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

    参加学生离校周年纪念有感
    文:巴古山

年初,先后接到两位同学的电讯,问我是否方便参加她们毕业离校30周年的叙旧会。她们的叙旧会将于30131228日举行。我即刻答应了她们的邀请。我这个退休了21年的老头子有机会与自己的学生相聚,这机缘岂可错失?

华校生就是华校生,她们发挥了同学之间互相友爱、互相提携的精神,离校后依然怀念昔日的同窗;从这里她们也感念昔日教导过她们的老师教导之恩。“饮水思源”是华校生固有美德,这说法一点也不虚假!

叙旧会到了,她们体念到老师年纪大驾车难的不便之处,还特地派专车来载送老师到会场。一路上殷殷垂问。

我一进会场,在门口的众多迎接老师的同学中,有一位握着我的手,很有感情的说:“老师,我非常感激你!”这同学的轮廓我依稀记得,姓名则无法记起,毕竟彼此已经30年没见面了。

我问她为何感激我?她说,我曾经鼓励她投身教育界,她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如今,她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这都得感激我当日的那番鼓励的话。说实在的,每天对着那么多学生,说了那么多的“废话”,实在将这件事给淡忘了。不过,终于有学生肯于接受我的鼓励,而且对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老怀着实感到欣慰!目前,她是在本屿一家名校服务。

如今这个时代,年轻人都不热衷从事教育工作,要是我的一番话果然起了作用,成功引导一位学生走上献身教育的途径,也可谓稍有功德了。

另一位学生走上前来,悄悄对我说,当年我教她汉语拼音,真想不到现在她竟在汉语拼音的家乡工作。她是我们的辩论员,是能言善辩的辩论高手。当年我校的辩论队击败了所有参赛队伍,荣获槟城华校教师会主办的槟州华文中学生辩论比赛冠军,她是得力功臣之一。目前,她在上海工作,据说是有关医药方面的工作,可惜要应对众多学生,来不及询问详细的情形。不过,我曾经对她说,我喜欢到中国旅行,前后已经去过十多趟,希望有一天能到上海拜访她。

我也有缘与另外一位同学谈起离校后的际遇,知道她担任过两家中学的教师,后来,觉得自己创业将是一项更大的挑战,并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毅然离开了教育界,与兄弟开创印刷业,六年后,又感觉到自己的志趣依然在教育这方面,于是,退出印刷业自己开办了幼儿园,已经有10年光景了。

过后,我曾经到她的幼儿园拜访过她,见她的幼儿园很具规模,而且还兼开安亲班,这样对于幼儿的教育和照顾更加全面,而且也为“双薪家庭”提供更完整的服务。此外,她还马不停蹄的到各处去开展业务。原来,她还开办培训班,为工商界培养领导人才及就业人手。为了这培训班,她得常常出国,寻访名师主讲各项课题,花费的心机可谓不小。年轻力壮如她,绝对胜任愉快,而且办得有声有色!谨此祝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叙旧会上也听到一些比较不愉快的消息,譬如:有一两位同学婚姻生活出现了不如意状况,夫妇离异了。

“清官难审家内事”,夫妇意见不合难于相处下去,也只有离异一途了,虽然,夫妇双方难免会有不幸及痛苦的感觉,尤其是儿女辈将蒙受极大的打击。如果能“破镜重圆”当然是一件期望的事,但愿能如此。

当晚见的同学多,谈的课题也多。见到大多数同学都事业有成,内心的喜悦之情的确非金钱可以买得到的。

2014116日稿)




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


阿 佑 的 焦 虑
文:巴古山

印尼女佣阿佑辞工回去已经两个半月了。这期间她曾经数次致电我的女儿。女儿是她的雇主,致电给她属正常,不过,女儿每天将她及两位孩子寄放在我家,然后才上工,18年如一日,我们已经几乎把她当作家人成员看待了,为什么她不挂个电话与我妻闲聊几句?妻常常在抱怨!

前几天终于接到她的电话。她说回去后,连连患病,而且曾经住院5天留医,住院是要化钱的。

她原本是回去照顾孙子的,因儿子和媳妇都到台湾打工去了。听她的口气,她是走得开的。换句话说,孙子可以依托给外婆。如果是这样,她仍旧可以回来做帮佣的工作。

她如果回来,我家是欢迎她的。这两个多月来,缺少了她,我们分担她的工作,实在很忙很累。试想想看,我们都是七老八十的老家伙了,能不累吗?尤其是老太婆,要煮一家大小的饭食已经不容易,再加上许多繁琐的家务,真是烦不胜烦,她回来是很受欢迎的。

她辞工回去时,我们祝福她,愿她可以重拾天伦之乐。她来我家工作时,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正是需要母爱抚慰的年岁,可是一晃就是18年。孩子4岁时怎么样生活?5岁是怎么样样子?她没有看到。孩子也没有在长大的过程中,受到母爱的滋润。这些都是人生一大遗憾呀!如今回去,可以稍作补偿了。如果又再次离家来我们这边帮佣,岂不是又一次加深遗憾吗?

不过,她回去后,自己的储蓄一天天减少,儿子给的钱又少,坐食山空呀!也不是办法。我看得出她陷入两难的境地了。

她不是木头人,是有感情的。她来电时,还没忘记询问我15岁的孙子PMR考几个A?12岁的孙子UPSR考几个A?她最牵挂的是15岁那个孙。这孙子从出世至今是她一手带大的呀!每天早上我载他上课,是她将书包送上车来的。这一点一滴的芝麻小事,她不能忘怀。对这个孙的怀念是可以理解的。她在电话中一再问起这个孙、关怀着他。

基于我们家的需要,我们希望她能再次回来帮佣,她也有意思要回来,可以多赚几年的钱,但是,又产生这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她也担心,万一在她犹豫不决的当儿,我们请了新女佣,岂不堵塞了她要回来的通道吗?她的决定,是不宜太迟的。她为此忐忑不安。

人,无论处于那个社会层次,总有烦恼,总有难于解决的问题,阿佑碰到了,我们也碰到了。

她回来,我们的家务工作轻松了些,但,她却依然要离乡背井,抛弃了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呀!母子的爱,留下许多遗缺,不能挽回了,如今祖孙的爱要再次空白吗?

我常常觉得,人生到处是遗憾!许多人,为了生活,有时是为了要赚更多的钱,过更富裕的生活,做丈夫的远走他乡,为了赚钱还是赚钱,可是夫妻的爱、父子的爱,就这样切割了,就这样牺牲了。这些可是巨额的金钱买得回来的吗?这是一生都无法补偿的呀!

我们到底要这怎样的人生?怎样的人生算是比较幸福?

2014115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