模糊不清,至于每一州的首府,也似懂非懂。历史嘛,世界史一片空白。如今,教育理论不是满天飞吗?何至于编出来的教科书,教出来的学生连一些应该知道的基本学识一片惘然?
初中阶段,世界史我们读得很多,什么四大文明发祥地、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罗马大帝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都了如指掌,如今的初中毕业生(FORM III),懂得这些吗?

所以,教育的优劣,是看教出来的学生,是否具备解决生活难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了足够的普通知识?然后,再考验他的本科知识;而不是满口理论,基本的知识及本能都没具备,而且连他们的本科学识也不敢恭维。


教育是百年树人大事,做表面功夫没用,重要的是实质成果。
(2014年2月25日稿)

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

又是离别时刻



      又是离别时刻
     #文:江枫
            
去年二月最大的孙女到澳洲升学,今年二月第二的孙女也出国升学去了,不同的是,她去的是台湾。很巧的是,我们没有刻意安排,两人出国的日期居然都是二月二十九号。

这两位孙女中学都读同校,过去几年都由我载送她们上学,与她们接触比较多,都有非常深厚的亲情。

二孙女对华乐很有兴趣,所以她是学校华乐队的队员。这几年的团体生活,必然丰富了她许多生活经验,对她在国外读书,交友及处理日常事务方面必然很有帮助。

这次二孙女出国可说是很幸运的。槟城留台校友会给予很大的帮忙,如申请入学、办理入境签证(VISA)、提供留台的资料等等,都代为办理得妥妥贴贴。出国那一天,该会会长及几位理事亲身到机场送行,而且还派出两位理事,一男一女,全程护送全部17位新生到台湾去报到,帮助得无微不至。这就大大的让父母安心了。

我的长孙女从小开始,由她母亲每天清晨上班时,连同印尼女佣一并带来我家,由我们两夫妇合力照顾;二孙女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她出世的年头,仍旧是住在威省,由于她的祖母家没人手照顾,而我们夫妇俩不能同时兼顾个两个婴儿,我妻就在我家附近找到一位保姆日夜照顾她。这是妻子刻意安排,二孙女的保姆离我家近,而且又是很相熟的邻居,妻子可以每天可以过去探望她,并且每天都煮粥送上门给她,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送去给她,而且闲暇时,可以带她回来,与她的表姐一起玩耍,让两表姐妹从小就建立了亲情。

对于这位二孙女,我与妻总觉得亏欠了她,因为她的表姐我们全面照顾,可是对她我们却没有照顾得这么周到,虽然我们并没有偏心,而且已经尽了一切能力给她必要的照应了。幸好她这次离家赴台升学,居然有这么多位朋友作伴,而且其中还有一位是她同班的同学。据她从台湾传来的消息,这位同学校方宿舍分配房间时又分配与她同房,这就更加令她妈妈放心了。

长孙女在澳洲修完了一年的课程,回来度假一个月,恰好遇上华人农历春节,她又可以与家人一起欢度春节;她的表妹赴台升学,她也有缘到机场送行。
                  
长孙女的表妹赴台一周后,她自己的假期也满了,她自己又得回去澳洲继续第二年的学业。所以,这两个星期,我们去了两趟机场,为两位孙女送行。虽然长孙女是满假返澳;二孙女也有这么多同伴,但是离别的那种滋味袭上心头,总是难过的。

返澳前夕,长孙女表白说:“我在澳洲一年,本来对离家的感觉已逐渐习惯了,这次回来住上一个月,又舍不得离开了。”这是她的肺腑之言。我常常这么想,一家子大家高高兴兴在一起生活。为什么还要分离?产生那种酸楚的情绪?

这就是人生,人人都得经历这种熬煎!

2014225日稿)

2014年2月19日星期三

       美国的可恶
    #文:江枫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2014218日率领了一个80多人的代表团到北京访问,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待,商谈现阶段两岸关心的事务。

自从1949年国民党政府被中共驱逐出中国大陆,退守台湾至今,已经65年,虽然中国和平崛起之后,如今已跻身世界强国之林,但是,大陆和台湾两岸仍旧不能和平统一。原因何在?就是可恶的美国从中作梗。

一个分裂了的国家双方都有统一的意愿,可是却受阻于第三者,这是罕有以及非常不合情理的现象,但偏偏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台湾岛内良知尚未泯灭的台湾人、海外的热血华人,对此宁无憎美感受!

美国是西半球国家,它万里迢迢的到东半球来干涉别的国家的内政,以致阻梗一个国家的统一大业,该当何罪?但是,美国居然在全世界国家的眼前,不避不闪的干了,而且还比手划脚如何又的颐指气使,没人奈何得了它?它竟然还大言不惭的批评中国的人权如何,对人家国内事务说三道四,真是厚颜无耻!

美国因为地处西半球,避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攻击,所以许多大国、强国都受到极度的破坏,美国却避过了这些灾难,因此,它得以在战后很快的加紧建设,经济“一枝独秀”的强大起来,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冷战期间,成为西方世界的盟主,成为一个霸权国家,每个国家都必须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了。

美国以其超强的国力,干涉全世界国家的事务,逼得许多国家经济上、军事上都受到它的影响,跟着美国的指挥棒团团转。不过,过分干扰的结果,消耗美国的国力。从40年代的干涉国共内战、51年至53年的韩     战、介入越战(1961—1973)、海湾战(19901991)、阿富汗战争(2001)、伊拉克战争(2003)。这些战争的开销是天文数字,单单是韩战一项,美国就耗费了2500亿美元。美国不是采不完的金矿,如今,美国的经济已经出现问题了,它国势已经走上日渐衰落的道路了。
美国的霸道,实在是令人发指,它要全球的国家听命于它,跑遍全球要打谁就打谁,它的军事基地遍布全球、舰队在全世界的大洋巡弋,令人侧目,可是对于中国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它却不认可,如今又警告中国不可在南海划定防空识别区,真是“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美国干预外国的战争,总是动用最犀利的武器、利用它先进的军机狂轰滥炸,可以严重破坏整个城市,毁掉整个乡村,多少无辜百姓丧命在美国的残暴的侵略中。如果能够显灵,这些不散的冤魂,将会向可恶的美国索命。
这几年,美国重返亚太,从西半球跑到东半球来,要主宰东半球,尤其是东亚国家的命运,因此,拉拢日本对抗中国,而日本就借此机会,从事复辟军国主义的各项阴谋,美国却视而不见。美国的这种作为,不但中国表示关切及不满,连同是美国盟友的韩国也对美国反感。此外,东亚国家如:朝鲜、俄罗斯莫不对日本提高警惕,他们也同时对美国的纵虎归山表示愤慨。美国总有一天发现它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的所谓自由民主政策,如今弊端已经逐渐显露端倪了。譬如;民间可以自由拥有枪支政策,导致校园枪击案频频发生,多少无辜的生命平白牺牲了。这种风气更加疯狂、激烈的时候,势必有更多无辜的性命将丢失,这要怪谁?是美国自作自受,是一种轮回报应!
如今,已经有愈来愈多国家,敢于表达不齿美国的所作所为;美国树敌愈多,则愈来愈多国家的人民仇视美国,而它的经济已在走下坡路了,假以时日,它必然自食其果!

2014218日稿)

2014年2月17日星期一

悼念魏维贤老师

你就是那一年毕业刊用简体字被禁止出版的筹委会主席吗?

这是魏维贤博士问我的话。

1959年我申请师范学院师训班,面试我的有3人,一位是魏博士,一位是槟城的视学官陈翼经先生,还有一位记不起了。

魏博士的问话令我愕然,我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一回事,后来问清楚了,才知道原来比我们迟一届毕业的同学,在他们的毕业刊里使用简体字,送上教育局审查时不能通过,被禁止出版。由于我们已经毕业离校了,这件事我完全不知道。我与这个筹委会没有关系,也就不受株连了。

当年由于马中尚未建交,而国内依然出于紧急状态,简体字是被当作洪水猛兽的。如今听起来当然是怪事一桩。

我进入语文学院之后,才知道魏博士是师训部门主任,操生杀大权。后来,我又听比我们高一届的同学说,魏博士为人和蔼可亲,学识渊博,语文学院开学了,讲师尚未聘请到,他亲自出马来学院担任教导工作。由于他平易近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我进入学院时,学院讲师已经齐全,魏博士没来上课了,无缘接受他的教诲,偶尔见他到学院来巡视并且与讲师们探讨教学事宜。每次他到学院来,同学们都围上前去问长道短,他也与同学们谈笑风生,一点架子都没有,由于他个子相当瘦小,样貌又比他的实际年龄嫩,他与同学们围成一团,简直分不出谁是老师。

当年华文中学严重缺乏华文老师。中学华文老师仰赖中国进口,但,当时由于政治因素,这条门路已经关闭了,而南洋大学及台湾大学的学术资格又不获承认,华文师资频临断绝,华文中学无需外力摧残,自己都会自生自灭了。魏博士有远见,成立了为期两年专修华文的语文学院华文组,专门录取高中毕业,华文成绩特优的学生来受训,毕业后派到华文中学担任初中华文教师,也可算是杯水车薪,聊胜于坐以待毙吧!

不过,事有蹊跷,语文学院的华文组只开办了两届半,便停办了,第一、二届每届约60人,第三届只有区区的30人而已。

这两届半的怎么解释呢?原来第三届同学在语文学院上了一年课之后,第二年便被碉派到语文学院对面的另外一家师训学院完成第二年的课程。他们到了另一家学院,不再专修华文了,华文只是众多科目中的一科而已。

同学们谈起往事,往往不无感慨的评论。魏博士后来离开教育部,辗转任职中学校长及其他职位,浮浮沉沉一段时日,最后落户新加坡,可以确定魏博士当年成立语文学院,阻力必定不小。此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佐证这种猜测。

魏博士不但亲和力大,而且乐于助人,就在我受训的两年,也知晓魏博士曾经帮助过一些人,让他们实现成为灵魂工程师的愿望。此外,尚有一位同学,不能如愿以偿,不是魏博士不肯尽力,而是这位同学超龄,就差那一个月而已。他好生不生偏偏12月出世。

魏博士对于语文学院的同学情有独中。语文学院同学每年轮流在全马各地举行的年度联欢宴会,只要他有空闲时间,一定出席参加,并且参与联欢期间的各项活动。四年前在槟城举行的联欢活动,有一项环游槟岛的活动,主办当局并且安排品尝榴槤,魏博士也与同学们边吃边谈,乐在其中。

前年轮到太平同学做东,魏博士也与师母前来参与,兴致不减。魏博士多年前曾经罹患鼻咽癌,去年在太平时,他诉说有旧病复发的征象,听他说话的口音也似乎带有相当重的鼻音。有同学私下表示,似乎不是好现象。

魏博士于2013210日,正是农历正月元旦凌晨时分与世长辞,享年85岁。全国同学闻讯莫不悲恸不已。


魏老师出生于1929年,祖籍福建同安,1950年马来亚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任教于新加坡华侨中学,后赴英国伦敦大学深造,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任马来亚联合邦教育部官员。1963年至1971年任新加坡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讲师并被任命为该院院长。魏老师是一位贡献卓著的教育家。

不揣愚昧孤陋,谨缀一联,以表景仰:-

      维权护道,为华教播种;
     贤劳实务,盼生徒开花。


(201337日稿)    
(本文曾经贴过,这里是重贴)

2014年2月16日星期日

不能贴文

这两个星期来用其他3个search engine不能在【自说自话】贴,不知何故?

17/2/2014

2014年2月15日星期六

人生有何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
文:巴古山
                               
虽然早已进入古稀之年,我反复思索,依然是觉得做人没什么意思。有时候也不免会泛起一些比较切实的事例,总觉得某人活得比较有意思、某人这一生很值得。但过后再细细思量,总觉得这样的比较也不一定正确,因为这是漫无标准的比较,而且各人有各人的标准,你认为好的别人的看法可能完全相反。

后来,得出一个算是比较客观的看法:只要你觉得你这一生很快乐,你便算不枉此生了。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有的人认为财富很重要,一生中赚到巨额金钱,衣食不止丰足,在社会上还有地位,为许多人吹捧,那便算是成功的人生;有的却认为财富不那么重要,亲情的富足比财富富足更有意义,莫衷一是。我愈想愈迷糊,不知何所是从。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世界走了一趟,又要离开了,而且这一离开,就永远没有回头了,多么不值、多么遗憾呀!我尚有多少放不下的人、放不下的事、多少值得我留恋的人、事、物,就此不能再见了,太可惜了!真的,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不来这世界。

我有一位学生,出身在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很有家教,嫁了一个丈夫。丈夫是日本留学生,夫妇感情也不错。可是丈夫为了赚更多的钱,以期过更美好的生活,那里的工作待遇好就往那里去工作,频频更换工作,为了子女的教育,妻子儿女不可能跟着他跑全世界。从结婚到现在,两人年龄都将近50岁了,为夫的都是在外国工作,夫妇相处少别离多。幸好他们育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陪伴着这个独守空闺的她。你说,作为一个女人,她这一生有意义吗?夫妇间甜蜜的情爱她享受不到;家庭的所谓天伦之乐她每天都在期盼而已。只有新年或者比较大的节日做丈夫的才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其他的什么小节日,妻子生日、孩子生日、孩子获奖家里庆祝,就是不见父亲的身影。如今已经年过半百,夫妇团聚的日子还有多少?屈指可数了,时不我予呀!

更要命的是,大女儿今年又出国深造了,做母亲的她少了一个可以谈心的伴侣,寂寞凄凉的心境如何派遣?老二过几年也必将离她而去,那时候她的处境就更是可怜了!

当我们年轻力壮时,每天为工作忙,日子还容易过;年老了,没工作少出门了,朋友少了,少机会与人交往了,就感到比较寂寞,日子就比较难过了。说真的,退休这22年,我参加一个歌唱班,每星期聚会歌唱一次,唱唱歌,与年龄相仿的朋友谈些彼此意气相投的话题,可以发泄闷气、可以得到共鸣,实在很开心。没有聚会的日子,我照旧做我自己喜爱的事,读书、写作、观赏电视节目,日子也不会苦闷。但,若是没有与外界交往,日子就苦闷、枯燥得多了。我们也常常组织旅游团到处观光,算是为枯燥的生活增添色彩。

年轻的忙碌、老年的落寞,这就是人生吗?人生最痛苦的,莫若一些美好的时刻、一些我们亲近的人却不能长留、常见。我们希冀长留、常见的人事物不能如愿以偿、我们最亲爱的人,却要各散西东,难得一见。有一首流行曲-----【良夜不能留】,里面有一句:“恨欢乐时少,才相见又要分手”,道尽我心里的感受。我之觉得人生没什么意思观点在此。

2014216日稿)


2014年2月6日星期四

父母子女

父母子女
#江枫

人际关系,夫妇、父母子女应该是最亲的了,而父母子女之间更具有血缘关系,所谓“血浓于水”,关系更是密切。我们客家人有一句话:“打虎不离亲兄弟”,更显出兄弟姐妹之间关系不同一般,危急的时候手足之情维系着他们,不致将对方撇下不顾而自个儿逃命去了。

夫妇在一处生活的时日是终身随伴,可能会比较长;父母子女之间,一生一世中在一处生活的时日,其实是相当短的。如今,一般上子女从小学至中学阶段,都生活在父母身边,因为他们的饮食起居,需要父母照顾。可是中学毕业之后,十七八岁这样的年龄,羽毛长得比较丰厚了,很多都到外地去读书,出国的不必说,即使在本国升学的,也有到别的城市去的,远离父母。这时候,父母子女之间相互思念,常言道:“父母念子长江水,子念爷娘一阵风”,思念的程度的差异可想而知。

子女大专毕业后,在国外的可能从此就羁留在外国,在那儿发展他们的事业,而后就在那儿成家立室,不再回国了;至于那些在本国大专毕业的,他们在别的城市找到适合的工作,也在当地大展拳脚,无法回到父母身边了。这时,子女的身影父母只能在梦中捕捉;父母的音容,比较孝顺的子女,可能还时不时在脑海中片刻泛起;而那些比较不孝的,可能从此就愈来愈褪色而终至消失了。

所以,在人生几十年的历程中,父母子女相处的时日,只不过是短短的十七八年而已,你说,这十七八年的时光,是否特别值得珍惜?

人类社会愈来愈文明,生活的物资条件愈来愈发达,可是人类的亲情却愈来愈疏远了。老朋友相聚,常见许多老者向朋友展示很多照片,他们喃喃自语的介绍说:“这是我孩子的全家福、“这是我的长孙,今年读大学一年级了”。他们脸上颇有自豪感,然而他们的内心却是凄苦的;他们不知多久没有见过他们的子女、他们的孙辈了。因此,家中仅剩下两老的家庭愈来愈普遍了。

社会愈文明、物质愈发达,我们的社会却愈来愈多孤寂的老人。幸运的两老相依为命,不幸的形单影只的漫长日子有得捱。

“男儿志在四方”,不错,为了生活,为了国家的发展,应该人尽其才,那里需要就到那里、那里有工作就那里安身。在理是绝对对的;在情方面,却是有所欠缺的。这种风气,造成我们的社会出现愈来愈多被遗弃的老人。

同事之中,有一位的情形很特别,他的两个儿子,就在新加坡安身落户,可是两个儿子,在华人最重视的农历年都不回来与父母团圆,问他什么原因,他淡淡的说:“这么远,车票难买。唉!回不回也没什么关系,还不是吃吃喝喝!”

父母子女的相聚,岂是吃吃喝喝而已?亲情呢?

我常常这么想。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连我们最喜爱的人,都不能常常相见。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家庭之后,不是强调家族观念吗?不是要享受“天伦之乐”吗?如今一家人离离散散,天涯海角各处一方,岂不是人类创造了文明进步,却又一手将自己建立的家庭制度摧毁了吗?

还有更绝的呢!很多时候,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争夺财产,对簿公堂,甚至互相宰杀闹出人命来。这些是禽兽行为,且不理它。但是,兄弟姐妹原本是亲切的,但不能长久相处,留下深深沉的遗憾, 实在是人生憾事!

唉!人生遗憾的事何其多?


201426日稿)

2014年2月4日星期二

好姑娘

  好 姑 娘
   #江枫

【好姑娘】这首歌是杨锡泉同学爱哼的歌曲,那是1952年与他同住在宿舍的时候几乎每天听到他哼的。他爱哼的歌曲还有【蝶儿曲】,前两年,我曾经为这写过一篇文字贴在我的部落格上。

杨同学去世恐怕也有将近20年了,我与他交情不是特别深,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我闲空时,常常会自然而然的哼起这两首曲子。哼起这些曲子,脑子里自然会泛起他的面貌神情。

【好姑娘】的歌词已忘记一大半,我收藏的一本1953年的旧歌簿也没有收录。上网搜查,王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而且还听到林子武唱的老版本(在YOUTUBE),歌词如下:

好姑娘,我见你心愿已了,可惜是见面时少,离别时长。好姑娘,抛弃我,另有新欢,可怜我,害了相思,叫我怎么办?

小鸟儿飞了去又飞来,声声地对我俩齐欢唱。好姑娘,你如今变了心肠,不顾恋旧时情长,叫我怎收场?“

曲调是哀伤缓慢的,如泣如诉,歌词内容很明显的,是述说一个失恋了的男人的悲伤情状。失恋必定是苦痛的,尤其是在比较旧的时代,青年男女对爱情比较专一,找到一个爱侣,就是誓愿与他(她)百年偕老,不像如今的年轻人那样,更换情侣就像更换衣服一样的平常。他们多是先找一个异性朋友来玩玩,至于结婚,要等待又等待,玩够了,才考虑到婚嫁这回事。从与第一个情侣到结婚,这期间,不知换过多少套“衣服”,还美其名说:“因误解而合;因了解而分”,为自己的始乱终弃找个借口。而朋友之间,也没有认为有什么不妥。所以,我们老朋友之间流行一句看似夸张的话:“这个时代,要找个处女玩玩容易;要找个处女结婚艰难”。

【好姑娘】这位情专的男子,被伴侣抛弃之后,害了相思,不知怎么办才好;他想起伴侣已经有了新欢,又快快乐乐的过其爱情生活,而自己只好日夜以泪水洗脸,这样的日子,要挨到什么时候才了?这样的心情要到何时才能转好?他提起这姑娘不顾念旧时情长,叫他怎么办?叫他怎收场?他没有答案。于是,他想起以前与女伴在一起时,看见过小鸟对着她俩欢唱的时刻,那时,这歌声是多么甜美呀!如今,小鸟依旧欢唱,可是对着的,仅有他一人而已,“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这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相似。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病逝后,又惨逢乱世,她一人颠簸逃难,在逃难途中,目睹旧日与夫婿同在时见过的鸿雁从空中掠过。你说她怎能抚平她的心头哀思!

杨同学哼这首歌时,他没有失恋,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刻,不知是否这首歌特别哀怨,这哀怨的曲调打动他的心肠?我也爱哼这首曲子,也是基于同样的感情吧!

很幸运是自己没有尝试过失恋的滋味。

几十年就这样一晃而过,如今,已是垂垂老者矣!思念起当年宿舍的生活,以及当时的许多人、事、物,依然历历在目,几许心思涌上心头。宿舍那一段生活,增添了我一生最甜蜜的回忆的片断;宿舍里结交到好友,至今依然保持联络,时相往来,丰富了我几十年来的生活内容。爱哼旧曲,多半是郁结在心头的影子不知不觉的反射出来吧!


201424日稿)

2014年2月3日星期一

槟城是个好地方

    槟城是个好地方
     #文:文化乞儿

槟城是个好地方,很多外地人到槟城求学,或者被调到槟城服务,以后都被她吸引而在槟城定居下来。

槟城的好,好在什么地方?可以分四方面来讲。

首先,必须提到教育。槟城的教育发达,我这边要特别强调的是华文教育。华小遍布槟威个角落;至于华文中学,槟岛有8所国民型中学,威省2所;而独中方面也有5所,足以应付槟威华裔子弟受教育的需求。

槟州的华裔家长,在孩子华小毕业后升中,有9所国民型中学可供选择;进不了国民型中学的,有独中可就读,很少家长被迫将孩子送去国民中学就读的。因此,槟州华裔子弟通晓华文的,就比别州多了。而国民型中学方面,一般上每周至少有5节华文,甚至多至7节;其他州属,国民型中学少、独中也少,很多华小毕业生升学无门,被迫到国民中学受教育,缺少继续接受中华文化熏陶的机会。

深受中华文化熏陶过的学生,必定具备着更为完整的华夏民族的精神实质。

这是热爱中华文化的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第二,医药设备方面。槟城除了政府医院之外,私立医院也多。私立医院收费高昂,非一般家庭负担得起,不过这不是槟城特有的现象,其他州属的数量医院何尝不是那样?不过,除了政府及私立医院外,槟城还有一家华社设立的南华医院。这家非营利医院,收费比较低廉,但是设备一流、医生齐备,因此,吸引了各民族病人求诊,如果你有到过这家医院,你必定会惊讶,为何异族同胞病人这么多?这证明了我国华人平等看待异族同胞,真正做到了不分肤色、不分宗教,一律以同是本国公民就是同胞看待,一视同仁。还不止此,就连邻国的病人,每天到南华求医的也不计其数。这可是我华族“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伟大精神的体现呀!

尤其是乐龄人士,病痛多,寻求医药治疗的次数必定频繁。对于乐龄人士来说,访医服药居住在槟城就便利多了。当需要住院留医时,随时需要家人在身边照顾,经历过的人,才会真正醒觉住槟城的方便,非其他城市所能及的。医院设备比较欠缺的市镇,在这方面就有诸多不便了。

第三,槟城的槟岛,有山有水风光明媚,假日时,如果爱好大自然风光,尽可以带着一家子到升旗山、植物园、市议会公园或者海滨,消磨大半天的时光,怡情养性,又无需花费大钱,何乐不为?此外,远近驰名的极乐寺,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座古刹,除了供香客膜拜,也是一处旅游胜地,

槟城的文娱活动也多,许多社团组织及一些民间组织,常常有许多歌唱节目及其他文娱表演,文化气息是十分浓郁的,值得观赏。

第四,槟城有可口的小食。槟城的叻沙、福建面、炒粿条、咖喱面,都是远近闻名的,许多外地游客尝过之后,每每赞不绝口。


以上所举,都是槟城的优越条件。不过,近年来,槟城,尤其是槟岛已是愈来愈居之不易了,原因是房屋飙升得厉害。如今,在槟岛双层排屋的售价很少有少过百万令吉的,与其他城市比较起来,实在是惊人的天价,不是一般受新阶级买得起的。这是槟岛居民最无可奈何的事!

(2014年2月3日完稿)

2014年2月2日星期日

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

文:文化乞儿

中国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有其历久弥新的价值。

十多年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茵斯基搞的关系事件,虽然由于西方价值观不同,老克得以保全总统宝座,一直任满才退任,不至于立即被轰下台,但,东方世界及许多宗教界人士,都对他感到遗憾,不齿其所为!如今法国总统奥朗德又与几个女友有搞不清的关系,声名也大跌。这些是个人修身方面做得不完美的结果。

至于更其严重的,历史上不乏实例,而如今中国周永康事件,就是一例。
                               
周是胡锦涛掌权时期中共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如今已被归入“反党集团”分子,他所作所为的严重性可想而知。其罪状繁多,其中最为媒体常常提及的莫过于“包括企圖刺殺習近平、圖謀政變、殺妻害命巨額貪腐以及淫亂好色等。”

这种没有做好修身的人,如果大权在握,整个国家还有什么前途?人民生活必定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中。

以前没人敢动他,如今以习近平为首的领导层,决意要整肃贪腐,毅然对付他,真是大快人心!

无疑的,周案是中国高层权力斗争的冰山一角,其中情节必定非常复杂,详情细节非外人所能知晓。不过,其中有一项可能比较可以肯定的,就是有报道说,中央电视台的主播之一叶迎春是周的情妇,受到牵连。最近,我注意到,央视(CCTV4)新闻播报时,果然不见叶迎春的踪影,她的受到株连应该是没错吧!周的淫乱好色得到证实!不过,我也有另一种想法,叶是否迫于他的淫威才俯就?若然,则是冤哉枉哉,应该查明!

此外,我国北边的泰国,最近几个月来,政局非常紊乱,素贴领导的黄衫军示威频仍,国家经济受到重创自不必说,而动乱的政局不知要如何收场?更为人担心。略晓泰国政治的人士都深知,泰国历来的政治生态是:政局紊乱一个时期之后,军人发动政变,由军人上台主政,可是,如今动乱已经持续相当久了,未见政变,是否意味着为泰党英拉(她的真实姓名是丘英乐,客家人后裔;有写成邱英乐的,不对,邱姓为福建人),受到绝大部分军人的拥护?军人表现克制,所以至今尚未发生政变。

素贴领导的民主党,号召这么多人上街示威,可是,当英拉宣布要大选时,素贴的民主党却不敢参选。泰国既然是民主国家,一切交给人民决定,一了百了不是直截了当吗?为什么又不敢参选?就可见这些反政府人士,都是为了他们本身的利益而发动斗争,并不能获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注定赌输的赌博谁愿赌?

再看看我国,许多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的政客,一上台就官威十足;而有的比较有想法,表现非常谦虚。可是,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他们几届在任之后,一旦退下,肯定是身家千万。这些都是没修身以致不能将国治好,只鼓胀了自己腰包的好教材。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上不贪财的人,实在少见;不好色的也罕见;不滥权的更是少见。因此,不要小觑修身这一项,以为是小事一桩,要做到可真不容易呢!因此,酒、色、财、气,这五件东西总是连成一气。与任何其中一项沾上边,就容易凑上其他几项习气,小则令你不能成为君子,尽管有万贯家财,仍是小人一个;大则弄到身败名裂。

话说回头,修身既然这么重要,那教育事业就必须将它列为首要目标。然而,我们这个势力社会,无论是东西方,人们评估一个人的成败,往往是以他拥有财富多寡作为标准,修身能值得几分钱?

一个人有了钱,名声就大了,社会上就有地位了,有谁去追究他的钱财的来路?先敬罗衣后敬人。拥有财富,就可以勾结官家,官商勾结,更是狐假虎威,如虎添翼了,呼风唤雨了。因此,自古以来,什么修身、齐家,终究沦为一句空口号而已!


201422日稿)

#####谢天谢地,文章可以成功上贴。

2014年2月1日星期六

炫富何如行善

  炫富何如行善                                        
         据【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人数已超过102 万人,相当于每1300 人中就有一个千万富豪,而旅游是他们的主要消费领域。
大量的中国富人涌出国门旅游,但因为生活习性使然,一时积重难返,行为出了问题,以致外国媒体竞相报道这类中国人在国外的旅途形象,让全世界都在笑话中国富人的,而另一方面,中国富人的,又让外国人对中国游客不得不拒中又迎。据123日报章报道,美国洛杉矶一家旅游公司接待一个中国旅游团,全团只有一位高贵女旅客,她身边有6名随身“助手”,再加上旅游社的工作人员6人,一共是12人贴身服侍她一人。
中国富豪还有一项独特的作风,他们爱炫富。他们有的花费数百万甚至上千万金钱办理婚礼或丧礼,简直是暴殄天物。
炫富是一种要不得的生活行为,只会惹人嫉妒令人厌恶。
国人炫富的也有,只是规模与中国的相比,尚不成比例而已。
其实,炫富何如行善?炫富招惹恶果,行善受到赞扬而且令社会上许多团体或个人受惠,功德无量。
据知,槟城的南华医院就设有供贫苦病人申请的心脏病及癌症援助金。富有人士尽可捐助这项援助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乐不为?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老人院、孤儿院及残疾人士收留所都是行善的好去处。多多行善积福积德,无论那一种宗教,绝对不致反对其信徒行善的。
笔者心血来潮,突然想到另外一个行善方式。这对华人来说,更具有特别意义。我国的独中,因为经费短缺,不得不向学生征收学费,而且学费并不便宜,因此,很多出自家境不宽裕的聪颖子弟,都不能到独中求学。要是独中设有奖励金,让贫寒而聪颖的子弟申请,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必然可以让独中招收到更多好学生,从而提高独中的学术成绩。
独中拥有更优秀的学生,必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术人才,为独中扬眉吐气;这一来必将吸引更多聪颖子弟报读独中,为独中开拓一个新境界,从而改变国人对独中的根本看法。
奖励金应该是采取存本用息的方式保管。假使一位仁人捐献十万令吉,一年可生息3千多令吉,作为奖励金则可以照顾3位聪颖学子(每人1000令吉计)。如果有更多的善长仁翁捐助,得益的学生更多。
以槟城州而言,共有5所独中,除了接受善长仁翁的捐助外,校友中事业有成的,大不乏人,对于支持这项奖励金,更是责无旁贷,饮水思源,弘扬中华文化,爱校助人,应该大力支持、积极推动和慷慨捐献,让设立这种奖励金蔚然成风。

奖励金充裕了,收的学生人才济济,独中在为我国栽培人才,为我华社培育精英方面,将扮演着更加出色的角色!
(2014年2月2日千辛万苦用google chrome 打开贴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