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有宝贵资料
文:文化乞儿
有一天,老Z的哥哥将旧家的一堆旧物,包括一些旧文件交给他,说,你是读过书的人,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可用的吗?不可用的丢掉吧!
老Z弯下身子,捡起其中一张不很起眼的纸头,见到里面的文字有点不寻常,再仔细一读,果真是不寻常。原来那是一张他老子日治时代抽鸦片的准证。原本他老子在英殖民时代曾经获得抽鸦片准证,鬼子来了,也照发这么一纸准证给他。
老Z再翻阅旧纸堆,又有了新的发现。发现鬼子向他爸爸购买白铁原料的字据。他爸爸是开白铁店的,鬼子政府要用到白铁原料,居然也向民间购买,而且还照单付款,难得。
这两张旧纸头昭示:盗亦有道。
从此, 老Z对旧文件必定审视一番,不再随意丢弃,真正无用的才丢掉。小物件里边可能有宝藏呀!
像这些看似芝麻绿豆的小事,但却很有其价值,可供研究当时历史的学者做研究工作时,取得很重要的资料,完成他们的研究工作。
笔者本身也有一张很有价值文件。那就是我1951年参加小学会考的证书。当年我是在北霹雳一个小山村读小学。那一年,我们六年级的同学得参加小学会考。我们六年级的学生仅有5人,我记得会考的时候,我们的苏校长换到另外一个小山村的华小去监考,而那间小学的校长,却来我校当监考。可见考试是相当认真的。
会考成绩放榜了,我们收到的会考证书,上面签盖的,不是政府教育部门的官员,而是上霹雳华小教师会的会长叶省三。
今特抄录证书上一段文字如下(用的是繁体字):“北霹雳华校教师会主办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北吡叻华校高级小学会考及格证书查XXX现年XX岁为仁丹公立学校学生经于本届会考及格其及格学科如左此证
北霹雳华校教师会会长叶省三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发。”
这里就带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了。我国的民间华教史有提到过,为什么那个时代我们那地区的华小要考小学会考吗?这会考为何由教师会主办和签发证书?几十年来,这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有待华教史研究者揭秘。
至于签盖的叶省三先生,我找到了答案。他1950年至1951年担任太平华联学校的校长,荣任上霹雳华小教师会会长,因此,他就在证书上签盖。
这叶省三就是叶鸿恩。叶先生1951年辞掉教职之后经商,后来经过峰回路转的途径,在“513事件”前后,担任董总和独立大学筹委会主席,领导筹办独立大学,奠定了华社创办华文教育高等学府的基础。 是一位对华教相当有贡献的人物。
叶老先生已经作古,要不然,请他来交代这一段历史,应该是最恰切的人选。
这项考试,主办时有没有什么涟漪?停办有没有什么波澜?我不知道,不过,它可否看作是后来独中统考的先驱?